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胡惟庸等人没有死,朱允炆还能顺利继位吗?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杀了不少开国功臣。朱元璋之所以要残杀功臣,按照《名山藏》的记载,是因为他担心自己去世后,开国功臣会对他的后人产生威胁,朱元璋要“拔刺”。只有把这些“刺”拔掉,朱元璋觉得他后人的皇位,才不会受到威胁。

  那么,如果当初朱元璋不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些人,当他的皇孙朱允炆继位后,这些人真的会对朱允炆的皇位构成威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历史同期情况。

  我们比对一下历史上相同时期的情况。

  在古代社会中,当一个王朝建立,开国皇帝把江山传给后代,很快就失国,或者说国家很快就失去掌控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秦朝、隋朝,还有南北朝时期、五代时期的很多王朝。

  秦朝和隋朝传到第二代就失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朝代对老百姓的盘剥和伤害太大,同时皇二代贪图享乐,不理朝政。比如秦朝,从秦始皇开始就反复不断劳役压榨老百姓,大兴土木修建万里长城、阿房宫、秦直道等大型工程。同时秦二世贪图享乐,这样才造成了全国失控。再比如隋朝,隋文帝虽然励精图治,创建了开皇盛世。但是,隋炀帝开始就全国兴兵,三征高句丽。同时,他开凿运河,大肆享受。这样也才造成政权失控。

  不过,就算这样,这两个朝代的灭亡,也不是权臣想夺位造成的。虽然隋朝灭亡,也有权臣夺位的因素,但这是因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朝廷失去控制以后,才给了权臣有机可乘的机会。

  南北朝和五代时期,那些朝代建立后,确实有不少是权臣夺位造成的。但那是在乱世,全国没有统一。因为在乱世,权臣必然要掌控兵权来平乱打江山。权臣掌控兵权,自然就有夺位的可能。

  但明朝不一样。明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和南北朝时期以及五代时期的王朝是不一样的。同时,从朱允炆上位后的表现来看,他既没有大兴土木劳役百姓,也没有穷兵黩武开疆拓土,而且也没有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他这种情况,不但不会造成老百姓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权臣也不可能夺位。

  为什么说权臣也不可能夺位呢?

  要知道,古代是皇权社会,皇帝的权力是很大的。只要皇帝稍微英明一点,权臣夺取皇位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比如汉朝的权臣霍光,虽然他手中拥有无边的权力,不过,因为汉宣帝不是太昏庸,他其实也不敢随便夺权。西汉末年,王莽最终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明朝   劳役   王朝   权臣   隋朝   皇位   朝代   皇帝   顺利   时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