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太北考哈军工政审不过,在陈赓家吃一顿饺子就解决了

1942年5月的一天凌晨,日军集结三万多兵力突袭八路军总部,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西辽县爆发。面对数倍之敌,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舍生取义,坚持让总部机关先撤,自己负责掩护断后。傍晚时分,留在最后的左权率部分机关干部突围,可惜的是,途中将军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血洒太行山,年仅37岁。

左权牺牲后,华北百万军民悲痛不已,组织上决定将他牺牲的辽县改名左权县,以纪念将军的不朽功勋。此外,中央还为左权举行了高规格的公葬仪式,八路军副总指挥彭老总亲自为他撰写碑铭。

左权将军去世后,唯一的女儿左太北跟着母亲刘志兰在延安生活,年龄很小,才两岁多。值得一提的是,左太北这个名字还是彭老总给取的。当时孩子出生后,老总兴冲冲地来道喜,刘志兰说道“请彭总给孩子取个名吧。”彭德怀思考片刻回答“去年刘师长的儿子取名太行,我们这里属于太北区,我看就叫女儿太北吧!”就这样,左太北这个名字叫开了。

左权一家三口


1960年,左太北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并报考了哈军工。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都是考入哈军工,穿上一身威武的军装,左太北也不例外,她将哈军工作为首选目标,彭老总也鼓励她报考。左太北成绩出色、品学兼优,本以为会顺利入学,结果却因政审刷了下去

左太北讲:“我中学时是在北京有名的师大女附中就读的,后来改叫实验中学。当年,我为什么要读哈军工?很简单,我觉得应该子承父业。父亲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抗日战争时,我们最缺的就是武器。我军以非常次、特别差的近乎原始武器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抗,我们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是以血肉之躯去抵挡日本鬼子的飞机大炮。

所以,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父亲就下决心在陕西临城黄崖洞八路军总部建了一个兵工厂,他认为,我们不能只靠夺敌人的武器来消灭敌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武器制造厂,要自力更生!在那个最艰苦的条件下,八路军在黄崖洞建了一个3000多人的兵工厂。那个兵工厂把那些投奔八路军的,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最顶尖的人才,调到这里做工程技术工作。所以黄崖洞很快就生产出了炮、枪、子弹,鼎盛时期,黄崖洞一年的生产能力,能武装16个团,八路军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武器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到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这个概念也越来越强了,因为那个时候美、苏两国在竞争,竞争的实际就是搞军备实力的竞赛,当时,苏联已经开始搞原子弹、搞氢弹,搞导弹。美国也是搞这个,还要搞卫星。我觉得那个时候给国家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国防战线上研制新的武器,用最先进的武器保卫祖国,实际上我真的是为这个目的去哈军工的。

我跟我母亲讲,我要上哈军工,母亲不同意,她说:‘北京那么多学校呢,北京清华、北大这都不错,也可以学工程技术,你为什么非要上哈军工,’我就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我们军队将来不仅要革命化,还要掌握先进的武器,实现现代化。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在这一方面努力。”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左太北说报名后不久,他们中学的校长就告诉她说,政审没有通过!这无异于给她当头一棒,把她给弄晕了,我左太北革命烈士子弟,怎么能政审不合格呢!?真是奇了怪了!

左太北说:“在我的央求下,校长告诉我,关键在于填政审表时,我填的社会关系在作祟!原来我父亲他们当时一块去上黄埔时,前面已经讲了,家里出了三个年轻人,一个是我父亲,还有一个是他的姐夫,就是我的姑父,还有就是他的二哥,他们一块到了广东。当时考入大本营讲武堂,就是程潜主持的讲武堂。

我姑父李任干和父亲在黄埔军校成立时,同陈赓一道进入了黄埔,到东征惠州的时候,姑父已经是一个排长了,不幸的是他老人家在进攻惠州时牺牲了,所以到现在,惠州和黄埔军校的惠州战役的纪念碑上,还有我的姑父的名字,都是蒋介石立的碑。我父亲从黄埔两次东征以后因为表现好,就保送到苏联学习。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那个二伯父他没有到黄埔,他留在广东那个大本营讲武堂,东征惠州的时候就直接去当兵了,北伐以后他就留在国民党的部队里面,和我父亲分道扬镳了。到解放前后升为国民党的一个团长,是国民党中层的干部,解放以后被打成反革命了,属于历史反革命。我填表的时候出于对党忠诚,把他填上了,所以,哈军工对我政审结论:政治不合格!”

烈士的后人不应该被特殊关照,但是他们也不该受到不公的对待,要不然,如何让逝去的英雄安息?

事情查清以后,左太北束手无策,后来他们女附中的孙校长,给她出了一个主意,他让左太北直接到灵镜胡同10号,找陈赓去。那里,前院是哈军工的办事处,后面的院里就住着陈赓。这个主意显然很好,因为陈赓是哈军工的院长。但是,操作起来可难为住他了。因为她父亲牺牲得很早,父亲牺牲以后,母亲是一个地方干部,并且从1957年开始也不在北京工作,她们母女俩和军队的干部很少来往,包括过去的战友,基本上也没有来往,也没有接触。

但是,校长讲,不找陈赓你就死定了!没有办法,1960年4月份的一天,左太北硬着头皮来到了到了灵镜胡同10号。到那里以后,她自报家门并说要见陈赓,当时陈赓叔叔的情况她一点也不知道,但是,往里面一报名就让她进去了。

左太北进去一看,陈赓人躺在床上,当时他心脏病非常严重,医生规定不见任何人,完全是卧病静养的状态,所以,让她进去就是一种破例。进到屋里,看见陈叔叔正躺在床上,脸色也黄黄的,心里很害怕,因为过去一直没见过他。可是陈赓一见到她进来,立刻就坐起来了,而且特别热情的拉着她的手说:“太北啊!这么多年你怎么也不来看我啊?今天你来找我一定有事!”

左太北把政审被拒的原因给陈赓讲了讲,陈赓握紧了她的手说:“孩子,你知道吗,在黄埔的时候,你父亲和我是上下铺,我还是你父亲入党的介绍人呢!你不知道吧?”说完像孩子一样哈哈大笑。脸上也露出了少有的红晕。这些都是左太北生平第一次听说,原来,父亲同陈赓叔叔关系是那样密切呀!后来他又说:“像你这样的烈士子弟不收,我们收什么人,我们必须收!”他当时态度很坚决。

不过,过了一会,他又说:“傻丫头!你干嘛写你伯父!”左太北说:“组织上不是经常教育我们对党要忠诚吗,我得实事求是吧!?”

陈赓叔叔说:“你这个丫头还嘴硬!工作人员搞不清楚你家里关系,其实你根本也没见过你的伯父。”

太北讲:“那倒是,我也只是听说,没有见过。”

这时,陈赓因为激动有些气喘,忙叫傅涯阿姨,阿姨进来后,对着陈赓说:“你不要再讲话了,快躺下!”同时对太北说:“丫头,你出来吧,别和他说话了,叔叔不能激动!”。

这时,陈赓叔叔拉着我的手舍不得松开,对傅涯阿姨说:“别让太北就走,给她包一顿饺子吃吧!”

这样,左太北在陈赓叔叔家吃了一顿傅涯阿姨包的饺子,就来到了哈军工, 1960年7月光荣的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左权   黄埔军校   惠州   兵工厂   姑父   北京   饺子   叔叔   牺牲   父亲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