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男婴“肺炎”久治不愈,原是这个东西惹的祸

华声在线11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梁辉 刘小白 秦念)出生才10个月的龙龙(化名)因“肺炎”在多家医院采用中西医治疗一个多月后,没有明显缓解。近日他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做喉镜,才发现原来是一颗大衣纽扣大小的圆形异物卡在喉咙里,11月6日经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施行急诊手术取出异物,昨天已出院回家。

9月28日,来自株洲的龙龙妈妈趁孩子玩玩具的功夫去了下洗手间。回来后发现小孩喉咙里有痰响,呼吸有些费力,痰中还带血丝,马上想到可能是气管里卡了东西,可仔细检查当时玩的玩具,并未发现少了零部件。第二天,家长带着龙龙来到长沙就诊,做了CT没有发现气道异物,就按“肺炎”进行抗感染治疗。住院治疗半个月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喉部还是有痰响,呼吸依旧费力。听人说肺炎要断根最好吃中药,于是又带他到中医院,再次进行CT检查后仍未发现异常,就开了中药回家吃。

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后,家长发现龙龙的喉咙里还是有异响,呼吸急促也没有明显缓解,便带他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月红副主任医师处就诊。做了电子喉镜后考虑为“喉部异物”,随即将他收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病区。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凌科技副主任医师团队于当晚为龙龙施行急诊手术,在全麻下通过喉镜取出一枚直径约23mm、带有3个小孔的圆形硅胶片。

“这个孩子既不幸又幸运”,凌科技表示,由于放射线可以穿透硅胶,所以之前做了两次CT都未发现异物。而这么大的异物卡在喉部没有引起窒息,实在是幸运!

凌科技解释,婴幼儿喉腔狭小且软组织疏松、淋巴组织丰富,被异物卡喉后极易出现炎症、水肿而导致窒息。龙龙之所以被卡了一个多月未出现窒息,一方面是由于一直在采用抗炎消肿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是由于异物表面光滑,对喉部组织刺激小,虽然异物大小达到患儿声门面积的3倍,但对喉部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异物中间的3个小孔也参与了通气。这些因素叠加,才让龙龙幸运地逃脱“死神”。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肖旭平表示,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常见的“肇事”异物有各类坚果、果核、果冻、骨头渣、玩具小部件、纽扣、电池、笔帽等。小儿气管异物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以下的占60%~70%。这是由于儿童会厌、喉部肌肉及一些神经反射发育尚未成熟,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加上婴幼儿牙齿发育不全、咀嚼功能差,在口含异物哭闹、大笑或注意力突然分散时,异物会瞬间随气流吸入气管。

肖旭平提醒,对于低龄儿童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挑选玩具时应尽量避免选择体积太小或容易松动、脱落零件的;不要让3岁以下的孩子吃花生、瓜子等容易发生呛咳的食物;孩子在哭闹、大笑、追跑时,不要喂食。

【知识点】气管异物急救方法

1.拍背法:

对于意识清楚的孩子,可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孩子侧后位,一手置于患儿胸部以固定,另一手掌根在患儿肩胛区脊柱上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拍击时应快而有力。

对于意识欠清或不清的孩子,应使患儿屈膝蜷身,面向急救者侧卧,头低于胸部水平。急救者以膝和大腿抵住孩子胸部,然后连续迅速、用力拍击肩胛区脊柱上6~8次。

2.推压腹部法:

让孩子仰卧于桌上,急救者双手叠加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往胸部方向适当加压,可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让孩子肺内产生强大气流,使异物从气管内向外冲出,并随气流到达口腔。

3.海氏手法:

较大的儿童可采用立位,急救者站在儿童后方环抱患儿,左手握拳顶住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右手压在左手上,双手向上、向后用力,增加腹腔及胸腔的压力,以利于异物排出。

(一审:李传新;二审:胡宇芬;三审:杨又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喉镜   喉部   久治不愈   男婴   头颈   异物   肺炎   咽喉   腹部   气管   东西   儿童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