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乘火车离京前曾2次改行程,但仍被炸死了,“内鬼”是谁?

1928年6月3日,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中国:中华民国海陆海军三军大元帅张作霖,在返回东北的列车上,被人炸死了。

这则消息传回北京的时候,所有人的头脑都陷入了一片空白。

他们不敢相信,为了这趟行程做了许久保密工作,甚至两次更改出发日期的张作霖,竟仍没能摆脱死亡的厄运。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谁泄露了他的行踪?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在两年前踏上整个国家权力顶峰的人,他的死亡,竟会来得如此突然。

张作霖

张作霖与日本人的恩怨

1926年12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的奉系军阀首脑张作霖,以风光无限的姿态,进驻了北京城。

半年后,张作霖正式就任陆海军三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驶统治权。

此时的张作霖,已经成为了中国实际的领导人,站在了他人生中最巅峰的位置。

但是,张作霖从没有一天安心过,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这个位置,是伴随着巨大的代价的。

能在军阀割据的乱世杀出一条血路,张作霖靠的不仅是自己,同时还有日本人的帮助。

如果不是日本人为他伸出援手,张作霖可能在他曾经的部下郭松龄发动叛变之时,就已经功亏一篑了,更不要提击败以冯玉祥为首的国民革命军。

郭松龄

但是日本人帮助张作霖绝对不是出于好心,他们与张作霖不过是各取所需,他们只是想在中国扶植一个傀儡,而这个傀儡最合适的人选恰好就是早年之间曾经蒙受日军救命之恩的张作霖。

对于这一点,张作霖也一直心知肚明。他明白日本人的贪婪,因此,不到迫不得已,他也向来不愿与日本人有太多的交集。

但是,随着张作霖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日本人对他也是步步紧逼。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张作霖也陷入了身不由己的境地。

面对日军的要求,张作霖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

在这期间,日本人在张作霖统治的东三省范围内设立了大量领事馆,同时还设计了大量的驻军。借着张作霖的扶持,日本人对东三省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

而张作霖对此也十分的配合,甚至会帮助日军镇压在东三省内爆发的一些成规模的抗日活动。在他看来,日军的这些行为,尚且称得上是无关紧要的。

然而,长此以往,日军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在帮助张作霖成功镇压郭松龄的叛乱后,日军又提出了修建“满蒙铁路”的要求。

此时,羽翼渐丰的张作霖,对日军贪得无厌的行为,产生了一些不满。他明白,若是同意日本人的这个要求,东三省将会彻底落入日本的手中,而他必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但是,此时的张作霖尚且没有能力去违抗日本人,因此,对于日本人提出的要求,张作霖能做的只有一味的拖延,他告诉日本人,只要能帮助自己成为国家元首,那么一切要求都不在话下。

然而,当张作霖成功就任大元帅,大权在握之后,却数次拒绝了日本人关于“满蒙铁路”修建一事的谈判要求,与此同时,他还开始借用英美的势力,在维护自己统治的同时,同时日本进行牵制。

这一行为也招致了日本的不满,在他们眼中,这是忘恩负义的表现。在数次谈判都没有见效后,日本人意识到张作霖已经逐渐脱离了他们的控制。

从这以后,日本人对张作霖开始逐渐起了杀心,产生了推翻张作霖,另立傀儡的打算。

能从绿林草寇爬到当今的位置,张作霖依然不傻。对于日本人的企图,张作霖的心里十分明白。

也正因如此,在1928年,在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之下,张作霖不得已被迫离开北京这个时候,他有了一丝预感:如今的他已经失势,日本人要对他下手了。

时下,蒋介石的北伐军已经逼近了北京,留给张作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为了对日本人的刺杀行动进行防备,张作霖在放回东北之前,做出了极其周密的准备,他要求部下在火车经过的每一个站点都布下了周密的防御,除此之外,在出发之前,为了起到迷惑作用,他两次在暗中变更了出发日期。

起初,张作霖对外界宣布的出发日期是6月1日,但是临行之前,张作霖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推迟一天出发,到了第二天出发时,他又再度推迟了一天。

这整个过程都是在极度机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除去负责接送工作的高级官员,没有人知道张作霖的具体行程。

张作霖之死

6月3日。火车站内,一众身着军装的人在此等候多时,从他们身上的军章来看,这里的人都是军衔极高的军中高层。他们齐聚于此的原因,是因为中华民国的大元帅张作霖,即将在不久之后乘坐火车离开北京。

几分钟后,在人群的簇拥之下,身穿元帅服的张作霖登上了这趟列车。此时的他犹如垂暮的雄狮,再不复往日雄风。

在上车的时候,他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北京城。在来到这里的时候,张作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短短的一年半后,以这般狼狈的姿态黯然离开。

在场的人们注视着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缓缓离开车站,现场除了轰鸣的汽笛声,再无其他声音。即便到了此刻,有不少人内心仍旧相信,这个叱咤一时的男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卷土重来。

在列车行至天津的时候,与张作霖随行的心腹潘复、靳云鹏等人前来向张作霖汇报:“张宗昌先生有急事需要与我等商议,我们几人就先行告退了,祝您武运昌隆。”

张宗昌

张作霖点了点头,示意几人放心离去。片刻之后,列车继续前行,此时,车上的人已经不多了。

在张作霖的列车行至皇姑屯的时候,仅剩的几位随行人员走出车厢,准备与当地的守卫人员交谈一番情况。

然而,当几人走出车厢时,却发现整个车站空荡荡的,只有寥寥几人站在月台处打瞌睡。

得知这一消息的张作霖浑身一阵恶寒,他急忙吩咐道:“传我命令,不要再这里继续停靠了,现在就出发离开这里!”

尽管张作霖的反应已经足够迅速,但是仍旧没能逃过这次劫难。日军提前埋藏在此地的炸弹仍然精准地在张作霖所在的车厢爆炸了。

当张作霖在遍地的火海之中被部下发现的时候,他已经在这次爆炸中受到了致命的伤势,没多久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北王”,就这样死在了回到故土的路上。

张作霖的死亡,可以说是充斥着谜团,没有人想到,在这次行程的保密工作做的如此周全的情况下,日本人还是掌握到了张作霖的具体行踪。

而且,张作霖遇害的那个车站,恰好是防守工作最为疏漏的站点。甚至连爆炸发生的车厢,都恰好是张作霖乘坐的那一节。

在列车停靠的短短几分钟内,日本人便完成了这次袭击,并且善后工作做的十分的完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样的事,用巧合来解释,似乎有点说不通。

最令人信服的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张作霖的身边出了内鬼。

但是,关于这个内鬼到底是谁,一直没能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谁是内鬼

可以确认的是,和张作霖关系越亲近,这个人是内鬼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是当时,大部分张作霖的亲信都没有和他一起踏上返程的道路,就算是泄露了张作霖的行程,也不可能提供一个精确无误的时间点和具体的细节。

谁也不能保证,张作霖会不会在中途再次改变行程。

因此,嫌疑最大的人,必定就是与张作霖一同踏上这次行程的人。

而根据可靠的信息,这次返回东北,除了列车上少部分工作人员,张作霖只带了寥寥几名随行人员。

而这几名随行人员中,又恰好有两个日本人。一个是张作霖的翻译官仪峨诚也,另一个则是张作霖的日籍顾问町田武马。

毫无疑问,这两人就是嫌疑最大的人。其中仪峨诚也作为张作霖的翻译官,一般只负责翻译工作,他知道的内情应该并不多。

况且,仪峨诚也在爆炸袭击发生时,也在这列火车上。虽然他在这次爆炸中得以幸存,但是也受到了十分严重的伤势。

若要说这是苦肉计,似乎是过于牵强了一些。

那么,最大的嫌疑,自然而然就放在了町田武马身上。

作为张作霖的顾问,町田武马平日里和张作霖的关系十分亲近,他对这起事件的全貌应该是十分清楚的。

而且,町田武马和日本政府方面也有来往,张作霖与日本人在关于“满蒙铁路”的修建事宜的谈判,就是由町田武马从中牵线。

町田武马

更可疑的是,在这次谈判失败后,町田武马主动加入了张作霖领导的奉系军阀,这一系列行为都显得十分的反常。

而且,与仪峨诚也不同,町田武马原本是应该跟随张作霖一起返回奉天的。

然而,早在列车行至天津时,町田武马便与其他几位随行人员一同以会见张宗昌为由下了车,因此,他也得以避过了这次袭击。

而且,据同行人员的回忆,町田武马似乎也并没有到张宗昌处报到。

因此,许多人猜测,町田武马在天津下车后,并不是去会见张宗昌,这不过是一个借口,他真实的目的是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向日本军部透露张作霖的具体行程。

然而,这个说法始终未能得到证实。

皇姑屯

尽管所有的线索,无一例外的都将町田武马视为是这次袭击幕后的那个“鬼”,但是从始至终都没有人找到过切实的证据证明町田武马在这次暗杀行动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张作霖为什么会信任一个加入己方阵营不久的日本人,也没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有人认为,张作霖与町田武马有某种不为人知的合作关系,两个人都心怀鬼胎,也有人说,张作霖只是单纯的一时大意,机关算尽却终究还是漏了这一点。

但是无论如何,张作霖之死背后的真相,可能只有当事人才说的明白了。

或许,从与日本人合作的那一刻开始,张作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的死亡,本身就只是一种反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北京城   行程   大元帅   日本人   日本   日军   北京   车厢   列车   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