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利鼻窍诸方的特色配伍形式

鼻窍不通:是指津气阻滞鼻窍的病变。

通利鼻窍:是据津气阻滞拟定的治法。

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津气郁结,法当温散寒邪,宣通肺卫,调气行津。令腠理开宣,营卫和调,津气仍然出表,鼻塞流涕诸证自愈。

故常选用麻黄、桂枝、生姜、细辛之属辛温散寒,桔梗、杏仁之属宣降肺气,茯苓、猪苓、泽泻、白术之流通调津液,共呈通宣肺窍功效。

常用方如麻黄汤、小青龙汤、辛夷散、神愈散、愈尔敏汤、苍辛五苓汤、鼻窦炎合剂等。

嗅觉不灵,不闻香臭,湿浊阻窍最为常见,血络瘀阻间亦有之。外感风寒,气郁津凝,阻于鼻窍,可用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诸方,宣通腠理,令寒散表开,津气和调而嗅觉自灵;上焦湿热,阻于鼻窍,可用三仁汤加麻黄、细辛、石菖蒲开宣上焦,芳化湿浊,令津气通调而嗅觉可复;若因血络瘀阻,则用通窍活血汤通其血络,令瘀去络通而嗅觉庶几可以正常。

本法所列6方,均为鼻塞流涕而设。

辛夷散神愈散二方,均属风寒闭束,气郁津凝所致,使用疏散风寒,通调津气之品,则鼻塞流涕之证可愈。

苍辛桂枝汤证是因风邪伤卫,营卫不和,只须调和营卫则其涕自止。

愈尔敏汤是因风邪郁于腠理,刺激膜原,以致过敏,故以擅长治疗过敏疾病的消风散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消除过敏原因。

苍辛五苓汤则因肾阳不足,气化不及所致,故以温阳化气为主,兼通鼻窍。

鼻窦炎合剂是气郁化热,湿热阻窍,故宜清热利湿。

上六方所治都是津气发生病变。表卫闭郁而津气郁滞,应着重开宣上焦肺卫;风客膜凑,气郁津凝,膜受刺激而呈过敏反应,应疏泄风邪与调理津气并举;下焦阳虚以致水湿阻滞,则宜温阳行水。

提示临证当据病因、病位施治。鼻窦炎合剂为湿热而设,提示尤当斟酌病性,辨明寒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腠理   细辛   辛夷   麻黄   桂枝   合剂   鼻窦炎   湿热   风寒   嗅觉   形式   特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