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歌翻译成中文仅28字,巧合的是,与秦始皇曾经的话如出一辙

如果将日本国歌《君之代》翻译成中文后,会发现只有28个字的日本国歌歌词的内容,竟然跟两千多年前秦始皇说过的话十分类似。

日本的国歌歌词是:“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八千代,直到小石变巨岩,直到巨岩长青苔。”

而秦始皇也曾说: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日本的文化中夹杂了很多中国文化,是因为日本在很早的时候便来中国学习,将中国的那一套,原原本本地搬运回国发展他们的制度。

可是连象征一国民族情感的国歌,都照搬中国皇帝的话,着实有些可笑,显得日本文化平庸。

都知道唐朝时,我国国力强盛且国家比较开放,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前来学习生活,大唐天子也很大方,允许日本人在中原定居、经商,甚至为官。

日本那时候也派了遣唐使来学习,学了个半斤八两,便急匆匆地将中国文化带回去了,结果因为学艺不精,闹出不少笑话。

方士的神话

其实,中国在秦朝时期就与日本有来往了,只不过派出去的人没有再回来。秦始皇迷信,总认为天下一定有长生不老药,不断派人出海去寻找这种仙药。

据《史记》记载,他曾派徐福带上一批做祭祀用的童男童女,往日本的方向去。

海上有神仙能炼制仙药,完全是江湖术士为了讨秦始皇欢心,瞎编的神话来哄他。但秦始皇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找了总比没找好。

于是把神仙和仙岛,吹嘘得最厉害的徐福便光荣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徐福在海上逛了一趟,自然什么都没有找到,更别提什么神仙了。但他回来依然向秦始皇禀报他看到神仙了,但是神仙嫌其备的礼不够丰厚,不肯赐仙药。

秦始皇一听大喜,再增加童男童女和各种农作物等命徐福再去,结果徐福这次去了就不回来了。秦始皇也在壮年时期就病死了。

徐福是死在海上了吗?并没有,他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和经验,且日本还有徐福墓,还有收藏徐福用品的神社,每年都举办祭祀徐福的活动。

由此可见,徐福当年是顺利到达了日本,并且觉得太过安逸流连忘返,把秦始皇抛诸脑后了。

日本有学者曾经大赞中国的稻米,表示多亏了中国人传过去的稻米,让日本有了可储存的粮食,将岛上的人从长年的饥荒中拯救了出来。

徐福到日本不仅传播了中国的农耕文明,还有文字、国学等传统文化。作为秦人,徐福教授日本人最多的,恐怕也是秦始皇的影响。

始皇帝的野心被抄袭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给自己重新起称号,不再叫秦王,叫秦始皇,为此他宣布以上世代统治天下的豪言壮语。

这是首次有皇帝结束列国纷争统一中原地区,秦始皇认为自己的丰功伟绩,应该千秋万世地传下去。

秦二世他的继承人要用“秦二世”“秦三世”这样的称号,延续秦国对天下的统治。

日本的国歌是1869年创作的,当时日本天皇特地找的,是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相当精通的大山岩来写词。

大山岩,本是军人出身,脑子里满满的军国主义思想。按照他的想法,国歌这么重要的东西,应当体现日本的战争精神和天皇的统治。

他看过一本叫《蓬莱山》的书籍,觉得有几句话不错,符合他想要的思想,便摘抄了出来,创作了《君之代》。

看到“蓬莱山”三个字,便秒懂日本人的抄袭了。徐福当年哄骗秦始皇的时候,就对他说,海中有三座仙山,方丈山、蓬莱山和瀛洲山

徐福第一次出海回来之后,告诉秦始皇他看到蓬莱山了,山上确实有仙药,但是有海怪阻拦所以才没有登山成功。

但是蓬莱山,始终是徐福杜撰的,第二次再让他出海去蓬莱山取仙药,知道瞒不过,徐福便只得逃到了日本,并在日本传播东土文化。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日本人知道他们引以为傲的国歌《君之代》歌词,竟然与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的中国皇帝的话,如此雷同。

19世纪,日本就已经开始了对外扩张,《君之代》的歌词,刚好符合日本的思想。此后日本便大肆发动侵略战争,想必这首歌也给了他们莫大的勇气吧。

但是可笑的是,他们认为象征希望与勇气的国歌《君之代》,或许是借鉴来的,文化底蕴如此贫乏。进入和平年代之后,日本的扩张梦更不可能实现,再奏起这首满含侵略主义的国歌,显得十分尴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国歌   日本   蓬莱   童男童女   稻米   日本人   中文   中国   巧合   神仙   海上   歌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