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艺术

人生气的时候,总是会失态,拉下脸把最蛮横的一面喷向他人,成为我们平时憎恶的那副嘴脸。也许平时的温善只是一副面具,拉下脸来就是本来面目了。野蛮粗鄙是人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修行,我们会逐步封印这些本性。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些人修为极高,将这些阴暗的秉性打入死牢,有些人时不时的被这些本性反噬,被原始本能操控。


所以人都是好面子的,因为没有了面子,那就跟野蛮人无别,相当于骂人畜生。生气也是人情绪的正常发泄,但也有底线,那就是给自己和他人留点儿作为人的颜面。完全不要脸的冷嘲热讽他人,不仅没有把他人当人,同时也把自己定位成了“畜生”。任凭这种情绪升级,双方互喷甚至大打出手,就跟动物世界中的野兽决斗无异,没有任何道理好讲了。


气生完了,双方的脸也就都撕破了,这种非我族类般的仇恨也就埋下种子。很多时候我们生气是因为对他人不满,怒其不争。这样来看,生气的本心还是善意的。我们很少为那些“无可救药”的人生气,童言无忌我们不可能生气,因为他们的心智未成熟还不能成长至我们设想的水准,生气也是白搭。所以,我们往往只会对亲密的人、有期待的人生气,那些跟我们没有太多关系的人,我们只需要一个劲的说他们好就行了,想要我们生气他们还不配。


生气仿佛是一种以恶之名为的善举,但却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善举,以爱之名为善举岂不货真价实。但现实是,我们好像把爱都给了实际上没有太多关系的人,留给我们最亲密的人就只剩下了生气。爱之深责之切成为了我们冠冕堂皇生气的理由。对身边人可以随意生气的人何其幸运,应该感谢陪在你身边听你气话的人。因为,对没有太多感情纽带的人生气,轻者无视遁走,重者以眼还眼,你占不到什么便宜;但是对有些人生气,他们不会逃避,不会以血还血,反而会以德报怨的安慰你,他们是真正爱你的人。


每个人都要时刻反思,怎样把爱留给爱我们的人。我喜欢古代的一个词语,相敬如宾,形容夫妻感情好。现代人看来觉得这夫妻关系不咋样,客客气气的,不亲密。但其实这就是古人的智慧,真正爱你的人,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对待你,生怕一言一行辜负了这份深情,以初见之心相待所爱之人。现代人大多认为,亲人之间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无拘无束,做真正的自我。这种想法其实是极其自私的,每个人都应该活成自己的模样,但绝不应以亲人的付出忍耐为代价,因为这也不是他们的本来模样。现代人喜欢用宽容、包容来来形容亲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宽容、包容的成本是很高的,需要虚怀若谷的胸怀、吃亏是福的勇气、忍气吞声的耐心,但这都是有违人性的。所以,每一个家里的小公主们都应该感谢你们的父母,因为不是你有多优秀配得上父母对你的好,而是有父母不计成本的宽容、包容,很多父母称之为“爱”。其实这都不是爱,相敬如宾首先要求的是相互,如果只有单方付出,而另一方没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这样家庭是不配有爱的。


喜怒哀乐是人正常的情绪,但问题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自然表达这些情绪。对亲人怒气蛮横,对陌生人笑意和善,成为极其别扭的现状。管理好情绪,别让情绪失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好的功课。对真正可恶的人要敢于表达我们的怒气,对我们的爱人要敢于表达我们的喜乐。当我们忍无可忍对爱人生气时,也要记住留下彼此情面,把自己和他还当个人来对待。因为我们能够那么自然的情绪表达,正是因为有爱人的默默承受和倾听,而这有违人性的举动,正是因为有人把爱看的更重要,此时我们也应积极用爱的初心回应这份支持。爱就像是存钱罐,生气就是从存钱罐里取钱,用爱积极回应对方就是往里存钱,如果只取不存再好的情谊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如果多存少取,这份幸福就会溢出来。


最后,我们在对爱人和亲人生气时,记得要感谢他们不离不弃的包容,希望每个人身边都能够有默默承受你生气的人陪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生气   善举   相敬如宾   蛮横   现代人   本性   宽容   亲人   情绪   父母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