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跑路”细节:换车扔手机,14名随从帮忙,事发前守卫被撤走

2017年8月25日,泰国前总理英拉“大米收购渎职案”,在泰国最高法院进行最终宣判。

数千名英拉支持者特地赶到法院外围声援,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作为主人公的英拉却迟迟没有现身。

事后泰国政府才得知,英拉早已于两天前的晚上潜逃出泰国。

逃亡过程中,英拉不断更换车辆、扔掉手机电脑等对外联络设备,在14位随从的帮助下,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曼谷。

那么,从一名初入政坛的小白,到泰国政坛首位女总理,再到泰国农民人人喊打的罪人,英拉一路走来究竟经历了什么?

面对锒铛入狱的刑罚,她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逃到国外的?

首任泰国总理

英拉,1967年6月出生于泰国北部清迈府一个丝绸商人世家——西那瓦家族。

她是第四代华裔,早在1906年,英拉的曾祖父从广东漂洋过海来到泰国,靠着丝绸生意发家致富,并跻身到了泰国上流社会。

到英拉的父亲这一代,西那瓦家族12个兄弟姐妹都身居各个行业的高位。

英拉的父亲是国会议员,母亲是清迈王室的后裔,哥哥他信更是泰国的总理,妹夫颂猜也曾是泰国总理。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注定了英拉的命运会异于常人。

作为清迈名门望族的掌上明珠,又是家族中最年幼的那一个,英拉从小受到家人的百般疼爱,同时也接触到了最好的教育。

在当地接受完小学、初高中学业后,英拉考取了清迈大学,攻读政治与公共管理专业。

彼时,西那瓦家族的生意已经遍布清迈各行各业,年纪轻轻的英拉没有选择养尊处优,而是从大学时期就进入到自家商场打工。

英拉的起点本就远高于常人,再加上她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这一切似乎早早的注定了她的一生不会碌碌无为。

1988年,从清迈大学毕业的英拉考入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继续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回到国内后,英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踏入泰国政坛,而是再次进入家族企业工作。

不过她选择的岗位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销售员。

不愿依靠父母的英拉,试图从基层做起,一步一步走到自己想要的位置上。

事实证明她做的很出色,英拉的事业蒸蒸日上。

2002年-2006年,英拉先后担任了西那瓦家族企业AIS电信公司的总裁、房地产公司的执行总裁,并成功带领公司增加了一倍的市值。

然而正当英拉在商界如日中天之时,哥哥他信的下台,让她彻底走向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为泰国总理的他信,被一场军事政变赶下了台。

在那之后为泰党开始邀请西那瓦家族的人走上政坛,代表他们争取总理之位,英拉就是为泰党的第一目标。

为了继承哥哥的遗志,英拉在深思熟虑之后接受了邀请,正式参与到泰国总理竞选中。

2011年5月16日,英拉正式宣布成为为泰党的总理候选人,并在同年的总理大选中破天荒的击败对手,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甚至是第一位女性高官。

当然,英拉的当选并不是靠运气,而是结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素。

首先,英拉继承了他信的大笔政治遗产。

他信因为在泰国施行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因此深得群众爱戴。

他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下层人民的生活环境,赢得了中下阶层广大群众的支持。

英拉在哥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将泰国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少36%、毕业大学生起始薪资不低于1.5万泰铢、大米收购价格提高至1.5万泰铢每吨等措施。

这些无不是与泰国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英拉不光全盘继承了哥哥的支持者,还撬走了大量民主党对手的选票。

除此之外,英拉本身的个人形象也为她的当选拉了不少票。

英拉素有“泰国华人第一美女”之称,她一经现身就展现出了自身的美丽优雅和强大的亲和力。

英拉在公共场合与平民的亲密接触、展现出的平易近人的举止,让泰国百姓不由得对她生出亲近之感。

在一次电视转播中,英拉曾满面柔情的将一位务农老妇搂在怀里,这让近年来在泰国的政治动荡中饱受折磨的泰国人,从当权者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温情。

此外,受过西式教育的英拉,在语言表达上颇为得体,在公共场合的发言总能赢来选民们的青睐。

再加上英拉的女性身份,这在被男人长期把持的泰国政坛本就十分罕见。

不过有意思的是,泰国的女性总人口和女性学历普遍高于男性。

近年来国内关于提升女性地位、增加女性参政议政机会的声音越来越大,英拉的出现无疑让泰国女性看到了希望。

聪明的英拉顺应时势,在演讲时高谈提高女性地位、成立女性基金等措施,这为她赢得了不少女性选民的选票。

在2011年的大选中,英拉以压倒性的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阿披,一跃登上泰国权利顶峰。

在那之后,英拉开始着手兑现自己承诺过的福利政策。

其中,农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将大米收购价格提高至1.5万泰铢每吨。”

英拉的本意是好的,可惜因为其自身对农业经济把控能力的欠缺、统筹市场经济经验的不足,以及其他种种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导致这项“大米收购政策”非但没有实现既定目标,还给泰国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英拉短暂的总理生涯就此宣告结束。

大米渎职案

英拉政府2011年推出了新的大米收购政策,取消了原本的市场大米交易,代之以政府直接向农民收购稻米,且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英拉此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巩固自身执政基础;

二是尝试凭借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身份,操控国际稻米市场,甚至形成垄断,最后达到提高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目的。

英拉的想法是好的,这项政策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显然这两个打算都落空了。

在国内大肆收购大米的举动开展的很顺利,泰国农民将几乎所有稻米抛售给国家。

可令英拉政府没想到的是,还没来得及等他们操控市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稻米便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随着全世界稻米产量的增加,印度等稻米大国恢复出口,国际市场米价一跌再跌,价格不足原先的一半。

如此一来,英拉政府的高价稻米便全部砸在了手中根本卖不出去。

据后来的调查显示,英拉政府的此次大米收购项目,给泰国带来了超过3000亿泰铢的损失。

销售失败,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泰国财政部门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农民的稻米款项。

就连按照一般市场价格进行支付英拉政府也做不到,这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

一时间,种种言论甚嚣尘上。

有人认为英拉的大米收购政策,就是拿着纳税人的钱换取中下层人民的选票。

有人说英拉从大米收购案中侵吞了大笔国家资金,滋生出了大量的腐败行为。

反对派甚至以此为借口,掀起了对英拉政府的反对舆论。

此时的英拉无疑站在了泰国的风口浪尖,随时有被赶下台的可能。

大米收购项目在泰国持续发酵,当带来的损失切实落到农民头上时,英拉的总理之位也开始宣告结束。

加上英拉一直致力于特赦前总理他信,试图将流亡在外的哥哥迎回,这一举动引发了泰国军方的强烈不满。

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了英拉政府的彻底垮台。

2014年5月,英拉被泰国宪法院解除总理职务,罪名是滥用职权、违反泰国宪法。

这还没有结束,泰国国家立法议会和最高法院同样要追究英拉的责任。

次年1月,英拉的弹劾案通过,5年内她不被允许参政。

2月份,泰国检察院正式向英拉提起刑事诉讼,追究她在大米收购案中违法渎职,造成稻米过度积压、财政损失的责任。

如果法院判定英拉罪名成立,届时她很有可能面临10年的监禁刑罚,以及巨额赔偿款。

可事情绝没有这么简单,英拉以及西那瓦家族在泰国根深蒂固的实力、泰国草根阶层“红杉军”武装力量的鼎力支持,这些因素都注定了对英拉的判罚要慎之又慎。

如果判处英拉罪名成立,西那瓦家族在泰国政坛的支配地位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被连根拔起。

但这极有可能刺激红杉军组织作出极端反应,红杉军的领袖更是直言不讳的宣称:“英拉一旦被判有罪,我方必然会有动作。”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也是泰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届时一旦红杉军暴动,泰国将会面临再一次的政治动荡,甚至出现国家危机。

可如果宣判英拉无罪,这无疑是对不正之风的助长,也有助于英拉在下一次选举中争取更大的权利。

更关键的是,这会引发泰国民众的极大不满。

所以综上考量,对英拉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判处缓刑。

为了免于被监禁,英拉很有可能效仿哥哥他信,选择远走国外,开始流亡生活。

这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时间来到2017年8月25日,英拉大米渎职案在经历了两年的审理之后,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场庭审。

不出意外,英拉的判罚结果也会在这场审判中公之于众。

因此庭审当天,法院外早早的挤满了4000余名英拉政府的支持者。

为了避免冲突,泰国官方不得不调动数千警力部署现场。

与此同时,泰国各大电视台也在法院门口翘首以待,全泰国人民都在关注着这场判罚的最终结果。

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当庭审时间已到、所有法庭人员与程序尽皆准备就绪之后,英拉却迟迟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

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漫长的等待过后仍然没有见英拉现身,法院与英拉方面的联系也中断了。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英拉可能已经逃跑了!

随后,泰国国家安全部门就英拉的行踪进行了调查与报道。

据了解,她很有可能已经于两天前悄悄离开泰国,逃至了境外。

英拉的出逃震惊了所有人,因为她在可能到来的刑罚面前,选择了最令人可耻的解决方法。

那么,英拉是如何从警方、法院、政府等各方严密的布控下逃脱的呢?

英拉的一路逃亡

在此之前,英拉的行动其实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她被禁止出国,离开所在城市也需要提前报告,时不时还要接受来自法院和警方的传召。

这样的自由限制似乎已经很让人放心,但对于西那瓦家族来说显然不够。

根据对英拉随行人员的调查,她的逃跑路线和计划很快浮出水面。

英拉最后一次公开现身是在8月23日上午,她按照惯例对曼谷当地的僧侣进行了布施。

随后,英拉来到曼谷一家酒店与14位贴身工作人员见面,包括她的助理、司机、保镖、律师,其中绝大多数是女性。

英拉当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什么样的交流,外界无从得知,但从后来她的出逃来看,显然与这件事脱不开关系。

英拉于当天下午两点返回住所,随后负责监视她的守卫被撤走,她的逃跑计划正式开始。

据后来的监控显示,8月23日当天,有多辆汽车进出英拉住所,包括属于英拉个人财产的两辆丰田轿车、一辆本田轿车、一脸尼桑玛驰,除此之外还有一辆警用皮卡车。

这些车子当天前前后后进出20余次,且每次外出几乎都会带上1-2名英拉的随从人员,此举明显就是想要掩人耳目。

而英拉则是在混乱中悄悄坐上了那台警用皮卡车,登车之前英拉还专门将手机、电脑等一系列通讯设备全部扔在了家中。

在警车的掩护下,英拉就这样悄然朝着泰国边境疾驰而去,一路骗过了所有监控和警察。

当法院和警方意识到英拉逃跑时,她已经逃到了远在中亚的迪拜。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国家,是因为这里正是他信的逃亡地。

他信自从2006年逃走之后,就一直在迪拜居住,持有黑山共和国护照的他,可以自由往返于除泰国之外的其他国家。

英拉的此次出逃,显然背后也有着他信的支持,所以兄妹二人在迪拜团聚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那之后,英拉申请了在英国的居住权,并在2018年成功拿到英国10年长期居留签证,不过每次只能在英国待半年时间。

同年,消失了将近一年时间的英拉终于再次现身。

在回访母校肯塔基大学时,她被问到为什么逃离泰国,英拉表示:“一开始我的确没想过逃走,哥哥不愿让我白白浪费生命和时间,最后仔细考虑之下才决定离开。”

2019年,英拉又拿到了塞尔维亚的公民身份。

有了塞尔维亚的护照,她可以无签证前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英拉也正式宣布:“受够了政治生活,永远退出政坛。”

英拉通过一走了之,彻底摆脱了繁琐的政治生活和本应得到的监禁,但此时泰国国内关于她的讨论和处置仍然没有停止。

英拉的出逃,让外界对泰国军政府的立场和能力提出了质疑,有人怀疑是军政府故意放走了英拉。

毕竟从泰国政府和各党派利益角度考量,让英拉悄无声息的离开本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英拉在逃走之前,负责在其住宅周围监视的守卫被撤掉,这件事成为了军政府被质疑的一大原因。

虽然军政府表示,这是因为民众认为军队侵犯了英拉的人权,军方迫不得已才将守卫撤掉。

但结合英拉逃走的时间点,这样的说辞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结合英拉在大米渎职案结案陈词时一直坚称:“我是政治游戏的受害者。”并将矛头指向军政府。

这一切似乎都表明,英拉渎职案的背后仍有重重迷雾没有被揭开。

有评论指出,英拉政府的倒台其实是各方政治势力角逐的结果。

英拉、他信、西那瓦家族一直以来都是凭借底层人民的支持坐到了总理的位置,这在无形当中损害了泰国精英和上等阶层的利益,这似乎注定了英拉政府的垮台。

结语

2022年1月,泰国国家反贪委员会以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罪行再次向英拉发起指控。

同年4月19日,泰国最高法院就英拉罪名举行听证会,并以无故缺席为由对其发出逮捕令。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为了挽回泰国政府声誉和尊严的无奈之举。

他们不可能真的将英拉逮捕回泰国,或许他们也不想这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最高法院   曼谷   军政府   红杉   泰国   稻米   随从   政坛   大米   总理   法院   细节   哥哥   家族   女性   政府   国家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