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毛岸平去世,李敏李讷毛新宇敬献花圈,生前曾任奥运火炬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59年6月底的一天,数十人来到了韶山卢家湾的招待所一号寓所。

一个身姿伟岸挺拔的老人,急步从寓所中走了出来。

“毛主席!”

人群中顿时沸腾起来。

“那是你伯父。”

人群最前面一位农民打扮的男子,看了看身边的孩子,指着毛主席介绍道。

“我的伯父是毛主席?”

图1

孩子一脸天真地问。

“是的。”

男子点了点头,浑浊的眼中流出了欢喜的泪水。

毛主席一眼便看到了一直盯着他的孩子,走上前来,摸着他的头,笑着问道:“你是谁家的娃啊?”

“我是我爹的娃。”

孩子的话一出口,便逗得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同来众人紧张的神情随着毛主席的笑声,也逐渐放松下来。

旁边的男子连忙上前一步,指着男孩跟毛主席说道:“这是我的孩子,叫毛岸平。”

毛主席上前握着男子的双手,关切地问道:“泽连,你的眼睛恢复得怎样了?”

图2

中年男子含着泪道:“多谢三哥关心,左眼是不行了,右眼好了很多,反正也不干什么细活,不碍事。”

这是毛岸平作为毛主席的堂侄,终生难忘的有关毛主席的记忆。

既是他第一次见到自己伯父毛主席,也是一生中唯一一次。

毛岸平父亲毛泽连与毛主席

毛泽连是毛主席的堂弟,在大革命期间,还年少的他就跟随毛主席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

在大革命失败后,毛泽连曾遭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追捕,导致左眼受到严重损伤,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致使左眼彻底失明。

毛主席得知此消息后,一度非常心痛。

图3

但当时的残酷的历史环境,双及毛主席的艰难处境,让他对这位堂弟无法伸出救助之手。

1949年10月,新中国一成立,毛主席便首先想到堂弟毛泽连眼伤的事,即时派人将他接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救治。

但因为毛泽连左眼沉疴已久,再也无法复明,医院只能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右眼上。

因为毛泽连的右眼也陷入了半失明的状态,病情不容乐观。

为此,毛主席在1954年,又将毛泽连接过来,安排医院想尽办法为他保住右眼。

在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切之下,加上医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后的用心医治,毛泽连的右眼总算保住了,没有再继续恶化下去。

在1956年6月毛主席时隔32年再回韶山后,初始毛泽连还是不想他太过操心,不仅刻意掩盖了自己右眼的病情,反而安慰主席道:“三哥,你就放心吧,我这右眼看东西没问题。”

图4

但一直关注堂弟眼睛状况的毛主席,仍旧敏锐地发现毛泽连的右眼,仍旧并未复原。

“泽连,最近你安排好时间,再去北京一趟,这右眼得想办法保住啊,以后等我空下来的时候,还要带着你看看这大好河山呢。”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这番话,毛泽连当年又去了北京,经过毛主席的安排,手术进行了非常顺利,毛泽连的右眼渐渐恢复了视力。

毛主席深知毛泽连家庭困难,每年都不忘从自己的稿费中抽出200元寄给他,当作给毛泽连生活的补贴。

“岸平,你一定要记住,你伯父毛主席对咱们家的恩情,如果不是他,我这右眼早都保不住了,要不是他每年给咱们寄钱来,咱们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日子。”

毛泽连总是不断地告诫自己的大儿子毛岸平

图5

而毛主席这边,也一直跟自己的子女提起毛泽连的事:“你们没事的时候,多跟堂叔毛泽连走动走动,他从小便跟着我闹革命,从没要过任何待遇,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

所以,即便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子女辈与孙子辈,仍与毛泽连保持着经常地来往与很好的关系,孙子辈更是亲切地称毛泽连为九阿公。

你要忘掉毛主席侄子的身份

自从毛岸平见到自己的伯父毛主席之后,满心的自豪与骄傲,作为一个孩子,免不了到处炫耀。

这件事很快便传到了父亲毛泽连的耳中。

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道:“岸平,听说你到处宣扬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可有这事?”

毛岸平听父亲如此说,有些不明所以,因为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点头承认了:“我是说过,但毛主席确实是我伯父啊,难道不能说吗?”

“在外面,不能说!”

毛泽连的语气很是严厉,态度也十分坚决。

图6

心智尚未成熟的毛岸平顿时委屈起来:“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说?”

毛泽连看着儿子,口气缓和了许多:“你是毛主席的侄子,这是铁打的事实,根本不需要跟别人说,你试想一下,当别人知道了你的身份,是不是在很多方面就会照顾你,你是不是就成了特殊的人物,你这不就成了打着毛主席的旗号搞特殊化吗?”

听到这儿,毛岸平似乎多少理解了些父亲的用意。

想了一会,才道:“我知道您的意思了,这样一来,即使我不想搞特殊化,别人也会因为我的身份而特殊照顾我,这样的话,我就脱离了群众,这肯定是伯父不愿看到的。”

毛泽连见儿子能这么快理解他的苦心,微笑着点点头:“就是这个理,你明白就好。”

随着毛岸平年龄的增长,父亲毛泽连更是一再地要求他要忘掉毛主席侄子的这个身份。

而毛岸平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图7

1962年,当他因家庭困难,不得不从高中辍学回家种田的时候,有知道他身世的同学便劝他写信向毛主席求助,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回家务农之后,乡里乡亲都知道他们家与毛主席的关系,总是跟毛岸平说:“毛伢子,你大小也是个高中生,在古代都算是秀才了,总不能一辈子种地吧。给毛主席写封信,肯定能给你在城里安排个好工作。”

“那不行,我的事不能麻烦伯父。”

毛岸平每当听到这种提议,总是拼命地摇头。

“实在不行,你往咱当地政府去一趟,只要跟他们说你是毛主席的侄子,还愁没工作。”

乡亲们又接着给他出主意。

图8

毛岸平有些火了:“你们以后就别再给我出这些馊主意了,就是因为我是毛主席的侄子,才更加不能打着毛主席的旗号搞特殊化,再说了,在家种一辈子地又怎样,都是搞社会主义建设,哪分什么三六九等。”

就这样,毛岸平在村里一待就是两年,直到1964年,因为他的文化水平较高,被择优录用后韶山公社的一名广播员。

此后,因为韶山特区的成立,他先后从事过广播站、合作社、宣传接待办、韶山宾馆、管理接待处等多个下属单位的领导工作,直到2004年10月,从工作岗位正式退休。

我们不难发现,毛岸平长年在韶山工作,但职位几乎没有太大的提升。

是毛岸平工作不够尽力、表现不够优秀吗?

还真不是。

图9

毛岸平在任何岗位上,都是方圆闻名的工作狂,别人没到单位的时候,他已经提前过去,把卫生整理好、热水烧好打好;别人下班了,他还在处理事务,经常持续到深夜。

而且,他在每个单位,都是典范与榜样。

韶山区的各个部门都抢着想把毛岸平要过去,因为不仅能做事,而且还做得好。

上级部门在干部考核与提拔上,不是没有考虑过毛岸平,一次次地领导找他谈话,想把他调任升迁,都被毛岸平委婉地拒绝了。

“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也是最让我开心的事,就是能够一直留在韶山。”

毛岸平之所以不愿离开韶山这块土地,是因为他想守护这个地方,这是他与毛主席共同的家乡,有着他对毛主席的珍贵回忆。

他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没有去过任何地方旅游。

图10

韶山,在他眼里就是最美最有韵味的景区,闲来没事的时候,他总会步行或骑上单车一处又一处地转,把看了几十年的风物一次次地融入到自己的记忆中。

这儿有毛主席与他父辈生活的旧村落,有毛氏宗祠,有毛家历代先祖们的墓地,有毛主席故居与纪念馆,有毛主席住过的韶山招待所与滴水洞,还有遍布韶山几乎每一寸土地的毛主席足迹,更有着被历史沉淀下来的有关毛主席的记忆。

韶山的美,不只是在于风光的秀丽,在于民风的纯朴。

更在于,它是毛主席的诞生之地,是革命圣地,有着血与火的激情,有着丰厚的历史与底蕴。

它就像一杯陈年老酒,醇香醉人。

64岁毛岸平成为奥运火炬手

2001年7月13日,中国北京获得第29届2008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消息发布后,全国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作为奥运会的前戏,一场由从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开始的奥运火炬传送,正式拉开帷幕。

2008年3月24日,奥运火炬点火,从欧洲开始向中国传送。

图11

2008年5月2日,历时一个多月的境外火炬传送结束,奥运火炬通过以香港为第一站,正式进入中国境内。

2008年6月3日,奥运火炬在国内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湖南韶山区域。

韶山市市长谢振华,第一个接力了本区间奥运火炬传送,他代表着整个韶山市,也代表着年富力强的新一代,这一年,谢振华38岁。

韶山区域,沿途观看火炬接力的群众,围满了道路两侧,可以说人山人海,他们共同为中国获得奥运举办权而欢呼,也为能见到火炬经由韶山接力传送而骄傲。

当时的火炬手,因为要跑一段较远的距离,需要良好的体力支撑与身体素质,一般是以中青年人为主。

但随着谢振华将火炬向下一位进行接力递交的时候,人们都愣住了。

接过火炬的竟然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

而这位老人,许多的韶山群众是认识的。

他,就是已经退休多年的毛岸平。

图12

据毛岸平回忆,当年全国选拔奥运火炬手的时候,韶山市委考虑再三,在韶山冲一带的接力的火炬手,非毛岸平莫属。

一方面,他一辈子都扎根在韶山冲工作,是一位优秀的党员与国家干部,在韶山冲一带有着良好的口碑与威望,足以代表韶山冲。

另一方面,他是毛主席的侄子,是伟人的后辈,又出身于革命家庭,代表着革命与建设的传承。

刚开始听说自己被推举为奥运火炬手,毛岸平多少有些犹豫与担心,从内心来说,他非常想加入,但,此时已经年近七十的毛岸平,担心自己的身体与体力是否能挺得住。

“如果您确实为难,那我们就另外物色其他人选吧。”

韶山市委的领导,也知道老人家的顾虑,便做好了另行考虑的打算。

“我接!”

毛岸平不服输的脾气上来了。

图13

自打确定要成为韶山冲这段区域的奥运火炬手之后,毛岸平开始了日复一日的长跑训练,他在市委给他指定的火炬传送距离上,每次按三倍加量。

终于,在火炬进入韶山的那天,他心中抛下的所有的担心。

因为,他有信心可以将安排给他的火炬传送距离,轻轻松松地跑下来。

当他接过谢振华递过来的奥运火炬的一刹那,他的手禁不住颤抖起来,毛岸平从没想过,已经是退休的年龄,竟然能够亲身参与这件大事。

他举着火炬,一路跑过韶山特区的很多地方,几乎每一步都仿佛踏着毛主席总走过的足迹。

“伯父,您看到了吗?奥运会就要在中国举办了,而您的侄子此时正在参与着奥运火炬的传递。”

当毛岸平跑过毛主席高大雄伟的雕像跟前时,眼睛湿润了,他一边跑一边抬头看着毛主席的塑像,不住地喃喃自语着。

结语

毛岸平于2019年1月 27日去世,享年75岁。

在他的追悼会上,毛主席的后人也纷纷到场,李敏、李讷、毛新宇等人都送上挽联与花圈。

毛岸平一生平凡无奇,他扎根要韶山,只为守护那片毛主席的故土、那段厚重的历史。

他一生不追求功名,不追求利益,永远都真诚地直视内心,简单而纯粹地活着。

图14

身为毛主席的侄子,他从未利用过毛主席的地位与名义,谋取任何利益与权力,甚至连想法都没有。

也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他更需要传承毛主席的精神,在工作中忘我地付出,在生活上无比的低调。

随着毛岸平的离去,他的历史也融入了韶山这块土地,成为了这块土地厚重历史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韶山市   韶山   奥运   堂弟   花圈   伯父   右眼   左眼   侄子   生前   中国   父亲   身份   土地   孩子   历史   工作   毛新宇   李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