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母亲是我一生的怀念

平凡的母亲——是我一生的怀念


今年是2022年,距离我的母亲去世已经整整12年了,12年为一轮,也称为一纪,12个春夏秋冬,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对她的思念,反而她生前忙碌和辛苦的画面一幕幕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每每想到此,便不能自己,泪流满面。我母亲出生于1948年7月15日,于2010年11月10日因意外事故去世,去世的时候只有62岁。

一直以来,从我的母亲去世起,我就想写一篇文章纪念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没有更好的怀念方式,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对她深深的思念。

我的母亲走的非常突然,前一天还在跟我通话,讨论在老家盖新房子的细节,通话的余温还在,仅仅隔了一天就接到她在老家出事的噩耗,让人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但又必须要接受,每想到此都觉得恍如隔世,难以相信,总觉得母亲还在人间。

我时常感叹人生无常,充满太多的无可奈何,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的母亲去世是因为当时我赚了一点钱,要在老家建房子,母亲每天要张罗那些泥瓦匠师傅吃饭,所以要提前去打米,于是便和我父亲用耕牛拉着几袋稻谷去打米,在去打米的路途中,由于耕牛受到某种惊吓,导致耕牛狂躁不已,我母亲为了保护我父亲不受到伤害,死死拉住牛绳,而自己却受到耕牛后面的板车巨大撞击,导致头部和身体因猛烈撞击而当场死亡。我的母亲去世属于意外,但这意外的背后却存在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一是:为什么区区两三袋米要用耕牛去拉,如果不用耕牛去拉就不会有这个事情,二是:如果我母亲如果及时放掉牛绳,也不会出事,但如果及时放掉牛绳,耕牛后面的板车就会朝我父亲的方向进行撞击,我的父亲就会出事,由此可见我的母亲是多么爱我的父亲,在危机时刻,毫不犹豫的救他,因为巨大的撞击,不管是头部还是身体都内出血,当场就讲不出话了,躺在我妹妹的怀里去世,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应该说我的母亲去世是非常悲惨的。

母亲去世,我是非常悲痛的,对于我的打击也非常大,甚至出现了幻觉,一个幻觉是我母亲刚去世的时候,按照老家当地的风俗,要停放3天,并办理法事和超度,邻里一些和我母亲年龄相仿中老年妇女会过来帮忙,那时候的我,几天几夜睡不着,迷迷糊糊中一直将这些人认定为是自己的母亲,一度失控。办理完丧事后,我就离开伤心地,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广州,用了整整三年才将悲痛转为深深的思念,这三年间,每每午夜梦回,都觉得母亲还尚在人间,与我打电话,道家常,一想到就觉得恍如隔世。


这篇文章,并不能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缅怀,全部都表达出来,因为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去外面读书并很早就离开家乡,中途回来了两年,然后一直到20几岁的时候,才回到家乡,从真正懂事开始,总共和母亲只有过短暂2年朝夕相处的时间,而后又开始在外面打拼,也都是断断续续的相处,参加工作后,更多只是通过电话进行交流,回去也很少,每每想到此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愧疚。


1、 我的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

我的母亲16岁就嫁给我父亲,16岁是怎样的概念,用现在的话来讲还属于花一般的年龄;16岁应该还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读书;16岁应该还可以偶尔在自己父母亲的怀里撒娇,备受呵护;16岁应该还可以天真烂漫的享受着无忧无虑少女的乐趣,而对于我母亲来说,却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从未享受过孩提的烂漫和欢乐,听我的父亲说,我母亲非常瘦小,18岁就生下我哥,一生中生育5个子女,其中第二个姐姐,由于生活艰苦,在小时候生病,无钱医治,眼睁睁的死掉而毫无办法,这成为我母亲一生的痛苦和自责。(注:在我父亲病逝的前夕,躺在医院里还说起这个早逝而苦命的姐姐,都还在深深的内疚,可见这件事情给我父母亲带来多么深的伤痛)

听我父亲讲起,在60、70年代和80年代一直到整个90年代,那时候家里太穷了,在那个物质非常匮乏的时代,加上我爷爷并不善于理财和持家,导致家里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家里所有的家当,连一口水缸都买不起,而我的父亲母亲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慢慢养育了我们4个兄弟姐妹,这个过程的艰辛,吃过的苦头,生活的艰辛,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由于那个时候属于集体所有制,家里出的劳动力越多,挣到的劳动工分越多,才能去换取更多的粮食来解决一大家子的温饱,但是由于我们兄弟姐们还年幼,家里的祖父祖母,爷爷奶奶(我的奶奶在80年代初就去世了,也只有60多岁)都年老不能劳作,真正的劳动力就只有我父亲母亲,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他们的肩上,哪怕一年到头,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到了年底还倒欠集体的劳动工分,可见他们两个的劳动力就算如此艰辛努力,都没办法负荷一大家子11个人的温饱。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直到死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没有穿过一双完整的新鞋,更谈不上用一些护肤品,衣柜打开永远都是缝缝补补有破洞的衣服,冬天的棉衣更是不忍直视,哪怕过年过节,都未曾添置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把一年中节省下来唯一的一点积蓄置办年货,给我们兄弟姐妹添置衣服,而自己未来穿过像样的衣服。

1978年国家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农村开始分田到户,每个家庭都可以分的土地,产出的除了上缴国家农业税以外,余下的归家庭所有。我的父亲母亲为了改善生活,养活一大家子11口人,凭借他们两个人单薄的劳动力,种了十几亩地,最高峰的时候可以种到二十几亩地,那时候没有任何机械辅助,全凭人力来做,插秧、收割、施肥、打农药一样不拉;水田旱田全部都种;稻谷、麦子、棉花等等!一年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刻,极为辛苦,极为劳累,现在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尤其是稻谷,等到收割以后,还要拿出一大部分上缴国家农业税,也就是上缴公粮,余下的才是自己的。可以说一年365天都非常辛苦,尤其是赶在夏秋两季稻谷双抢的季节,更是没日没夜的劳作。在我的记忆中,整个80年代、90年代每年都种十几亩地,这其中的艰辛,难以形容。

我的母亲有四姐弟,我母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大舅、二舅和幺舅;大舅在50多岁的时候在外务工,触电死亡了,二舅因为家庭婚姻变故遭受不了打击成了精神病,尽管十几年过去了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严重;我的母亲作为他们的长姐,心中是极为痛苦和无奈的,我记得大舅出意外死亡的时候,母亲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参加大舅的葬礼,当时我正在广州发展,因为年轻不懂事,我是拒绝回去的,后来我母亲央求我,我才回去,现在回想起来我根本没理解母亲的悲痛,作为姐姐失去至亲弟弟的痛苦,每每想起我都非常内疚与自责。


2、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我母亲是极其善良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从来不跟左邻右舍吵架,甚至没红过脸,说过一句重话,哪怕左邻右舍有时候吵架,她都会用心的去帮忙协调,平息双方;平时左邻右舍需要帮忙的,无论是家庭的琐事还是其他需要帮助的事情,都非常热心的给与帮助,从不拒绝。

我的母亲具备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都具备的优秀品格,勤劳、善良、温和、忍耐、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尽管她不识字,心中却有一颗朴实的仁爱之心,小时候常常用她最朴实的言语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不能有害人之心,胸怀要宽广,能给与别人帮助的一定是尽自己的力量。记忆中,我的母亲经常会找人帮我父亲及我们兄妹算命,算卦,祈祷、拜神,祈祷一家平安、健康,保佑我的父亲及我们兄弟姐妹,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她全力以赴的爱意和深厚的慈母之心,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以她朴实、坚韧的信念,爱护着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即使穷,也能感受到在母亲的庇护下,有所依靠的力量。

记得每次春节回家的时候,由于外公外婆去世的早,家里的老一辈就剩下我外公的弟弟,也就是我母亲的叔公,(现在80多岁还健在),我母亲虽然自己没有钱,每逢过年过节,都经常叫我拿点钱给这个叔公,对于当时母亲的做法我是不理解的,甚至是拒绝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是多么不懂事,不会去懂得和理解母亲作为晚辈想孝顺的心情,却苦于自己没钱,而求助于我,以我当时的收入,完全是有能力拿出那几百元,可我却不能理解,现在回想起来,非常的后悔,对不起母亲的善良和孝顺之心。


3、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

在记忆中,我的母亲一生都在忙碌,从未停歇过,在改革开放前,父亲母亲没日没夜的劳作,就是为了争取工分,好养活一大家子,尽管这样,仅靠父亲母亲的工分,一年忙到头,都不够工分养活家里的11口人,后来国家实行分田到户以后,父亲母亲每年要种十几亩地,生活依然是非常艰苦,家庭收入依然是杯水车薪,加上我哥和我本人也非常不懂事,经常惹出一些事端,耗费了家里很宝贵极为有限的部分收入,想想觉得内疚不堪,当时我的年少,并不懂得父母亲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靠血汗赚来的,都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里面的血泪无人能懂得,加上年少的我们,不能帮忙反而添乱,当下的母亲是多么孤独,多么无助,生活的艰辛无人能帮,家庭的琐碎无人能懂。

后来为了生活,父母亲在种了十几亩地的情况下,又养了100多只鸭子,在农村都知道,养鸭子是一项极为辛苦的劳作,365天早出晚归,风餐露宿,寒冬酷暑都要在外面养护鸭子,保证鸭子的存活率,一直要等到把鸭子养大,开始产蛋,一年到头,没有一刻在家里休息片刻,哪怕生病都要去劳作,不能耽误。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母亲就是在那一刻彻底变得苍老,头上的黑发开始变成苍苍白发,尤其我的母亲在冬天时候要去放鸭的时候,腊月严寒的天气都是穿着一件单薄的不完整的破洞棉衣,这一幕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那时候我已经开始懂得父母亲的艰辛,知道他们赚每一分钱多么的不易,可苦于我还没能力帮助他们,现在想想多么无可奈何。


4、 我的母亲是一个温和而又坚韧的人

由于我的父亲脾气比较暴躁,加上每天劳作的辛苦和生活的烦恼,都往我母亲身上发泄,把我的母亲作为缓解过度劳累的出口,母亲从不红脸,也不反驳,无论我的父亲怎么骂,骂得多难听,都是一言不发,默默承受,从不吭声,极具有耐性和大度。我母亲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但是面对父亲这样的发泄,都是保持一种理解和隐忍的态度,可见她是用了多大的耐力,在与我父亲一起承受生活的苦,用她自己的认知默默咽下生活的苦,为了只是一家平安、顺利,每想到此,便潸然泪下。

生活尽管如此辛苦,我的母亲不仅要承受生活劳作艰辛的苦,还要承受家庭琐事的苦,但她从来都是默默的,从不抱怨,也不发牢骚,积极的面对,极具忍耐心,尽管是弱小的身躯,却拥有大大的力量,用这种宝贵的精神力量支撑着我们一大家人在困苦的生活里一起走下去。

我的母亲从我懂事开始,都是非常温良、明理的人,从不跟家里人、外人产生过冲突,吵过架,甚至一句重话都没有,对于我们几兄妹,从小到大,都没打骂过我们,也从不责骂,总是用她的爱和大海一样的胸怀默默的保护我们成长,可以说,从我母亲身上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那种温和、醇厚、善良、忍耐、不屈不挠的优秀品格,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

我的母亲克勤克俭,非常能干,除了种了十几亩地,养了上百只鸭子外,还非常懂得经营生活,小时候一直记得,即使家里穷,可我的母亲总能在非常有限的物资条件下,变着戏法的给我们张罗很多有营养的食物,不管是平时还是过年,虽然家里穷,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是简单的食材,母亲都会用她的智慧,张罗出可口的美食,一日三餐都能让我的父亲、我们兄弟姐妹能吃得饱、吃得有营养、养好身体,我小时候吃饭都是用大瓢大口大口吃饭,我养成这么健硕的体格,都离不开我母亲小时候悉心照料,打下的基础。一到逢年过节,更是张罗十几道美食,简单的食材却能创造非常丰盛的美食。在农忙时节不是特别忙的时候,邻里碰到各种宴请,都会请我母亲掌勺,乡亲都对我母亲的厨艺赞不绝口。


我的母亲—— 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就是我的母亲,苦命的一生,从她身上像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从40年代出生,到50年代那苦闷艰辛的童年,再到60年代、70年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和计划经济极为贫穷的20年,又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非常辛苦,生活物质还非常匮乏的20年。可以说,这四个至苦的阶段,都让我的母亲经历了,也从我的母亲身上可以看出很多劳动人民身上那坚韧不拔、勤奋善良的品格。回忆起我的母亲,去世的前5年,我完全是有一点能力让她过上好一点生活,可当时我并没有那种意识,让自己的母亲去感受到更多生活的美好,每每想到此,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却没有去做到,心中无比的愧疚和自责。

人们常说,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但坦率的讲,我却对自己的家乡并没有很好的印象,除了2004年我爷爷去世,虽然去世的时候已是81岁高龄,但是毕竟是意外摔伤而死,如果不是摔伤,活到90岁都有可能;时隔6年后,我的母亲也是意外去世;到过了12年以后,也就是2022年,又遭受我父亲因病去世。家乡给我留下的尽是一些伤心的往事,因此我对家乡的印象并不太好,当然,这不是主要的,主要因素的还在于,家乡的人文孝道,尊老爱老的风气很糟糕,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性的悲哀,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但是我的家乡在孝敬先人,赡养父母,整个社会的人文孝道做的是很差的!几乎对于自己的先人长辈并无多大的孝顺之心,用一句话说:“生前不孝、死后乱叫”,也就是父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问或者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关心而已,并没有多少实际行动,而等到老人去世以后,却表现的悲痛欲绝,嚎啕大哭,甚至哭的死去活来;人性的虚伪展露无遗,但现实情况却是,后辈对自己的父母亲是无尽的索取,无休止的剥削,无限度的要求,一直到榨尽老人最后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哪怕老人家死后,都还要装模作样的,像模像样的来操办隆重的丧事,其实这无外乎两个目的,一个是我的家乡有不成文的风俗,大家都要这么去做,你不做就会落人口舌,授人话柄,说自己不孝顺;二是借此可以收取大量的人情事故的礼金,而真正办理丧葬礼的费用并不是自己拿出来的,活人用已经去世的人来赚钱,想想是多么的悲哀,人性的贪婪、自私、悲哀在这里暴露得淋漓尽致。

其实,对于自己的先人长辈,“生前床前一杯水,胜过死后墓前万吨灰”,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就是无心去做到或者是压根就没有想要去做到。说到这里,其实,对于我的母亲,我做的也很不好,在我母亲去世前,其实自己已经有一点能力可以让她过的好一些,但是总觉得以后还有时间,或者心理根本没这个意识,心中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在向她索取。

每一次回忆与母亲生前的点滴事情,还依稀记得有几个存留在记忆里与母亲一起的几个温馨的画面;一个是:我从广州回老家过年,那时候天气非常冷,我与母亲依偎在一起看电视,跟母亲聊起自己在广州打拼的日子,场面非常的温馨,现在多么想再去重温那一幕;二是当时母亲从老家来广州来看我,我给她买了一块手表,虽然在当时只是几百元,但是却是我作为儿子,唯一买过给她的一次礼物,如果还有机会,我倾尽能力会给母亲买很多礼物;三是:母亲和我妹妹要从广州回老家的时候,我给她了买了机票,送她到机场去坐飞机,这是她生平唯一一次坐飞机,哪怕只坐了一次飞机,她回去以后都非常开心和自豪了很久。

往事一幕幕像电影一般,每每想起都想拼命多回忆一些与母亲一起的画面,母亲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赶紧成家立业,如果当时我能听母亲的话早点成家,让母亲看到我成家立业该有多好,她该有多欣慰。好在我母亲去世一年后,我便成家,并养育了子女,事业也步入正轨,并渐入佳境。

很多时候,我真心的希望,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这个存在于我们未知的世界里,没有贫穷、没有疾病、没有意外事故、没有天灾人祸。像我母亲一样,一个传统的农村妇女,辛苦了一辈子,劳碌了一辈子,善良了一辈子,在这个世界上受了一辈子的苦和累,一天福都没有享受过,在另外一个世界,应该享受幸福,这是我最真诚的祈祷!

有人说时间能够忘记悲痛,我真的能忘记吗?在我的心中,母亲从未离开,她一直在我的内心深处,冥冥之中保护着我,在我遇到困难、危机的时候,总有一股力量在保护着,这就是母亲的力量。

母亲——我永远是您的儿子,这一生不会变,来生还是!!!



公元2022年11月8日晚于福建泉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母亲   耕牛   大舅   工分   父母亲   艰辛   辛苦   平凡   家里   父亲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