巧姐被卖入烟花巷,李纨为何见死不救?一条红裙子给出答案

贾宝玉过生日当天,香菱在大观园内与众人斗草,新穿的石榴红裙弄脏。

宝玉见到后,想办法替她解围,主动说道:“袭人上月做了一条和这个一模一样的,他因有孝,如今也不穿。竟送了你换下这个来,如何?”

香菱纠结半天,怕薛姨妈责罚,最终同意用袭人的红裙子更换。


从宝玉所说可知,袭人守孝期间,贾家人给她作了一条红裙子。

这种举动让人疑惑。

1.袭人给母亲守孝期间,是谁给她做了一条红裙子?

香菱向宝玉求援时说过裙子的来历。

薛宝琴入住大观园后,做了两条红裙子子,分别送给她和薛宝钗。

薛宝琴与袭人很少往来,自然不会给袭人送红裙子。

所以,袭人的红裙子一定不是薛家人所送,而是贾家人所做。

袭人的衣服是由谁负责的呢?王熙凤曾经说过的一番话表明,此事由李纨负责。

大观园成立诗社,为了解决经费来源,李纨和贾探春带着众姐妹到王熙凤屋里“化缘”。

王熙凤同意拿出50两银子“充公”后,为了让李纨等人早点离去,说出这样一番话:

“好嫂子,赏我一点空儿。……况且误了别人的年下衣裳无碍,他姊妹们的若误了,却是你的责任,老太太岂不怪你不管闲事,这一句现成的话也不说?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红楼梦》第45回)

从王熙凤所说可知,李纨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做衣服。

袭人是王夫人提拔认可的“准姨娘”,享受周姨娘、赵姨娘同等待遇,所以袭人得到的红裙子,一定是李纨所为。

2.李纨为何要给袭人做一条红裙子?

封建社会,守孝一般需要三年,守孝期间不能穿红戴绿。

袭人母亲死后,王夫人不仅同意袭人回家处理后事,还赏赐40两银子,以此表达对袭人的关照。

在这种情况下,李纨为何还要为袭人做红裙子给她添堵呢?

因为这是按照规矩办事。

在贾家人眼里,袭人没有给母亲守孝的资格。

春节期间,众人欢聚一堂,贾母见宝玉身边缺少袭人,便问原因,王夫人解释说袭人母亲去世有热孝在身。贾母笑道:

“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红楼梦》第54回)

贾母说的很直接,袭人是贾家买的奴才,没有资格和权力给死去的母亲守孝。

所以,李纨给袭人做红裙子,是严格按照做衣服的规矩办事。

面对红裙子,袭人不能拒收,只能存放。

站在感情的立场上,李纨给守孝的袭人做红裙子,显得不近人情。

3.李纨不近人情的背后,不是感情的冷漠,而是规矩的冷漠

冷漠之人,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冷漠做法。李纨对待袭人如此,对待贾家人也是如此。

贾府被抄家后,李纨与贾兰幸免遇难。

贾宝玉和王熙凤等人遇上牢狱之灾,巧姐被奸兄狼舅卖入烟花巷,李纨却见死不救,袖手旁观。

李纨没有救人的能力吗?刘姥姥尚且有这种能力,她自然不缺,但是她却没伸出援助之手。

李纨的做法是冷漠吗?其实不然!

红楼梦 ¥28 购买


她对贾家人见死不救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正如同她给守孝的袭人做红裙子一样,就是按照规矩办事。

贾家没被抄家时,她在家里办事一切按照贾家规矩去做;贾家家破人亡,她就按照社会礼法,皇家王法来做,符合规矩礼法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坚决不做。

王熙凤被抓,巧姐被卖,符合当时社会的逻辑,她不伸手相助,于她而言,感情上不会难受,行为上不会受到谴责。

站在感情的角度来看,李纨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漠之人;站在封建社会的旧规矩来看,李纨却是一个知势守法的明白人。


所以,无论是对待袭人还是对待巧姐,李纨的做法没有错。

但这恰恰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悲哀。

李纨本是一个良善之人,但是无论是盛世还是末世,她做出的举动都是冷漠之举,这种错误并非李纨个人之错,而是旧社会之错。

在一个错的社会里,千千万万的李纨,都在不知不觉中泯灭了良心而不知,最终成为一个冷漠之人,做出冷漠之举。

李纨,其实是一个苦命人!

注:本文资料引自《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见死不救   大观园   宝玉   裙子   红楼梦   姨娘   礼法   不近人情   封建社会   规矩   烟花   冷漠   做法   家人   衣服   母亲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