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坐八抬大轿的官员,领救济的兄弟俩

几位满族贵妇在打纸牌,服饰华丽,身后有佣人端茶伺候着,这日子过得滋润。穷人衣不蔽体,富人锦衣玉食,天差地别。

两位晒着太阳唠嗑的地主婆,看衣着打扮,左边那位应该是旗人,大脚板。右边那位是汉人,裹着小脚。到底是大户人家,一个用着暖手袋,一位戴着棉手套。两个人额头油光蹭亮,有点女汉子的彪悍。

准备去集市上卖的一头黑猪,正被两个男子抬着,这头猪长得膘肥体壮,一定能够卖个好价钱。两个人对着镜头,脸上挂着笑容,心里也是乐滋滋的。那时候,喂头猪也不容易,没有饲料,长得又慢,一年百十斤到顶了。

大清的壮勇,也是大清一个另类的存在。清朝以旗人定天下,八旗兵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可到了康熙时就腐化不堪,战斗力锐减。清统治者只能从汉人中征兵,组建勇营。湘军,淮军成了大清军队的主力。清末,绿营军也羸弱不堪。如照片里一样,骨瘦如柴,弱不禁风。

坐八抬大轿的官员,穿白衣的侍从格外醒目。轿子在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限制,官轿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京舆夫四人,出京八人”。地方总督、巡抚,才用八名轿夫。实际上坐轿成本高,光轿夫的开支数目就不小。一般官员坐马车更省劲。

两名犯人在衙役的看管下留下一张照片,是游街还是将要被处决已经不得而知。犯人骨瘦如柴,羸弱不堪,显然关押时间长了。脖子上戴着铁链,脚上戴着镣铐。

领救济的兄弟俩,寒冷的冬日里,两个人相依为命,或者他们的父母早已经在饥荒中走了。每逢灾年,官府也会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可往往都是杯水车薪。光绪年间的“丁戊奇荒”,饿死上千万人,上演人间惨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满族   光绪   灾年   膘肥体壮   轿夫   旗人   羸弱   骨瘦如柴   汉人   清末   犯人   官员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