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十五世纪俄罗斯著名的旅行家

285 Никитин Афонасий (?-1475) 四五十岁,

尼基金. 阿法那西: 特维尔商人,旅行家,作家。1466年带着商业目的从特维尔出发顺沃尔加河而下到达捷尔滨特海,到达巴库,然后经里海到达别尔西亚,在那儿住了近一年,1469年春天他来到伊朗的赫尔木兹,并通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在那儿住了近三年,大量的游历。回程中,通过别尔西亚到达特拉别祖德,穿过黑海于1472年到达卡非(乌克兰的费奥多西亚)。1472年秋在回国的路上,死在斯莫棱斯克。在旅途期间,他注意研究印度的居民,社会形态,国家管理机关,经济,宗教和日常生活及它局部的自然。他把自己的旅程写成了《三海漫游》,该书是一部杰出作品,它被翻译成世界多种语言。他的记述中的事实材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是关于印度的宝贵史料信息。

尼基金——十五世纪俄国著名旅行家

尼基金——他对印度大陆的探访早于葡萄牙探险家达加马!

尼基金,历史学家对于其简历只知道一部分,他生于特维尔市。 没有关于他童年和少年期的可靠资料。众所周知,在他还相当年轻的时候, 他就成了商人,且一直在拜占庭、克里米亚、立陶宛等国经商。 他的生意做得相当成功:他很顺利地带着海外货物回了国。

这年,尼基金从特维尔大公那里得到一份证书,允许他在今天的阿斯特拉罕地区进行广泛的贸易。 1468年春天,他开始了他的旅程,他从水路出发,经过卡良赞,乌格里奇和科斯特罗马等城市。 按计划,在到达下诺夫哥罗德后,为安全起见,商队不得不加入莫斯科大使帕平率领的另一支商队。 但是错失了机会,当他到达下诺夫哥罗德时,帕平的商队已经向南走了。

当时,他只好等着鞑靼的哈桑·贝克大使从莫斯科抵达,然后和其他商人一起去阿斯特拉罕。 尼基金认为,一支商队独走水路是危险的——当时的伏尔加沿岸一带有鞑靼匪帮在活动。 接下来,商船队顺利通过了喀山和其他一些鞑靼定居点;但在到达阿斯特拉罕之前,商队还是被当地的土匪抢劫了。甚至连商队中有鞑靼的同胞哈桑.贝克在场也照抢不误。

强盗们抢走了商人购买的全部商品(赊账买的)。商队被打垮了,尼基金的四艘船丢了两艘。 还有更糟的。其余的两艘在里海中碰到了风暴,被冲上岸。钱货两失回国对商人来说意味着债台高筑和羞耻。如此,商人便决定从事中间商贸易以恢复自己的事业。 就这样,尼基金的著名旅程开始了,此行,被他描述在他的文学作品《三海漫游》中。

尼基金经过巴库前往波斯,然后越过山脉,再向南前行。他不慌不忙地旅行, 在一些村庄呆了很久,不仅从事贸易,而且还学习当地语言。1469年春天, 他抵达奥尔穆兹,一个大的港口城市,它是通往埃及,土耳其和印度的商道十字路口。

了解到出口到印度城市的马,在那里并没有繁殖,尼基金决定做种马生意。 他买了一匹阿拉伯马驹,希望能乘去往印度城市查乌尔的船,将它很好地转售到印度。 水路花了六周。印度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虽没有忘记他此行的目的是来经商, 但旅行者着迷于民族志的研究,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

有关他的影片中的剧照

印度在他的笔记中,呈现出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在那里一切都与俄罗斯不一样: “人们都肤色黝黑且赤裸裸的。”尼基金惊讶地看到,几乎所有印度人,甚至是并不富有的人, 都戴着金饰品。而尼基金本人也让印度人吃惊——当地居民以前很少在这里见到过白种人。 然而,他没能成功卖出马驹,他去了印度的内陆。他到过西纳河上游的一个小城,然后前往朱纳尔。

尼基金在旅行记录中没有忽视日常生活的细节,还描述了当地的习俗和名胜古迹。 这几乎是第一次真实记录了一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不仅对于俄罗斯,甚至对于整个欧洲而言。 他记录关于这里的人们吃什么食物、喂家畜什么饲料、人们穿什么样的衣服,以及买卖什么商品。 甚至记录下了当地的酿酒过程,以及印度女主人在家里与客人同睡在一张床上的习俗。

他不得不耽搁在朱纳尔城堡里。当得知他是来自遥远俄罗斯的外国人时,可汗抢走了他的马驹, 并向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么改信伊斯兰教;要么,不仅得不到马,而且还将他卖为奴隶。 汗给了他四天时间思考。幸亏他遇到了一个认识的穆罕默德,他在可汗面前为外国人担了保。

尼基金在朱纳尔呆了两个月,他研究了当地居民的农业活动:在雨季,人们开垦和播种小麦、 水稻和豌豆。他还描述了当地使用椰子作为原料来酿酒。后来,他去了阿兰德镇, 那里有一个大的集市。商人打算在这里卖掉阿拉伯马驹,但又没有成功。 直到1471年,尼基金才得以将他的马卖出,但并未赚到钱。他在一个村庄挨过了雨季。 他在比达尔住了很长时间,与当地居民相处友好。他告诉他们关于自己的信仰和国家, 印度人也向他讲述了自己的风俗、祈祷和家庭结构。

1466年—1474年, 尼基金从里海,经印度洋,再至黑海所进行的旅行线路图。

他的旅游日记《三海漫游》中的三海,即里海,印度洋和黑海。 沿途所经国家有印度,伊朗,东非,土尔其等国。

尼基金的日记中有许多涉及印度人的宗教问题。1472年,他来到了帕瓦特市, 这是克里什纳河沿岸的一个神圣的地方,每年有来自印度各地的信徒举办敬拜希韦神的庆典。 尼基金在日记中指出,这对印度的婆罗门人来说与基督徒的耶路撒冷一样重要。 他在印度又旅游了一年半,他边学习当地的风俗,边并试图做生意。 然而,旅行者的商业活动失败了:他没有找到适合从印度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

从印度回来的路上,尼基金决定访问非洲东部海岸。据日记记载,他在埃塞俄比亚勉强逃脱了抢劫, 从强盗手中买了大米和面包。然后他回到奥尔穆兹市,经过正发生战事的伊朗,往北走。 他越过什拉子、卡桑、埃尔津让等城市,来到特拉佩佐恩,这是位于黑海南岸的土耳其城市。 返回的路似乎很近,但他的好运气没了:他被当作伊朗间谍被土耳其当局逮捕,失去了所有财产。

尼基金当时剩下的只有日记,以及回到祖国的愿望。他不得不借钱作到费奥多西亚的路费, 在那里他意欲碰到同胞商人,并借助他们还清债务。1747年秋,他才能以到达费奥多西亚。 他在这儿度过了冬天,写完了自己的旅行笔记,然后想在春天经由第聂伯河,返回故乡特维尔。

然而,他注定没能返回故乡。他因不明的原因死于斯摩棱斯克。多年的漂泊和旅行艰辛给他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伤。与尼基金同行的一些莫斯科商人把他的手稿带到莫斯科, 并把它们交给伊万三世沙皇的顾问迪亚克·马迈列夫。后来,这些记录被列入1480年的编年史。十九世纪,这些记录由俄国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发现,并于1817年以作者的标题《三海漫游》出版。

尼基金抵达印度,比葡萄牙商人达加马开辟了通往该国的海上通道,早几十年之久。 虽然鼓励他去进行这一冒险旅程的商业目标没有实现,但他实现了第一次对一个未知的 遥远国度的真实描述。他是一个观察者,一个有才华,充满活力的旅行者。 在此之前,在古罗斯,印度这个童话般的国家仅仅从当时的传说和文学作品中为人知晓。

尼基金亲眼目睹了这个传奇国家,并且能够生动地向其同胞讲述这一点。 他在自己的笔记中描写了印度的国家制度和当地居民的宗教。尤其是关于“对佛祖的信仰” ——尼基金听说并记录了佛陀的名字,这对当时的印度大多数居民来说是神圣的。

他描述了印度的贸易,该国军队的武器,讲述了异国情调的动物(猴子,蛇,大象), 当地的风俗和印度人的道德观。一些印度的传说也被他记录了下来。 他还描述了一些他自己都没有去过但从印度人那里听说过的城市和地区。 例如,他提到加尔各答岛、锡兰岛和印度支那岛,这在当时俄罗斯人还完全不知道的地方。

他的《三海之旅》是俄罗斯文学语言中的第一个这样的文本。 他没有像在他之前的朝圣者那样,仅仅描述了圣地,这使他的著作具有了不同凡响的意义。 在他细心观察的领域并非基督教的受众,而是不同宗教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 他的记录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和内部的审查,这是特别有价值的。

现代各种版本的《三海漫游》

在旅行的三年中,尼基金掌握了外来语言,在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到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 1958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电影《三海漫游》。

在本篇叙述中,所有尼基金在印度的真人情景,都是这部影片的剧照。

1966年苏联邮政发行的尼基金印度之旅500年的纪念邮票

1991年,俄罗斯为纪念尼基金印度之旅525年发行的纪念银币

1955年,在尼基金的家乡——特维尔城建立了尼基金纪念雕像

如今,在俄罗斯,一些街道和胡同,以及特维尔市的堤岸都以十五世纪航海家的名字命名。

特维尔城尼基金纪念雕像的近景

在尼基金的家乡特维尔,每年都会举办纪念尼基金的民间活动

在印度的卡法和马哈拉什特拉邦都有俄罗斯商人尼基金的纪念碑和雕像


人物顺序以俄文字母为序;

文中的前小传部分由本人翻译;

文中的人物简历,网上有的,即拿来采用(蓝色字迹);

没有的,则找到其俄文简历,由本人部分翻译(棕色字迹)。

文中所涉及的人物照片和图片均为网上搜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俄罗斯   里海   黑海   莫斯科   马驹   商队   印度   印度人   商人   著名   基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