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专访 Apple Watch Ultra 核心团队-理性与浪漫,野勇与温柔

Apple Watch Ultra 发布之初,我们曾进行过深度评测「点击阅读」,而这次,我们与知名运动生活方式博主 Yoyo 孙佳祺跨洋联合专访了 Apple Watch Ultra 核心团队成员——Stan Ng、Ron Huang、Jay Blahnik,以期了解更多关于它背后的设计研发理念,以及开发细节。

Apple Watch 是 Apple 少有的这样一条产品线——不仅没有成熟的前人经验可鉴,甚至连过河要摸的石头,都是自己打磨的形状。

因此,它诞生时几乎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因为没有人能想象这块腕间的小屏究竟在坚定地张望着什么样貌的未来。

这些年,在克制的行进与摸索中,包含 Apple Watch 在内的可穿戴设备业务于 Apple 公布的财报里一度强势增长,让它更坚定了自己的优势:健康与运动领域。毕竟理性与感性皆可证这是可穿戴设备跑出高溢价的绝佳支点,比其他任何虚无缥缈的精致理由都更现实:唯有健康与运动,才让腕间的可穿戴设备确实的做到了 iPhone 暂时无法做到的,且让用户直观感到它的存在的确与自己的使用需求有关。

Apple Watch Ultra 的诞生,是否意味着 Apple 将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户外运动领域?这是我们与 Yoyo 共同的疑问。

针对这个问题,Stan Ng 给出了一些方向性的解答。固然,Apple Watch 团队投入了巨大精力在 Apple Watch Ultra 这条新的产品线上,也希望为它带来更多体验,而这一切,都是「基于 Apple Watch 的根基」,Apple Watch Ultra 可以理解为是在其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户外活动的功能点,而 Apple Watch 的团队也希望通过这款产品的面世,去了解用户们是如何使用 Apple Watch Ultra 的;并同时在开发者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看看开发者们基于这款产品有哪些启发,以及将在哪些方面进行 app 的开发。

从 mars 编辑部的观点来说,这可能是 Apple 开发各类产品惯常的思路之一——即通过首代产品的亮相,以硬件「投石问路」——给予用户和开发者一条清晰明确的路径,去深入了解各方的需求点和自发聚焦的功能面向,然后通过后续迭代产品的发布,去一步步找到最合适的路;而并非在首代产品就将软硬件结合的功能前伸至太超前,造成决策与现实需求有过大差距的风险。

这种「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在 Apple Watch 并不长的发展史上尤其明显,现今 Apple Watch 用户依赖的诸多功能都是逐步缓释、改良优化而来,且愈加好用,例如 Workout 针对各类功能所按部就班的提升,基本没有一蹴而就的陌生功能突然占据所有的聚光灯。

Stan Ng 也表示,Apple Watch Ultra 所具备的更大的显示屏、更长的电池续航、更加强的抗刮耐磨的特性,都为这条产品线带来了更多机会——例如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更多的户外体验。

所以,在我们的理解看来,Apple Watch Ultra 是在智能手表中加注了户外运动的功能,它在取得一种双效的平衡——前提就要确保它拥有 Apple Watch 的完整体验,然后便是拥有户外运动的一系列新功能。

目前来说,它的确既是智能手表中户外运动功能最丰富的,同时也是户外运动手表里其他日常生活功能最丰富的。

Ron Huang 为我们详细讲述了 Apple Watch Ultra 在户外运动方面所做的具体优化。

首先是部署双频 GPS,这对于 Apple Watch Ultra 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使它真正具备切换跨越高楼林立的城市、浓密树木的深山野外的能力,Apple Watch 团队为其重新设计了天线,使它整合两个频段,达到了信号范围更广、能效也更高的目的,同时,团队也定制了算法,使 Apple Watch Ultra 能够优先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

另外一个核心升级则是指南针。Apple Watch 团队结合各类运动信号并调用独有的算法,确保了解用户此刻正在如何行进、行进了多远,并收集可靠的轨迹数据,才打造出完全匹配这次发布所重新设计的指南针 app——毕竟对于户外运动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知道「我在哪」更重要的事情了。

借由指南针 app 所更新的数字视图,则是软硬件结合的范例——不仅持续实时显示方位,转动数码表冠时,屏幕里的信息也会放大显示,进而呈现高度、坡度等辅助信息。

对于用户安全性的保障,则是 Apple Watch 在市场营销方面一直铺陈的重点——这种安全感,既来自于当用户面对任何外部危险时至少有一个腕间的备选求助方案,也来自于对于隐私的保护。

无论是在国内各社交平台还是在海外 YouTube 等平台上,都有许多用户使用 Apple Watch 脱困并「重获新生」的报道和视频,今年的指南针航点、回溯功能,以及 86 分贝警笛等,都是针对这份安全感的进一步加固——因为用户使用 Apple Watch Ultra 的地理范围也拓宽了,这些功能围绕着不让用户迷路、即便迷路了也有解决方案所展开,可以说涵盖了户外运动遭遇大小危险的各方各面。

而 Apple Watch 各代产品与 Apple Watch Ultra 的「你中有我」的关系,也通过体能训练 app 的研发有所展露。这次 Apple Watch Ultra 的发布,所带来的耐力型运动的适用性,一定是超越以往各代 Apple Watch 的。伴随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用户使用 Apple Watch Ultra 进行超长马拉松训练等,这次数据上如何优化、深入,就显得尤其重要。尤其是——屏幕也更大了。

所以,Jay Blahnik 通过举例告诉我们一些细节,阐述了他们团队是如何把这个功能「进化」得更好。例如,体能训练 app 带来新的运动指标和视图。

数据,永远都是跑者最核心的关注点。Jay Blahnik 表示,Apple Watch 所收集提供的这些数据、参数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到用户启发,激励他们去做更多的锻炼。而几乎所有的运动类型里,跑步爱好者是最喜欢看到这些数据、参数的,因此,研发团队便考虑带来更多的参数功能给予跑者,部分是 Apple Watch 各款都有的,部分则是 Apple Watch Ultra 所特有的。

具体来说,团队如何帮助跑者?那便是提升他们在跑前、中、后的体验,因为对于跑步这项运动而言,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

跑前,Apple Watch Ultra 的实体操作按钮可以非常精准的启动并记录开始跑步的时间;跑中,无论用户今天是想看到标准化的一些参数,还是想要特别聚焦在某一些方面,例如心率区间、跑姿测量等,都能得到这块智能手表带来的助力。跑后,重新改版设计的视图也更加丰富直观,能让用户了解并汇总自己的运动表现。

从我的经验而言,Apple Watch Ultra 小小的一枚实体操作按钮,所带来的便利性,其实有点超乎我的预期。因为跑步过程中,身体在晃动,我不太擅长停下来用手指去点触屏幕中的某个精确位置「尤其在跑步机上」,而操作按钮则可以通过方便、直觉地点按去控制、标记分段等,并且新的视图更多采用了上下滑动的形式,也增添了实际应用里的便利性。

潜水方面,Apple Watch Ultra 则更多拥抱了开发者的力量。他们携手潜水装备的创新机构 Huish Outdoors,为 Apple Watch Ultra 打造了 Oceanic+ app,它能将这块智能手表变成一台「潜水电脑」。

Apple Watch 团队则赋能了充分利用全新深度计的水深 app。用户可以查看时间、实时深度、水温、水下时长以及最大潜水深度。在你下潜时,还能自动识别并开启 app。上述提及的实体操作按钮也在水下环境成为了重要的助力,因为有它,则能够迅速开启水深 app,又或者在 Oceanic+ app 潜水时设置指南针航向等。

固然,这次 Apple Watch Ultra 所带来的户外运动体验提升是完全超越以往的,那么,从 Apple Watch 团队的视角来说,怎么看待有一些用户并非户外极限运动的爱好者,仅因为粗犷的外观和新表盘等其他因素而选购它。

Stan Ng 也做了有趣的回答。他自己也并非是所谓从事极限运动的专业人士,因此团队里有诸如 Jay Blahnik 这样的专业运动领域专家进行功能研发。但他明确了解到的确有很多这样的消费者,而这便恰恰是因为 Apple Watch Ultra 首先是 Apple Watch,正因为它具备完整的生活日常功能,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所以获得的「共鸣」是一致的。

那些上天入地下水的先锋户外运动,则更像是拓展、放大的「共鸣」——选购 Apple Watch Ultra,并不会让用户失去什么原本就有的功能点。再者,总归有因其他目的喜欢更大屏幕、更强电池续航的用户,有这些需求的用户当然也会考虑选购 Apple Watch Ultra。

Stan Ng 补充提到,Apple Watch Ultra 不论是设计还是工程研发方面,确实是根植于过去八年来 Apple Watch 整体的软硬件开发过程。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产品设计方面,会把既有的功能去做一个更大的提升,并让它做得更好。这种做法的一个例子,就是 Apple Watch Ultra 的钛金属表壳。

这个材质,在之前的 Apple Watch 表款中其实用到过,但在 Apple Watch Ultra 的设计进程中,对其材质的处理则应用了新的方式——微喷砂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使 Apple Watch Ultra 的钛金属表壳强度更强,并更加具有防刮及耐磨的特性。为了确保强度提高但同时兼具雾面效果,对材质的多层、多道工序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表带,则是 Apple Watch Ultra 此番亮相,众人瞩目的另一个关注点。我们十分好奇,作为新的一条线,继续沿用 Apple Watch 表带兼用的「传统」,是否有刻意为之的设计巧思。

通过前述 Stan Ng 的阐释,mars 编辑部与 Yoyo 也大概了解了个中考量。Stan Ng 在我们给出这个问题后,也明确说明了「能够与其他 Apple Watch 互换表带」是他们在研发过程中一开始就确定的思路,并描述了一个用户场景,去解释为什么可以支持与其他 Apple Watch 表款兼容表带:例如某个用户可能一大早出去潜水,这时候他需要换上海洋表带,而下午这位用户可能做一个短时间的践行,这时候就可以换上高山回环式表带。晚上我需要去一个稍显正式的场合与朋友晚餐,我还可以换上皮质表带。因此,这种极强的兼容性与易换性恰恰证明了 Apple Watch Ultra 脱胎于 Apple Watch 系列所完整延续的「弹性」,只是这种弹性的张力更大,能应用在多种户外运动场景。这种表带设计的思路统一于 Apple Watch Ultra 整体的研发决策,成为互相补足的佐证。

Stan Ng 还不忘提及表盘的兼容性。在上面这个举例中,用户不仅可以应对多种场合去更换表带,还能轻轻滑动就更换表盘设计,Apple Watch Ultra 也装载了其他 Apple Watch 主要表款的众多表盘,同样也适配日常生活的场景。

这便是兼容表盘、表带更换所带来的「生活便利的弹性」,这种弹性,让用户能穿梭于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精致的社交场合中,这几乎成了 Apple Watch 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因为它更换表带的方式独特且极为方便,几乎形成了其独有的「表带文化」,引领了智能手表兼容时尚风格的「旁门左道」。

而此次伴随 Apple Watch Ultra 推出的三款新表带,则是为了贴合三种户外运动形态所特殊设计的。例如针对户外探险、耐力训练和涉水运动,分别给予了三种不同设计的材质、固定方式及风格,确保用户在进行各项运动时让 Apple Watch Ultra 有最合理的「腕上存在感」。

对于长期坚持户外运动的人士来说,此次对于 Apple Watch Ultra 最关注的点,便是电池续航方面。Yoyo 很好奇 Apple Watch 团队是如何在保有一系列高耗电功能的同时,去平衡电池续航这一点,并最终释出约 36 个小时使用时长这一决策的。

关于这一问题,Ron Huang 提到了团队是如何去平衡这一点的。例如显示屏,他们就做了大量工作去调整。因为 Apple Watch Ultra 的显示屏亮度更高,拥有 2000 尼特峰值亮度,甚至能达到其他任意一款 Apple Watch 的两倍,加之经常要呈现各种不同的动画效果,并流畅地不停去做动画方面的一些切换,以及要实时提供非常多信息、数据在上面,因此团队就需要去研判当用户没有在看表的时候,如何以尽可能无感的方式去降低屏幕的刷新率,以期降低功耗、节省耗电。同样的,针对双频 GPS 系统,团队也设计了后台调用的机制,例如花多少时间搜寻 L1 频段,花多少时间搜寻 L5 频段——因为在做卫星搜索时,是同一颗卫星在提供 L1 频段和 L5 频段,因此,在做 L1 频段搜寻时也有助于 L5 频段的搜索。

这些平衡之道,本身也是团队在多年来开发 Apple Watch 各代产品时获得的「彩蛋」,因此针对 Apple Watch Ultra 的功耗方面及续航力方面的优化如何达到最佳状态,一直都是长期贯之的经验。

一款崭新的科技产品的诞生所要相对承担的寂寞,通常都是漫长的。例如约莫 10 多年前,我就在当年的「MiLK」杂志专栏写过运动手环了,然而谁也没想到,自 2015 年第一代 Apple Watch 上市至今,这个市场竟能发展到百亿美元级别的规模。

而 Apple Watch Ultra 发布后的一个多月,大家终于开始冷静的回过神来,试图倔因——这款产品究竟是如何成为今年 Apple 秋季发布会的黑马,甚至引领了 Apple 直营门店的排队试戴潮流。

或许 Apple Watch Ultra 背后团队的这些讲述,已经让我们得到一些片面的答案。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样的,我们既会挑战自己的身体并克服体能的倦怠,也会无法抗拒一餐美食所裹挟的卡路里威胁,并且希望这块智能手表为自己记录更多、提供更多——甚至包括跑步时已经下载好绝不会重复播放的歌单。

既能伴随日常,也能在专业户外运动时提供协同,它是 Apple Watch,只是更 Ultra 一点。

策划 / mars 编辑部

采访 / Alec Chen 陈俊好、Yoyo 孙佳祺

撰文 / Alec Chen 陈俊好

图片 / 部分来源自 Apple 官网;Yoyo 孙佳祺图片由其本人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团队   表盘   表带   频段   指南针   户外运动   专访   深度   理性   温柔   核心   功能   浪漫   更多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