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歙南第一祠的黄备村

古歙县有这么句俗语“洪坑好照壁,杨坑好姑娘,黄备好祠堂”。意思是说“洪坑进士村建造的大照壁在徽州独一无二,高大气派;杨坑的姑娘美丽温柔,名声在外;而黄备村,则以高大巍峨、气势恢宏的张氏统宗祠大祠堂让徽人刮目相看”。

黄备村,坐落在现今黄山市歙县森村乡,古有“黄弼”、“桃源”、“程黄弼”之名号,今有“百桥村”之雅称,已历1100多个春秋,2016年被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为什么叫“黄备”村呢?

唐朝末年有黄氏人先迁入此地,见这儿风水极好,景色美丽,遂建别墅栖居于此,名曰黄备。“备”取备乱以自保之意。意思就是万一遇到战乱时,黄姓族人备用的(就如同明朝永乐后的北京、南京)。

到了北宋朝以后,张氏族人迁徙此地,在此栖息繁衍壮大,渐成旺族。如今村里90%的人口都是张姓。北方动荡,士族南迁,衣冠南渡。古徽州的张姓也随着迁徙巢居新安。古徽州的张姓都尊汉“留文成候”张良为祖先。

张氏统祠,别名“留侯寝庙”

始建于1594年之夏,落成于1603年之冬。动意修建者乃族长老某;累计出资六千余缙者乃原籍黄备、寄籍河南祥符的张一桂(张一桂,明1568年进士,累迁翰林院编修、修撰、侍讲学士、詹事府右春坊、国子监祭酒、司业、太常寺正卿、礼部侍郎等职)。至于全体张氏族人,则是有钱者出钱、有劳者出劳,祠堂里所需石材、木料,更是任由采伐。取名“统祠”,是因为此祠建成以后,己有的6座张氏分祠便得到了统一宛如众星捧月。

祠堂宽十丈,深四十丈,面积约4360平米。其建筑分布,自南而北气势恢弘,又叫“七凤楼”、豁然开阔的天井、巍峨壮而的正殿、庄严肃穆的享堂。无论其视模、其气势、其选料之精良、其做工之考究比之潜口之金紫祠“金銮殿”、呈坎之罗东舒祠、龙川之胡氏宗祠皆有过之而不及。(注:潜口和呈坎以前属于歙县管辖,)正因如此,故在建成不久,便被时人誉为“歙南第一祠”。




可惜的是:清末一场大火将祠堂毁去特半;解放以后,被誉为“祠堂三宝”之一,需16人方能扛抬的“象鼓”被毁; 大跃进”年代,祠堂再遇火灾,寝殿被烧个精光,(听村里人说,以前的祠堂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大路边)。上个世纪末,出于安全考虑,又将“七凤楼”腐朽欲坠的部件尽行拆去,仅剩断壁残垣。

所幸的是:“祠堂三宝”中一人多高的“铜钟”和 金香炉”如今尚存,现作为镇馆之宝陈列于歙县博物馆;2021年,祠堂被列入了县文物保护名录;同年,在乡党委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重视下,“七凤楼”又得以成功修复。

这是以前的老照片。


如今祠堂边上建着黄备小学,去的时候学生正在上课,如果大家有兴趣去参观的,尽量选择好时间,摩托车也尽量别骑进去,不要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

黄备村史上名人众多,先后出了张一桂、张光祁和张都甫等3位进士,还有2位举人、2位贡生,另有张玄锡、张梅友、张应周等数十位广受时人称颂的贤达名流。

这里重点提一下张应周

说起张应周,也许在古徽州的名人榜上籍籍无名,不堪入流,但要提到现今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练江河岸,西干山下的长庆寺塔,也许来过古徽州的人都有印象。北宋重和二年(1119),长庆寺塔就是由黄备人张应周所修建。

徽州古的村落,一般都有水口、祠堂、牌坊、古民居。有的村也许没有牌坊,但一定会有水口,黄备村的水口,在古徽州来说保存的应该是较为完整的。



所谓“水口”,指水源所从出之洞口。在堪舆风水盛行的徽州,风水信仰一直被徽州社会所推崇。徽州先民认为,水不仅象征着财富,更象征着村落宗族人丁的祸福兴衰。

黄备古坝,约建于南宋时期,鲜有“南宋遗珠”之美称。相传,该坝由张氏族人,人称“抖十万”的富商张玄锡全额捐资、全体府人共同出力修建而成。其目的,一是为了营建事关全村风水的水口,二是为了抵御秋冬季西北方角的寒风。坝身外以石咖、内填黄土,成 S 型南北走向,势如卧虎、形如盘龙。坝体全长约85米、最高处约10米、最宽处约8.5米。坝上20余株老树,道苍古、葳蕤多姿,其中,仅挂牌的香樟、圆槐、苦褚、黄连木等名木就有8株之多。古坝,既见证了黄备村源远流长的历史;又凝结着黄备人最为深厚的乡愁。

黄备牌楼,又叫“太史巍坊”,可惜的是毁于特殊的动荡十年。残根断臂的树立在广场上,时刻警醒着我们对文物古建的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歙县   水口   徽州   牌坊   照壁   宗祠   祠堂   进士   族人   风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