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9号大变身成中国版星舰,马斯克赞许:不重复使用就没有未来

最近在珠海国际航展上,中国研发中的最强大运载火箭长征9号再次更新了火箭模型,显示完全没有侧翼助推器,却出现了网格鳍,这意味着它已参照SpaceX公司的火星星舰设计,将成为一款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甚至可能彻底变身为星舰。

马斯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SpaceNews的新闻报道下回复,称不可能重复使用的火箭没有未来。这表面上是在赞许中国的长征9号设计,实际却是在批评NASA。

长征9号是中国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载人登月登火星、太阳系外圈行星探测等高难度任务,2016年开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旨在将50吨到200吨的载荷送到近地轨道,50吨的载荷送到月球轨道,12吨到44吨的载荷送到火星轨道。

长征9号火箭的设计实际一直没有定型,最初是三级火箭,核心直径10米外带4个5米助推器;后来改为第一级重复使用,直径达到10.6米,高108米,重4122吨,不再有助推器;今年变身后,长征9号直径已达11米,高度111米。

长征9号在不断变身后,已越来越接近星舰的设计了,直径11米对9米,助推段发动机26台对33台,高度111米对120米,运载能力近地轨道150吨对100吨(星舰也有可能达到150吨),月球火星轨道50吨、44吨,对星舰的100吨(太空加油)。

不同的是,星舰一直设计使用甲烷/液氧发动机,长征9号又从甲烷/液氧改回了煤油/液氧,这是因为设计中的YF-130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已趋于成熟,而甲烷/液氧发动机还需要重新设计,肯定会耽误长征9号的研发。另外星舰为两级设计,可完全重复使用,长征9号是三级设计,助推器肯定要重复使用,但上面两级暂时还不明。

由于设计还未定型,长征9号的设计仍有可能发生变化。


不过长征9号火箭的设计更改说明,一次性火箭的设计已经完全过时,未来将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时代,这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如果算上配套的猎户座飞船,SLS的开发成本已超过了500亿美元,迄今为止仍未进行第一次发射。这款火箭号称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但很可能还没有发射就已经过时了。

马斯克在看到中国长征9号的消息后,也在社交媒体上评论说:不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没有未来。虽然没有点明NASA的SLS,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

也难怪马斯克火大,星舰比SLS更强大,载荷更多,但研发成本可能只有50亿美元,由SpaceX公司自己买单;而SLS还没发射,就已经花了500亿美元,全部由纳税人买单;星舰可完全重复使用,最终发射成本可能只有200万美元一次,而SLS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烟花,一次发射就要耗费41亿美元。

中国显然看到了马斯克猎鹰9号火箭的成功,以及正在开发的星舰即将进入轨道发射,及时更改了长征9号原来走SLS的路子,一次性消耗性发射的过时设计。如果马斯克用“筷子”夹住火箭回收真的能实现的话,我们的火箭回收很可能也会使用这种方式,彻底变身为星舰中国版,这将带来非常快的重复发射周期,让未来的太空活动可以更频繁,更廉价,从而真正将人类文明的脚步,扩展到太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液氧   火星   助推器   载荷   甲烷   中国   直径   轨道   发动机   火箭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