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价再降价,“双十一”的套路5年未变

先把价格涨起来,然后在双十一当天再降到原来正常销售价格,让不知情消费者以为是卖家大降价了,结果被套路了。随着“双十一”号角吹响,一些“剁手党”早将心仪商品放在购物车里,等优惠到来。但没想到的是,不少消费者却被商家“先涨价再降价”的老把戏套路。

黑猫投诉最新数据显示:双“十一”5年来近八千条投诉信息,厘清“大数据杀熟”差别优惠杀熟新模式,也引来网友吐槽。十四岁的双十一已走到了十字路,少些套路,真正让利于民,电商的未来才能走得更远。

手机先降后涨再降,价格一天一个样

此前,山东的沈女士向媒体反映称:10月18日,她购物车里的某款手机售价是2069元,到了10月19日,价格变为2469元。10月24日“双十一”预售开启这天,价格有所回降,用完优惠券后价格为2299元。虽然比前几天价格要便宜一点,但仍比10月18日的价格贵230元。感觉“受到了欺骗”。不少网友也发出了自己购物车里的同款商品“原价”一路上涨的对比截图,发现被先涨价后降价商品套路。

还有细心网友发现,24日当晚,某大咖在一主流购物平台直播间销售商品的价格和链接套路满满。以iPhone14为例,直播间多次以iPhone低价吸引用户关注,但链接迟迟不上。实际开售时,主播一再暗示价格力度空前,但有网友对比发现,128G版iPhone 14在该直播间活动到手价为5749元,而且部分地区无法下单,体验并不好。对比其他平台价格,京东Apple产品自营旗舰店可领600元以旧换新优惠券到手价5399元,可见直播间所谓的超值价格仍是套路。

双十一坑太多,网友称商家浑水摸鱼

其实,这样打着“双十一”旗号先涨后降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去年“双十一”期间,欧莱雅品牌因“直播间面膜差价”涉嫌虚假宣传招致众怒,#欧莱雅被指虚假宣传#、#欧莱雅安瓶面膜退差价#等话题多次冲上热搜。

事情起因是欧莱雅在李佳琦等头部主播的直播间里公然宣称:某款面膜活动促销力度为“全年最大”,直播间的网友纷纷下单。然而,在随后欧莱雅品牌官方旗舰店自己的直播中,玩网却发现同款商品价格更低。

一网友表示,以前自己从没凑过双十一的热闹。最近,在商家促销短信的狂轰滥炸下,却发现双十一的坑太多了……不少网友发出了购物车或商品页面前后对比图,直指商家“浑水摸鱼”。既然要涨价,求你们别搞双十一了,按日常价买东西可以吗?

消协调研,双十一八成非预售商品没便宜

从2009年开始,双十一至今已来到第14年。但在这14年中,类似先涨价再降价的促销套路却层出不穷。

201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当年双十一网购商品价格跟踪调查体验报告。该调查涉及16家网络购物平台,共选取了668款商品。从10月21日到11月21日,体验人员通过截屏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详细记录了价格变化情况。

从价格记录统计结果看,宣称参加双十一促销活动的539款非预售商品中,在整个体验周期内,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十一" 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 78.1%。就是近8成非预售商品根本没便宜。

2021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发《关于规范 " 双十一 " 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专门提到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促销。

14岁的双十一,让消费者不再冲动

今年双十一,受疫情反复等影响。消费者购物欲望开始降低。这也让十四岁的双十一走到十字路口。而消费者则对平台的服务更为苛刻。

据黑猫投诉发布的2021年“双十一”消费投诉数据报告指出,近3成消费者认为商家虚假宣传,2018年因“大数据杀熟”投诉量仅有24条。而到2022年,与之相关的投诉已达到3814条。其中,2022年5月,单月投诉量达到885条,超过2020年全年投诉量。五年来,“黑猫投诉”类似投诉已有7754条。

专业人士认为,经过14次双十一洗礼,消费者已经不再冲动,变得更加理性,想买东西时会随时下单,不会再等到双十一,随着促销日常化、分散化,双十一在消费者整年消费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先涨价后降价或构成欺诈,可要求三倍赔偿

而对于先涨价后降价这种促销手段,律师认为:这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涉嫌欺诈。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明码标价。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国家相关规定也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等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电商行业健康的市场生态。

律师建议:对故意、恶意采取“先涨价再打折”等促销手段骗取消费者钱财的不法行为,有关部门要采取“零容忍”态度顶格处罚,还可通过“黑名单”制度,禁止无良商家在电商平台上经营,并实施联合惩戒措施,让其“一时失信,处处受限”,从而倒逼其遵规守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套路   黑猫   经营者   虚假   消费者   商家   发现   网友   商品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