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依赖全译读物来学习文言文,存在很大地理解误区

古文难学大家都承认,为什么呢?我曾有专文论述,请看这里。于是就有了古文全译之类的参考书。

尤其是在有些中学的课堂里,古文全译之类的教辅,可谓是人手一册,学生自己用起来很方便。当然,相对社会上那些通俗的全译作品,教辅因为要帮助学生参加考试,同时,大多是一线教师编写的。译文的准确度要比社会上的一些译文高出很多。

古今汉语都能查! ¥34 购买

其实,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这件事来说,全译之类的教辅可谓是利弊参半,甚至说弊大于利,下面咱们就来具体的具体的来说说这个话题。

全译之类的教辅书好处在于能够能够快速地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利于他预习自学。有时候,对于老师上课的讲授,恰好也可以进行有益的补充,或者说是做进一步的强化。但是,使用全译之类的参考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使用者难以做到深入思考。

人的脑子都是有惰性的,都是好吃现成的。既然有了现成的译文,我一看就懂了,就很难再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了。

这样的话,一些问题其实是被掩盖起来的,一到考试,或者说该用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过度地去依赖全译,实际上是削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自己独立思考求得的答案印象深刻,而没有理解的记忆往往是无效的。

这样就好比是一个人,他本来是能够走路的,却非要依赖拐杖行路不可,那么如果这个拐杖一旦丢失了,那么自己连走路也不会了。但是这个走路的本领,实际上是你自己本身就具备的。

二、全译不可能做到全对。

尽管教辅书的整体质量很高,也不敢保证没有一点错误,假如你看了错误的翻译,自己没有辨别能力,就会重复这个错误。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加上编撰者的水平不一,出现错误也并不奇怪。

对于学生而言,他一般都知道在哪本书上怎样翻译,但是他自己往往无法做出有效的是非判断。因为要对一些难度很大的字词或者说语法现象三言两语地把它给解释清楚,那实际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真正的读书人要去读原典?就是这些个译文只是作者自己的一家之言罢了,至于他说错了没有,你不读原著是根本也就不知道的,只能随着人家人云亦云。你根据人家译文来得来的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二手货、改编版,很可能是背离或者说曲解作者原意的。

那么,看全译就如同是吃人家消化过的东西,再好,也是人家理解的,不是你自己的,最可怕的是他们说错了,我们还认为这是原作者这样说的。不觉得这样很后怕吗?

再者,你总会遇到没有全译的文言文,这时候你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轻易放弃了吗?

三、文言文不止一种译法。

作为古代汉语,属于语文这个概念下的一个分支。那么既然它是人文学科,标准答案就应该是不止一个答案的。对于一句古文,你让10个学生去翻译,可能有10种译法。那这也并不奇怪,但是你可能会给5个学生都是满分。

因为人家关键词都译对了,至于句意可能具体表达不同但并没有错,所以你还是得给人家满分。我在这里特别反感有些老师让学生背这个文言文的译文,我感觉这根本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从原则上说,只要我们理解了文言文句子中每个单字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就能把它组织为一句通顺的话,何苦玩死记硬背其中的某一种说法呢?没有必要啊!

这里我们翻译依据的原则是,单字一个不肯放过,必须要搞懂它们每个字的含义。至于句义,可以根据理解进行灵活的调整,只要译得通顺,语句简洁就行。

所以,对于全译,我们是不大赞成大家过多地阅读这类书籍的。学生可以参考,但万不可依赖。我们认为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还是要多看注释,不要看全译。

对于学生朋友来说,尤其是要注意理解把握课下的注释,要字斟句酌,字字句句都要认真地看,理解编者这样翻译背后的原因,甚至敢于去质疑一些有问题的地方。这样才是学习文言文的正确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文言文   字斟句酌   通顺   单字   拐杖   古文   译文   参考书   社会上   读物   满分   注释   误区   含义   过分   奇怪   很大   错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