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重庆发现戴脚镣的遗骸,专家鉴定:是失踪48年的红军师长

1982年,在重庆酉阳县的邬家坡,一颗泡桐树附近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泡桐树下有一批专家挖掘出了一具遗骸,一旁的村民看到后都惊叹不已。

这具遗骸被发掘后,状况是十分惨烈,他的脚踝上竟被重型镣铐死死焊住。专家眉头紧皱,对于遗骸的异样内心生出多层悲悯,对他生前所受的折磨陷入无尽的沉思,而遗骸的身份调查便紧随其后。

根据村内几个年龄较长的老者口中得知了一些零零碎碎的线索,听他们描述死者在生前还在喊着“共产主义万岁!”。

此言一出,专家便得知这是革命烈士的尸骨,那究竟是哪位英雄遭受了这般的折磨?

泡桐树下的英魂

当这具遗骸被发掘后,专家组便在竭力调查其身份,村内的老者能够提供的线索十分有限,只能初步断定是一位党内战士。

邬家坡提供线索的一位老者杨先富,曾亲眼见过烈士被埋入泡桐树下的情景。据他回忆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年代发生的命案,早已时过境迁,当时的他还只是几岁大的顽童,见到那般场面并不敢直面惨烈,只能躲得远远地看了几眼。

但能够确定的便是,杀害烈士的人是国民党反动派,因为当时村中到处都是国民党的部署,对于百姓的欺压亦是十分严重。虽然杨先富曾见证了这场罪行的发生,但是他也并非有意瞒报。

当时的时局较为混乱,人们与国民党之间更是不敢生出任何瓜葛,他们也不能确定受害者到底是国民党中的军官还是我党的将士。所以这具遗骸一直等到1982年的文管所的同志,在调查当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时才露出头角,因此尸骨被埋葬的年头已久,想要查明身份更是难上加难。

遗骸一经发现便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为之工作,专家们日夜翻阅着记载红军革命时期的史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可以佐证的蛛丝马迹。种种史料的记载,都将这位遗骸和红军黔东独立师师长王光泽的名字靠拢。

为了验证是否属于王光泽的遗骸,这场鉴定工作耗费时日良久,在法医、红军专家等众多学者的参与下,才正式考证了实属王光泽的尸骨。

遗骸有所归属后,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党中央也极为重视王光泽遗骸一事,而这位生前饱受国民党折磨的烈士,他的光辉事迹再次映入大众眼帘。

师长的神秘失踪

王光泽生于20世纪初期,贫苦的出生,动荡的时局,都让王光泽的童年失去了朝气和蓬勃。面对家徒四壁的现实,他不得不放弃求学的机会,只好做个牧童来贴补家用。在年纪稍长些后,王光泽还学了木匠的手艺,才免受了忍冬挨饿的时期。

因为经历过吃苦的时期,王光泽对于来之不易的工作,心中已觉得很是满足,十分珍视。可是命运再一次地让王光泽的希望破灭,无序的社会助长着资本家和地主阶级的恶风,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剥削和压迫。原本的收入能够维持一家人平淡的生活,可如今再一次陷入了难以为继的时日。

王光泽对此等压迫早已愤懑满腔,他常常感叹,身为七尺男儿却无力反抗,为自己的退缩和屈服感到懊恼。

这样的情绪在他见到工农红军的革命时有了翻转,看到了土地革命下共产党给予百姓的希望。他从我党人士身上看到了一种力量和光明,于是毅然决然地加入的革命队伍之中。

王光泽加入红军之后便投入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中来,对那些常年收租的地主给到狠狠地打压。将一块块土地分到每一位农民的手中,从一次次的运动中王光泽俞渐明晰自己在进行怎样的使命,肩上又扛着何种重担。他的思想革命的洗礼,已经对共产主义有了清晰的认识,怀着这份信念,王光泽同志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

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种种成绩,让国民党反动派心中生出畏惧,他们开始发动围剿战争,对我党人士进行疯狂的迫害和残杀。此时的王光泽经过先前的经验积淀,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趁此时机,王光泽顺势被推为警卫连连长。

而他心中更是清楚,此时面临的敌人与地主相比,顽固且强大了数倍,他必须更加勇往无前,才能够取得真正的胜利。

王光泽的连长担任得很是顺利,他领导着战士们冲锋陷阵,立下了多项战功,而他也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使其职位稳步提升。

原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匠,不曾想王光泽在战争中展现的军事才能却不容小觑。一个警卫连在他的带领下队伍逐渐壮大,经验更是不断累积,王光泽在1934年正式成为红二军团中的一名师长。当时的革命形势极为紧张,为保护红军主力部队,王光泽主动率领黔东独立师留下,以拖住国民党围攻的步伐。

虽然率领看一个师的队伍,但是人数总共不及千名,而可用的武器都不能平均分配。面对浩势荡荡的敌军,王光泽必须想出应对之策,不能直接正面迎击,否则必将损失惨重。

王光泽思虑过后,决定采用保守的游击作战,抓住敌人设防漏洞,逐个歼破。但是势力对比的悬殊,这样的作战策略并不能真正牵制住国民党的部队。于是王光泽率领着军队开始多阵地进行出击,让敌军陷入措手不及。

可是敌军的装备和人数远远覆盖黔东独立师,任何策略在绝对的力量之前都显得无济于事,王光泽的应对之法,只能够勉强拖住敌军的进攻,可是代价却是黔东独立师战士的鲜血与生命。王光泽知道这一任务执行必是有去无回,但是身为部队的负责人,他必须尽力保护自己的士兵,使其获得一线生机。

王光泽在进攻上绞尽脑汁之时,也在竭尽全力地想着撤退之路。在整个师团的协作下,部队撤退到重庆秀山县邑梅镇,然而在此处却不幸陷入了敌军的围剿。和王光泽并肩作战的政委段苏权在邑梅镇身受重伤,整个部队更是满目疮痍。

看着伤情严重的段苏权,王光泽的心中悲痛难忍,他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为段苏权找到了一处安身之地,而他为了组织的任务,再一次回到了敌人的团团围剿之中。王光泽与段苏权此次一别,便再无相见,王光在此之后也没有了任何的音讯。

在段苏权重归部队时,他曾多次寻找王光泽的下落,但都没有确切的消息,一位英雄就这样失去了他的行踪。

烈士为革命英勇就义

因为段苏权和王光泽分开的地点是重庆秀山县邑梅镇,所以人们在后续的搜寻中基本都是延续着这个方向,可实际上王光泽在安顿好段苏权后离开了邑梅镇。他带领着所剩不多的将士们来到了秀山县,依然不幸地被敌人发现。

王光泽此次反击的胜率更是寥寥无几,全军已将近覆没的地步,王光泽还是和几名战友成功脱逃,但是几人都纷纷走散。为了保全生命,王光泽不得不去附近的村庄中找到栖身之地,脱下身上穿着的军装,换成普通百姓的生活,好躲过国民党的层层盘查。

正当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时,王光泽也决定离开百姓的家,避免为他们引来杀身之祸。他扮作农民的样子准备出走之时,却撞上了国民党的搜查,而他因此被识破了身份,被敌人关押起来。

王光泽师长的职位在国民党眼中便如获至宝,他们企图从一位高级将领的口中探知我党的行踪和重要情报。然而王光泽宁死不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从未妥协,只是咬着牙坚持。国民党看到王光泽是个“硬骨头”,便让他经受了种种酷刑,终不见王光泽的低头屈服,于是便将脚镣钉入他的脚踝之中。

本以为如此酷刑足够让王光泽透露出一些消息,可即使他被痛得几度晕厥也不曾说过一个字。看到王光泽这般坚持,国民党人心中原本的期待被完全覆灭,进而让他们的心中充满怒火,于是他们决定直接枪杀王光泽。

于是在1934年的一天,王光泽被国民党羁押到邬家坡的泡桐树下,王光泽知道即将迎来生命的终点,便在被羁押的一路上高喊着:“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王光泽心中所系仍然是国家和民族大义,可这也改变不了王光泽被当场击杀的事实,而他的尸体被简单埋在了泡桐树下。

就是此刻被孩童的杨先富目睹了一切,他不知道死亡的王光泽是何许人也,但那一声枪响,足够让杨先富幼小的内心受到创伤。

杨先富在之后汇报有关王光泽的信息时,都能够感受到亲眼目睹死亡的震撼。幼时的他不敢将此事与人到处纷传,只能偷偷跑回家中躲在被子中来安抚受惊的内心。但对于杨先富更是多了无尽的感激,如若不是他的恰巧碰上,那么王光泽的遗体身份的确认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烈士王光泽的尸骨终被找到,而被钉在脚踝上的镣铐也被历史和岁月留存下来,如今已经放到历史博物馆中被世人所瞻仰。这是一位英雄生前承受的痛苦,是国民党反动派此前犯下的恶行。

段苏权在得知昔日战友草草了解的生命,和埋葬他尸骨的泡桐树,便来到了此处进行了久久的缅怀。那段艰苦抗争的岁月早已过去,如今只留下两鬓斑白的段苏权在独自感伤,往事一去不复返,来日之路只希望光明灿烂,这份绵延的哀思希望王光泽能够在天边收到。

王光泽遗体久久不能找到,更是因为国民党的秘密击杀,他们对于自己所犯的罪行总是试图毁灭留下的证据和线索,并不会记录下任何一个战场上的亡魂。

王光泽和他带领的黔东独立师在任务的执行中全军覆没,泡桐树下的遗骸让那段不忍卒读的岁月再次被每位国人记起。铭记历史带来的教训是失踪48年王光泽的遗体带来的感悟,是每位国人前行时应谨记的使命。

王光泽脚踝上的镣铐,使每位读过他故事的读者,亦或者看到镣铐的人们,悲痛和无力都会涌上心头。距离王光泽的英勇就义已将近百年,可那份痛楚和屈辱似乎像在昨日一般历历在目。英雄生前所受的折磨只为保住我党的情报,为此坚持隐忍,最终保留的不仅是一份情报,更是我党生还的希望,更是名族的气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遗骸   秀山   泡桐   镣铐   我党   脚镣   尸骨   敌军   重庆   师长   烈士   红军   国民党   鉴定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