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状元郎,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不料最后直接推翻了清朝

光绪五年,杭州一家大宅里,出身丫鬟的李氏诞下一名男婴。

谁能想到,这男婴以后会兼具军事家、美食家、书法家三重身份,他就是人称“混世魔王”的谭延闿。

正是谭延闿的“混”,让他一生精彩。

与状元无缘,官场中如鱼得水

谭延闿的父亲是谭钟麟,在谭延闿出生不久,就已经担任吏部左侍郎,之后官至两广总督。

谭钟麟官做得大,但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

在他五岁时,父亲请了各路名师教授谭延闿,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翁同龢,也就是当时光绪以及同治两代皇帝的老师。

很明显谭钟麟在朝中人脉极广、权势极高,帝王之师岂是一般人可请,而且翁同龢的眼界也是比一般老师更加宽广,这就使谭延闿早期学生时代就养成了非同一般价值观。

谭延闿在年轻时获得了会员的头衔,这也是200年以来湖南的第一个。可惜的是在之后的殿试,谭延闿却因慈禧个人的喜好,断送了状元的头衔。

在殿试当中,谭延闿对答如流成绩十分优异,本来状元之名非他莫属。

可就在慈禧太后知晓他籍贯湖南,又姓谭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谭嗣同,不由得心生芥蒂,最终将状元给了刘春霖。

这次殿试之后,谭延闿失望至极,一是可惜距状元一步之遥,却因如此可笑原因失之交臂,第二便是无法实现自己抱负,多年苦学毁于一旦。

在冷静下来后,谭延闿纵观当时形势,也嗅出了一丝风雨的味道,大清王朝在即将到来的风雨中摇摇欲坠。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当时他任职湖南省“谘议局”议长。知晓起义爆发后,内心对封建制度的不满也被点燃,召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义士参与到推翻封建王朝的大潮当中。

后因他在湖南十分有声望,谭延闿被北洋方面指派为湖南督军。

对于欺世盗国,企图恢复封建王国的袁世凯,谭延闿冒着巨大的风险,在长沙发表了《讨袁檄文》,并在1915年加入了护国战争当中,对封建统治最后的残喘做出了后一击。

随后谭延闿追随孙中山先生,1928年在南京任职。

能够及时看清时事态势,是他仕途历程上的一个必备的条件。

在经历了清朝、北洋、南京的三个执政方,谭延闿春分发挥了“混“字的精髓,那就是混中有清,糊涂中伴着大智慧,可能这也是他父亲官场理念的影响。

“三不”就是他的混迹官场的法宝,第一就是不负责,小事我来办,大事上面决断;第二就是不建言,让你们看不清,你们不说我不说,你们说了我听着,你们同意我赞成;第三就是不得罪人,老好人,有冲突绕着走。

正是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他博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在当选重要职位时,蒋介石举双手赞同。

婚姻里犯“混”的谭延闿

作为民国时候颇有权势的男人,当时的社会风气,仍旧存在三妻四妾的情形。

谭延闿的夫人是谭家世交之女方榕卿之女,成亲后贤良淑德,十分体贴,二人相敬如宾感情非常好,谭夫人为谭延闿育有一子三女。

哪承想,在1918年6月,谭夫人身患重疾,临终前嘱咐谭延闿,希望她不再婚娶,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们。

悲痛之中,谭延闿答应夫人不再续弦,这个承诺一直到他逝世。

当年孙中山先生要将小姨子宋美龄给谭延闿续弦,留美归来的宋美龄年轻貌美,见识眼界非寻常女子可比,可也被他直接拒绝,他回道:“亡妻弥留之际,请求我不再续弦,我已应下,恕不能出尔反尔。“

孙中山对谭延闿的拒绝虽有不快,却也深知他“混球”的性格,却也没有再坚持,而谭延闿为了消除芥蒂,便登门拜访,认宋美龄母亲为干妈,宋美龄变成了干妹妹,巧妙的化解了尴尬。

谭延闿拒绝宋美龄除了亡妻所托之外,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的母亲。

谭延闿母亲丫鬟出身,嫁给谭父之后,在谭府遭受了诸多不公平待遇,乃至谭母逝世出殡时,因身份为妾,按家规不能从大门抬出,谭延闿见状瞬间暴怒,直接躺在棺木之上,大呼,谭延闿已死抬他出去。族人无奈,只好顺从于他。

此事之后,谭延闿对这种封建婚姻深恶痛绝,也影响了他对婚姻的态度。

“混”出名堂的爱好

谭延闿的颜体书法十分有名。他的字在民国时候被誉为“民国至今,无人出其右”。

这与他儿时勤于练习且师承大家分不开,区别于清末其他颜体书法,谭延闿的字,勾画似出弓之箭,点如千斤落石之力,是自钱沣之后的颜书大家。

中山陵有一座石碑上的几个大字就是出自谭延闿之手。

谭延闿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吃,不光是吃,他还真吃出了名堂。

谭父任两广总督时候,家中多为粤菜,因谭家祖籍湖南,又喜食湘菜,喜欢美食的谭延闿就寻思着将湘菜的味重咸辣与粤菜的清淡香厚结合起来。

最后这两种风味迥异的菜系,竟真的被他完美地混合起来,创造出了后来的八大菜系之一,因为谭延闿字组庵,所以他将这个菜系起名为组庵湘菜。

结语

谭延闿的一生可以说是精彩非凡。

自幼聪慧,险些成为清末最后一位状元,落榜非但没有低迷,细观政局,投身起义当中,成绩斐然;深谙官场规则,效于清、北洋、南京三方皆能游刃有余,且情商极高,人缘极好。

对外混的圆滑,对家里爱的温暖,为子孝顺有加、为夫信守诺言、为父疼爱子女,将儿子、丈夫、父亲做到了极致;爱好的书法成了大家,爱好的美食也成了传承。

他一生以“混“自居,却活得比谁都明白,可能慈溪太后也没有想到,她亲自筛掉的状元郎,会成为推翻清统治的大潮中,一涌最有力的大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两广   北洋   状元   光绪   殿试   湘菜   湖南   南京   官场   清朝   封建   慈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