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购房者放弃在2022年买房,释放什么信号?2个原因很现实

#你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到了11月,这一年终于要熬过去了。不同于上半年的泥沙俱下之感,最近几个月,有的行业看到了复苏希望,但有的行业却还在原地踏步,不知何时能走出困境。

文旅部发布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旅游总人次20.94亿,比上年同期减少5.95亿,同比下降22.1%。收入1.7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5万亿元,同比下降27.2%。旅游业只是冰山一角,受影响的行业、个体、商户、小老板们遍布各个行业,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至48.9%,低于临界点,其中零售、航空运输、住宿、餐饮、居民服务全部低于45.0%,下降幅度较大。

如果说服务业衰弱是受口罩事件引发的一系列影响,那么房地产,只能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过去20年,房地产乘着房价上涨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用一家独大、赚钱、保值增值这些词语来形容都不为过,在此背景下,房企用尽方法借钱扩张势力,居民家庭7成财富都聚集在房产上,附属的装修业、家电销售也因为行业的壮大而兴旺。

覆巢之下无完卵,房市所遭受到的打击,比起其他行业,可谓是不相上下。

1,89%购房者,放弃了2022年的买房打算

恰逢各地利好首套、改善的政策频出,克而瑞进行了“十一”置业调研问卷,在收到的1693份问卷显示,2022年人们购房迫切度大幅下降,11%的购房者表示在3个月有购房意向,不过,因为收入降低,房价波动大的影响,放弃今年内购房的比例达到了89%。

购房者作为楼市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没人买房,不仅仅市场库存会挤压的问题,关键是,前9月全国卖了9.9万亿的房子,对比2021全年18万亿的销售额,只完成了二分之一;全国排名前100的开发商,销售额几近腰斩;商品房待售面积5.4亿平米,同比增长8.1%,理论上已经够18亿人的居住,然而我们只有14亿人,总之,今年不如往年,背负巨额债务却难以回款的房企们,生存局势可能会越来越差。

2,1.1万亿土地金没了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卖地最多的100个热点城市合计卖地11105宗,合计卖地金额约2.59万亿元。而2021年同期,100个卖地最多的城市合计卖地12280宗,卖地金额高达约3.75万亿元。由此可见,热点城市卖地金额同比少了31%,相当于1.1万亿的土地金没了。

土地是楼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地方赖以生存的重要渠道,伴随着房市的萎靡,房企没有多余的钱继续大手大脚的拍地盖房,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卖不出地的尴尬,所以为了保住体面,近两年有大量城投以公司的身份拿地,以政府的责任托市。不过这种路径终究走不远,看似地方卖了地,但实际却是左手套右手,无形中增加了地方的债务。所以让民营房企有钱有信心拍地盖房,才是当下有必要的。

照这样趋势下去,房市还能扛多久?

关键要看人们的债务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提高,大多数家庭的储蓄实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公开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住户存款规模为116.53万亿,前三季度增加13.21万亿元,也就是说,全国49416万户家庭中,每家每户越来越有钱了,才有约23万的钱存进银行里。

不过,存款增多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更好,反而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欧美化,导致家庭收支失衡,财务状况越来越不乐观。央行数据指出,2022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通常来说,社融就是市面上的资金需求,也可以理解为负债率,社融越多,社会面的负债规模就越高。原因出在哪?

信用消费:数据显示,超前消费开始成为90后年青一代的日常,这些人的消费贷需求占据半壁江山,显著高于其他年龄层的占比。同时我国1.75亿90后中,近90%都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消费。看似住着几百万的房子,开着几十万的小车,用近一万的手机,但这算好事还是坏事呢?

物价上涨:以目前猪价和油价为例,没涨价前10元一斤猪肉,油价不过五六元,涨价之后30元一斤,油价更是提高到8元时代,生活成本提高,但工资增长却很有限,一些年轻人不得不更加依赖借钱过日子。

这还不算完,住房贷款才是导致高负债的主要因素:原因很简单,房价一平方10000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年才3万5,在这背景下,超过90%的购房者不得不通过按揭来买房,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超38万亿,家庭贷款中近一半都来自于房产。即便不考虑每个城市房价的高低区别,每个阶层群体的收入差距,仅从平均房价和收入的角度出发,可能没几个家庭能一下子拿出几十万首付,再偿还二三十年的贷款。

事实上,房地产出现如今的局面,绝非表面上超前消费、物价和房贷冲击这么简单,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还要看人们的收入情况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花的钱比往常多了,但收入却没涨甚至倒退,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情况都不好,尤其是服务业,涉及旅游、餐饮、客航运等等,生意难做,订单难找几乎已成常态。环顾我们身边,待遇优厚且薪资稳定的人可谓少之又少。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7.9%、4.7%。

今年恰好是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高峰的一年,对于众多刚出社会的年轻人来说,即便多数没有工作经验,但薪资眼光还是较高,自然不会屈就于一些低工资的职位,2021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需求和求职状况报告显示,重点大学(985/211、双一流院校)的本科毕业生们月薪预期多数在8001~10000元,实际获得录用通知的仅43.0%的人薪酬在这一水平。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不少毕业生优先去考公、考研,以至于今年竞争特别大,平均每个岗位录取比例是1:68。对于房屋的购买需求,就大大减低。

房说君有话说,以上2个信号不难看出,过去人们透支了太多购买力在房子上面,如今收入减低,债务增高,买房对大家而言不过是增加负担而已,更何况房住不炒已经深入人心,买房不再是赚钱投机的渠道了,所以,89%购房者放弃在2022年买房,实际上是一种冷静、理性的做法。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小羊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债务   油价   房价   信号   现实   收入   需求   原因   家庭   社会   数据   全国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