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前天晚上逝世,终年91岁。


昨天因为事务繁忙,无法马上写文评论他,只发了一篇旧文,今天想想还是要补上一篇短文,毕竟戈尔巴乔夫的一生是如此重要。


对于这位亲手了结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重要政治人物,美苏冷战的关键终结者,其历史意义极其巨大,影响极其深远,是苏联的毁灭锻造了今天世界大致格局,延伸出了今天的西亚战乱和俄乌战争,2014年的克里米亚,2022年的俄乌战争,2022年朝鲜和韩国的对抗,都是苏联没有收拾干净的尾声在嗡嗡作响。


出于朴素的“吃本国的饭,却砸本国的锅”这种情感认知,大部分国人非常厌恶戈尔巴乔夫,认为他是叛徒、负心汉,但苏联的毁灭不能全部怪罪在戈尔巴乔夫一个人头上。


苏联是人类出现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体制,它本身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犯错不可避免,成长路上也一直跌跌撞撞,从斯大林不择手段地推进工业化,到赫鲁晓夫全面推倒斯大林,坏了执政法统,再到勃列日涅夫时期陷入官僚僵化、霸权化,逐渐伤透了盟友小伙伴的心,最后被从越战和石油危机两大重锤中熬过来的美国,带队内外夹击,打得苏联财政崩溃,恰巧话事人年老力衰,交给戈尔巴乔夫时,已经是一个无力回天的烂摊子,老百姓饭都吃不饱,精神信仰烟消云散,你叫戈尔巴乔夫此时稳住苏联,已经是不可能的任务。


一般我们叫苏联解体三大罪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不应当承担所有罪责,但苏联解体如此之快,如此之狠,他确实有不可避免的责任。


如果只算解体的罪,我觉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罪过更大一些,戈尔巴乔夫的错是将这个进程推进得太快,使苏联各国没有做好接受冲击的准备,让民众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赫鲁晓夫时期断绝了与中国的盟友关系,是苏联走向灭亡的最重要一步,苏联身为美国工业化的学生,其控制的人口、自然资源、科技水平都离美国有一定的距离,将手中所有的资源用尽后,也难以抗衡欧美世界,如果能将当时中国巨量的人口和资源调动起来,反哺中国工业升级,与中国共同成长,才是大战略家该有的格局,但苏联背盟,既使自己走向了死路,也使中国人承受了长达18年的生活苦难,是一次双输的抉择。


而勃列日涅夫为了讨好官僚阶层,开启了官僚僵化运作,使苏联官僚们从此脱离群众,成为了特权阶层,人民与苏共逐渐背离,1970年代苏联财政上走了狗屎运,石油开采量从1970年的3100万吨增长到1980年的3.12亿吨,天然气从91亿立方米增长到1560亿立方米,苏联财政对能源的依赖从15%飙到53%,恰逢石油危机,苏联从中大赚一笔,盈余的财富使苏联冲昏了头,没有留意到政治和经济同时出现停滞,却冲进了阿富汗,资助越南称霸,使国家疲于奔命。


1979年中美建交,苏联失去了最后一次拯救自己的机会,美国打压油价、降低美国汇率、中国痛击越南、阿富汗拖住苏联,把苏联财政打得哇哇叫,财政好时,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财政差时,一切问题都会被放大十倍,等到特工普京从东欧回到莫斯科的1980年代,大家都只能排几小时的队才买得到肉了。


在连续死了几位老头后,戈尔巴乔夫终于上台,经过前几任的糟蹋,民族早已决裂、经济早已崩溃、官员早已特权、人民早已饥寒,等待他的只有苏联几时死的问题,不是死不死的问题。


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他让苏联死得太狠,死得太快,整个国家从意识形态到经济改革,根本不给缓冲的时间,也不用特区先进行试验,再总结经验教训,直接全国铺开了搞,使苏联人民遭遇到了刻骨铭心的经济雪崩,使苏联的财富落到了英美走狗和本地寡头手里,强大的苏联散尽家财还不够,北约还意图肢解俄罗斯,最终逼出了普京的强权统治。


戈尔巴乔夫所构想的“迈向更为安全、公正和人道的未来”,根本没有发生,苏联解体时民众生活之惨痛,使民众悲惨到毫无尊严的地步,戈尔巴乔夫必须承担责任。


但这个责任也不能完全说是戈尔巴乔夫一个人的,是整个苏联官僚集团,眼见撑不住了,急着瓜分国有资产,他们也急不可待地推倒苏联,从国有企业总经理,变身为私人企业董事长。


2000年代至2010年代,这二十年中文互联网上,时常有个词粉饰苏联解体时的痛苦,叫“民主的阵痛”,俄罗斯、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这几十年经历的可不是什么阵痛,而是永无止境的长痛。


对于苏联的毁灭,戈尔巴乔夫不承担主要责任,但要承担次要责任,但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俄罗斯方面对他还客客气气的呢?


读一读普京在各个场合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就知道,有些是表扬,比如“他是对俄罗斯和全世界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一个政治家”,但有些十分含糊,比如“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种句子简直像是在敷衍了事。


我的判断是,由于西方给予了戈尔巴乔夫极大的赞美和荣誉,让他成为了欧美的一面旗帜,在戈尔巴乔夫没有实权的情况下,普京尽量表示对戈尔巴乔夫的善意,是为了给西方留缓冲空间,而如果真的将戈尔巴乔夫投入监狱,那就表示对西方没有任何退路和谈判空间,总之,为了当前的利益,对年老体弱的戈尔巴乔夫没有必要施行惩戒。


对欧美来说,戈尔巴乔夫是帮助他们解决当世最大危机的人,不仅化解危机,还帮欧美世界回了一波血,对方领头人物带头纳降,将欧美爽翻在地,当然要各种荣誉加身。


但凡被欧美疯狂表扬的当代其他国家政治人物,比如戈尔巴乔夫、甘地、曼德拉,本质上是对他们有利的人物,要竖起来当榜样,但凡是被欧美疯狂贬低的当代其他国家政治人物,主要还是触及到欧美的利益,维护了本民族利益,自然被他们恨之入骨。


比如戈尔巴乔夫这种毁国灭家的可以拿诺贝尔和平奖,中国让上亿人脱贫这么伟大的壮举,别说拿奖了,西方媒体几乎只字不提。


不过戈尔巴乔夫种种作死行为,对中国同样是有益的。


苏联鼎盛时期,威胁的不仅仅是欧美,也有中国。


在20世纪后半段,苏联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军事和政治威胁,使中国的财政压力不堪重负,我们被迫花费大量现金流搞三线建设,被迫保持大规模军队,严重耽误了国家的生产建设,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一直被压得很低,在改革开放前,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穷的国家。


苏联虽然做过我们十年老师,但二十多年的压迫,也耗尽了我们的财力,使国家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国家没有办法获取财政收入,工业得不到发展,城市就业得不到保障,才一次次引发了上山下乡、各种动乱等等。


新中国最苦的岁月是1960-1979这19年,苦难的本质是国家财政的枯竭,而枯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苏联的压迫。


苏联的解体使我们长长舒了一口气,没有了北方强敌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调动更大的资源投入到生产当中,放开手脚搞经济。


从感情上来说,我们讨厌戈尔巴乔夫这样带有叛徒标签的人,戈尔巴乔夫自己也知道在中国被视为国家叛徒,几次想来深圳又不敢来,怕遭到中国人民唾骂;从利益上来说,我们欢迎戈尔巴乔夫这样的人,帮我们加速推进解除了北方大患的威胁,可以算得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而戈尔巴乔夫自己,他也不是奔着搞死苏联去的,他原本的想法只是引进西方思想和体制改革苏联,但他的操盘实在是粗糙幼稚,使国家迅速陷入到了魔法混乱当中。


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改革也十分好奇,他不明白为什么他搞不好的改革,在中国就搞成功了,其实对比一下就发现,是他搞得太过火、太着急,中国这边都是一步一步来,先测试,再总结修改,再测试,再总结,然后才全国推广,是逐步一点点放开,搞得好就继续搞,搞不好就收回一点。


前苏联处于崩溃之际,宜当先缓和矛盾,再徐徐改革,戈尔巴乔夫一番剧烈操作,将苏联搞得吐血而亡,戈尔巴乔夫其实算不上政治家,他就是个蒙古大夫。


我朋友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他去莫斯科旅游时,花了500美金,请莫斯科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授吃晚饭,想请教他关于俄罗斯的一些看法,那位教授说,俄罗斯人搞什么都容易上头,着急忙慌的,搞工业化两个五年计划搞完,搞市场化也恨不得五年搞完,凡事走极端,才会在苏联解体时把国家搞垮了。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以前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官员任命通常有年龄规定,太年轻的不可以任很高的职位,原来不是不相信少年可出天才,而是对于政治,谨慎比天才更重要。


总之对于俄罗斯人,戈尔巴乔夫是有罪的,对于欧美来说,个个爱他爱得要死,对于我们来说有点复杂,儒家思想的影响,使我们讨厌他的民族叛徒身份,但也要承认他侧面对中国的巨大帮助。


苏联既是我们的老师,也做过我们的敌人,因此我们对苏联情感复杂,苏联拿命换来的一些政治经验,却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从中吸取经验:比如如何和平崛起、如何跟小伙伴打交道、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如何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全面渗透、如何保持政党的自我革新、如何防止自我腐化、如何继续向欧美学习等等。


苏联七十多年的历史,值得我们常常拿出来晒一晒、读一读,反省一下今天的情况,毕竟太阳底下也没有新鲜事,他们犯过的错,我们就不要再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苏联   俄罗斯   美国   官僚   中国   财政   评价   欧美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