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拔山镇“村姑”变“凤凰”的进化史

编者注: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为L探员。

忠县古有巴蔓子、秦良玉等忠贞之士辈出,白居易、苏轼等千古文豪在此“驻脚”,县名“忠”字更是由唐太宗亲自赐名,名声享誉四方。县内有一镇,也因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拔山而得名为拔山镇。今天探长带大家一起去拔山镇领略“拔山气盖”。#忠县##拔山镇#

拔山镇

拔山镇,地处忠县西部,有“后乡”(忠县有前后两乡之说,以境内猫耳山为界,其西北为后乡,其东南为前乡)之都美誉,南部与丰都县接壤,沪渝高速(G50)东西贯穿镇域中部,张南高速(G5515)由北至南与沪渝高速(G50)在拔山中学附近连接有古城寨互通,在石联社区附近设置有高速下道口。拔山镇历史悠久,自古是交通、战略要地,清雍正年间在拔山设有巡检署和拔山汛署,1985年改拔山乡为拔山镇,2001年拔山镇镇府由原拔山寺搬往大梨村,于2006年庙垭乡并入拔山镇。这就是今天所见的拔山镇

忠县“前后两乡”关系简图

拔山镇区位图

拔山镇名由来

拔山名字来历有2段故事,据传秦朝末年,项羽率李甘棠父子等起义反秦,而项羽的乌骓宝马专门交给李甘棠之子李飞看管,在楚汉战争后期,项羽被汉兵合围于垓下,霸王在此“别了”虞姬、自刎于乌江,乌骓宝马忠贞不二跳江殉主。后来李飞逃回临江甘棠山(预计今拔山镇甘棠村一带),途径木林山(原拔山寺附近),会顶一望视野开阔、远山环抱、古柏参天,想起旧主霸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正应此景,于是他在此建寺祭祀恩主,命名拔山寺

另有文献记载,在明弘治年间,翰林院检讨李允告老还乡,在拔山寺附近,见四处开阔,唯见一山独立其中,地势峭拔,雅冠群山,在此建寺,取名为拔山寺,后人员往来聚集,在此设场建市。

原拔山场镇、拔山寺附近望远图

此外,忠县当地有“拔山无山”这么一说,探长揣测古与今“认定”山角度不一样,现代根据海拔分为高、中、低山,古人能登高、望远即为山。今天探长也不在这里考究拔山是否有山,还是拔山是否因李飞建寺得名,令探长欣慰的是李飞建寺祭祀恩主“忠贞之义”已深深刻入忠县人的骨子里,这里“弥漫”忠文化更值得学习、传唱。

上文介绍了镇名由来,下面说一说曾经的拔山。

曾经“村里有个姑娘”叫拔山

拔山镇地处忠县“后乡”,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被誉为“忠县粮仓”,这里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商贸往来频繁被称为渝东北最大的“旱码头”,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曾经的拔山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为主,典型的传统农业村,用“村里姑娘”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90年代以前镇内种植以水稻、玉米、小麦、柑橘、蔬菜、烟叶为主,养殖以猪、牛、鱼类为主,老百姓主要以基本口粮保证自足“经济作物”能销则销”解释一下“保证自足、能销则销”,一年产的稻谷、小麦等基本口粮,在上交完公粮,至少还能够维持这一年的生计能够保证自足;种的蔬菜、烟叶,养殖的鱼类等经济作物能卖就卖,以此能够换取经济价值以补贴家用,卖不掉的留一家自用)原则,在当时片区内也过得小有富裕。

在养殖方面,80年代拔山人就“打造”出了自己“明星”产品。据县志记载,当时拔山镇内盛产鳝鱼,鳝鱼借忠垫公路运往重庆,然后经重庆空运抵至香港,就当时拔山人就有一套自己致富策略。

80年代间拔山场镇附近种、养殖条件

此外,拔山片区老百姓历来勤劳朴实、互帮互助,每逢栽秧、打谷、割麦等农忙时节,家里修房、舔砖烧瓦等体力重活,街坊邻里都来帮忙或者互换工日,正所谓“技术不够,人来凑”,说明当时片区内“氛围”之和谐。

前文说了曾经拔山在“保证自足”、“能销则销”模式下,过得也算“小有富裕”,经过时代的变迁,这种旧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了,下面探长带大家去看看拔山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摆脱“旧模式”适应“新时代”。

今天的拔山摇身一变成“凤凰”

今天拔山已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小镇、重庆市生态文明市范镇等荣誉,让人眼前一亮。它如何能摇身一变成“凤凰”的呢?,今天探长从4个方面讲述一下拔山为适应“新时代”做出的变化

一变:要先富,先有路

拔山内目前有沪渝高速(G50)、张南高速(G5515)2条高速,G30国道串接村镇之间各主要节点,硬化村道通往各村以及各主要干道,交通路网设施齐备,人来物去通畅,是拔山发展不可移动的基石。

拔山镇交通图、硬化村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变:转种经济作物,夯实农业基础

拔山在原传统农业上“升级”,改种经济作物,以打造“忠县柑橘产业的核心区和示范区”为总体方针,镇内在杨柳、五星等地大力种植柑橘,主要的品种有爱媛38、砂糖柑、大雅、春见、伦晚、沃柑、血橙等,到2020年前后全镇种植面积约3.1万亩(统计数据来源于网络),有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种植散户等多种形式,已经成为全镇农业的主导产业,进而帮扶镇内村民致富,据相关统计,镇内柑橘2018年产量约1.2万吨,年产值近1.2亿元(统计数据来源于网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拔山以前“保证自足”、“能销则销”的传统模式。

拔山镇柑橘(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变:以“农”为基,打造乡村旅游

拔山在夯实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同时围绕“振兴乡村”总体战略,抓紧“乡村旅游”等相关政策,依托镇内山清水秀环境,在镇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镇内的“金色杨柳”已发展成为当地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

“金色杨柳”以阿金河为轴在杨柳、五星、双古、芋荷4个村打造“水之乐”(活力亲水游乐区)、“田之趣”(诗意田园休闲区)、“林之欢”(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生态旅游,在得以相关部门支持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水域治理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改善。就这一项目落地焕发出拔山“新的活力”,可谓是多丰收,探长在这里列举以下4点“丰收”:①改善片区内的宜居环境;②村民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③乡村旅游项目直接收入;④带动沿线农家乐、柑橘等产业发展。

金色杨柳(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变:引进新兴产业帮助增收

拔山在双古社区、八德村、八一村一带引进新能源光伏产业,流转土地约1800亩,投资约10亿元,装机容量150兆瓦。此外,光伏企业把流转土地又返租给村集体,村集体将流转土地二次招商,引进农业公司在光伏板下从事农业养殖。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引进有5家农业公司,面积约1100亩,主要从事小龙虾、生态鱼、野猪等养殖,实现农户、光伏企业、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受益。

此外,镇内近年引进重庆铭奥家具等企业入驻,不仅解决就业,而且也留住了部分劳动力。

拔山光伏发电

拔山在这一些列的变化中紧握自己传统农业优势,顺应时代需要摇身一变成为忠县乃至渝东北一只耀眼的“金凤凰”。有“凤凰”,那就得有“巢”,拔山有一个地方被誉为山沟里的“凤凰巢”,今天探长带大家去“凤凰巢”探个究竟。

拔山历来尊师重教

在拔山内说到“凤凰巢”,那非拔山中学莫属,那里培育的莘莘学子“考遍”全国。拔山中学历史悠久,被誉为忠县教育“三驾马车”之一。

拔山中学首建于1926年,由周介维、张化初筹集资金在拔山朝阳寺建立忠县农村第一中学,命名为私立行知中学曾拔山中学用名),创办2年后停办,又于1941年由沈芷人、刘光荣等人捐资创办,命名为私立大道中学曾拔山中学用名)。

除拔山中学外,乡绅在拔山办学历史在清代也有记载。

乡绅:一般为中小地主或官吏告老还乡,相较于贫农相对富裕;绝大多数参加过科举考试,是“基层”中的文化人;是官与民“中间人”,有一定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清乾隆年间拔山寺义学馆建于场镇文昌宫;清咸丰年间拔山建绍鹅书院。另据忠县志关于教育方面记载有,清康熙年间乡试,忠州(今忠县中举五人,称一榜五举人,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民间授徒传艺在拔山当地也很盛行,大致有“寻师、拜师、出师、谢师”四个步骤,出师后,徒弟每逢年过节为师傅准备点礼品,以谢师恩。由此可见忠县片区自古尊师重教,当地百姓形成“朴实节俭、士习诗书、志向远大”的习俗。

另外,关于为何当地“乡绅”办学为何“偏爱”拔山?探长在这里整理了4点供大家参考:①这里“忠贞义士、文人墨客”辈出,世代有“士习诗书”习俗;②离当时的忠州政治、文化中心临江镇(今忠州街道)路途遥远,上学不便;③地处交通要道,交通便捷,各“乡绅”要员穿梭其中;④拔山作为“后乡”重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丁兴旺,百姓生活富足(古人稍有富裕,以多读诗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为要,那时没得手机、游戏)。

拔山中学(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文介绍完了拔山内办学历史,接下来探长聊一聊拔山中学这一路的发展。

拔山中学地处农村,于1952年并入公办教育,1978年确定为万县片区重点中学(当时名为四川省忠县拔山中学校),2004年升格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更名“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校”沿用至今),从曾经砖瓦校舍发展为今天现代化校园,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不被社会的惊扰,学生专心念学,正所谓“教之道,贵以专”。今天走进校内古刹、凉亭、草坪、清池等,不由让人心生清凉静意;综合教学楼、语音室、互联网、多媒体教室、运动场、文化展览等现代化设施与时代同轨。

拔山中学80年代与今对比图

拔山及周边自古“忠义之人、贞节之士、文人墨客”辈出,其原因探长认为同这里“以德育德”拔山中学办学理念)离不开;同这里的“师今法古”拔山中学教风)离不开。在历史发展长廊里,我们应该认知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因时而变”,但所教的“忠、贞、义、节”千古未变。此外,我们也应当铭记那些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乡绅”。

最后,推荐大家去拔山转一转,去金色杨柳体验“诗意田园”生活,尝一尝当地香甜的柑橘,看看百年教育拔山中学,如正读文章的你是拔山中学校友,不妨在评论区聊聊在拔山岁月里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忠县   凤凰   项羽   乡绅   进化史   探长   经济作物   村姑   柑橘   重庆   杨柳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