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记(27) 佛罗伦萨-大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

从拉斯佩齐亚到佛罗伦萨大约有150公里。早晨4点起床去卢卡古城,又去了五渔村,现在有点困。我要抓紧时间睡一会,好精神抖擞地游览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佛罗伦萨是连接意大利北部与南部铁路、公路网的交通枢纽,阿尔诺河横贯市内,两岸跨有7座桥梁。人口44.4万(1982年)。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多中世纪建筑。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兹美术馆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佛罗伦萨是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并称意大利三大艺术展。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花之都”。大诗人徐志摩把它译作“翡冷翠”,这个译名远远比另一个译名“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诗人著有诗歌《翡冷翠的一夜》,以及散文作品《翡冷翠山居闲话》等。

翡冷翠是大师的故乡,翡冷翠人几百年来爱美如痴。文艺复兴巨匠靠石头建筑影响欧洲的风尚,21世纪的设计师以时装和精美的皮件改变世界的生活。

下午14:30分,旅行车到了佛罗伦萨,我们下车步行,前往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

这是我第二次游览佛罗伦萨。小街,小店似曾相识,倍感亲切。

经过一个拐角,花之圣母大教堂矗立在我们眼前。

花之圣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又名圣母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教堂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城区,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1982年作为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花之圣母大教堂面向教堂广场的侧面。

花之圣母大教堂面向教堂广场的侧后面。

第一次见到它的团友们无不惊叹,它是如此地美丽!

这座使用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的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难怪会被命名为“花之圣母”。花之圣母教堂原址是建于4世纪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乔凡尼·美第奇出资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时间才最终建成。天才建筑师布鲁涅内斯基仿造罗马万神殿设计的教堂圆顶,是古典艺术与当时科学的完美结合,连教皇也惊叹为“神话一般”,一位音乐家专门为它作了一首协奏曲。后来米开朗基罗又模仿它设计了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却不无遗憾地感叹:“可以建得比它大,却不可能比它美”。

再看一下这个圆顶。

这座教堂大圆顶是继罗马万神庙之后的又一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这位巨匠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的相连的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圆顶呈双层薄壳形,双层之间留有空隙,上端略呈尖形。它高91米,最大直径45.52米。最不可思议的是,布鲁涅内斯基居然不画一张草图,不作任何计算稿,甚至不搭内部脚手架,完全凭心算和精确的空间想象开始动工。他既是一个建筑天才,也是一个谋略家,他知道一个对手随时想抢走他的设计单,所以他不留下任何图稿,让整个工程变成他一个人内心的秘密。事实上,后来有人尝试替代他,却不知如何建造下去。还一度把他关进牢里,最后还是得请他出山。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职业建筑师及工程师的先驱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是佛罗伦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大圆顶(1420—1436)。

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

教堂前的广场上有许多画家在出售他们的作品,街边还有许多咖啡馆。

这是乔托钟塔。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乔托(Giotto,约1266-133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定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和先驱者,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艺术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分界线,他不仅表现出卓越的绘画技巧,同时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乔托

乔托钟塔是他的杰作,钟楼高84.7米,由红白绿大理石砌成,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其中有很多精致的雕塑,整个外形细长优雅,色调和对面的洗礼堂相得益彰。

这是圣乔凡尼洗礼堂的背面(正面人太多了)。

圣乔凡尼洗礼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位于大教堂西边数米,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供奉着佛罗伦萨的守护圣人乔凡尼。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

圣乔凡尼洗礼堂的东门。

大门上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 由雕塑家洛伦佐·吉贝尔蒂(Ghiberti)创作于公元1425至1452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杰作之一。他把“旧约全书”的故事情节分成十个画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该隐杀害他的兄弟亚伯;挪亚醉酒和献祭;亚伯拉罕和以萨献祭;以扫和雅各;约瑟被卖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败;菲利士人的战争;所罗门和示巴女王,做成浮雕,分别镶嵌在铜门的框格内。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国之门”。 我们看到的浮雕是复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馆展出。

参观大教堂的游客极多,加之周围街道狭小,所以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位很难。我跑来跑去,浑身是汗。拍完三座建筑,总算松了一口气!正好洗礼堂的大门前有一个空位,挤进去拍了几张细部的照片。

摩西接受十戒。

耶利哥的失败。

再近观一下教堂的正面。

教堂有三座拱门,拱门的顶端有三幅绘画。整个立面满布雕塑,处处精雕细刻,完全是一件艺术瑰宝。

穿过左侧的拱门,走进教堂。

大圆顶内部是瓦萨里所绘制的穹顶画《末日审判》。

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公元1511年6月27日生于阿雷佐,1574年卒于佛罗伦萨)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史、美术史家,被公认为西方的第一位艺术史家,也是风格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米开朗基罗的学生。

1562年,瓦萨里创立了蒂亚诺学院,即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的前身,美第奇家族的重要成员和米开朗基罗被聘为该校的名誉校长。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因此,乔尔乔·瓦萨里被后人誉为世界美术教育的奠基人。

仔细看看画的细部。

已经是下午15:30分了,我们要赶到乌菲兹美术馆去。预定的入馆时间是16:00,参观一个半小时。乌菲兹美术馆是世界著名绘画艺术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佛罗伦萨   意大利   圆顶   译作   欧洲   文艺复兴   圣母   美术馆   洗礼   教堂   诗人   游记   建筑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