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有道」立冬时节,记住三个养生要点

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日-8日之间交节,这便是立冬,一年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冬季的开始。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立冬时节,大自然及人体的阳气都开始逐渐蛰伏与藏匿起来。此亦阴中有阳、静中有动之意也。此季节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说: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又说“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强调的就是寒冷冬季,在自然的状态下,人体阳气内收,所以不要人为地扰动阳气而破坏天人合一、阴阳转换的生理功能。

立冬养生


1.调整起居作息

冬季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过于丰富而挤压睡眠时间。晨练时间宜推迟,以免晨起感受风寒,午后黄昏锻炼其实更适合。运动方式也应以“慢运动”为主,避免挥汗如雨。

2.注意防寒保暖

对于防寒保暖而言,根据温度变化适时添加衣物是最直接的方法。适当增加保暖衣物,可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此外,身体各关节、腰背部以及腹部、下肢足部等也都是需要注意保暖的部位。关节保暖可预防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腰背、腹部则是很多重要脏器所在的部位,适度保暖能起到相应的保健作用。

3.适当进补

中医指出,季节与五脏对应。立冬在五脏中对应肾,而体之阴阳根之于肾,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是调摄肾之阴阳。

食补应注意营养的全面搭配和平衡吸收,应选用“补而不燥”“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对于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鸡肉等;阴气不足者,则宜食鸭肉、鹅肉;脾胃虚弱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药膳推荐

苁蓉羊肉粥

食材: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大米适量,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片,放锅中加水煮熟,加大米、苁蓉共同煮粥,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功效:温里壮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腰膝冷痛、阳痿遗精、肾虚面色灰暗等。


虫草蒸老鸭

食材:冬虫夏草5枚,老雄鸭1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各适量。

做法:老鸭去毛、内脏,冲洗干净,放入水锅中煮开至水中起沫捞出,将鸭头顺颈劈开,放入冬虫夏草,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加黄酒、生姜、葱白、食盐、清水适量,再将大钵放入锅中,隔水蒸约2小时,鸭熟即可(也可用气锅蒸)。

功效:补虚益精,滋阴助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立冬   苁蓉   葱白   阳气   食盐   保暖   羊肉   阴阳   时节   要点   放入   冬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