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襄阳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

岘山,位于襄阳古城南2.5千米处,海拔117米,东接鱼梁坪,西依凤凰山,南临汉江,北望襄阳古城。

岘山是依据其山的特征、形态而命名的,即状其山形。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大字典》(缩印本373页)“岘”条:①山名,《吴志·孙坚传》:坚围襄阳,单马行岘山。按:元和志云,岘山,东临汉水,古今大路。在今湖北襄阳县南九里。一名岘首山。②或现字。《集韵》:岘,山小而险。一曰岭上平,或作现。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947页))“岘”条:①小而高的山岭。②岘山,又名南岘或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

这就是说,古襄阳城南5里的山,因山小而险、小而高,故称岘山。

《康熙字典》释“岘”:“山小而险。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又云:“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襄阳属荆州)。”

岘山本来是一个通名,所有小而险、小而高的山,都可以叫岘山。后来成了专名,指古襄阳城南5里的一座山,叫岘山。

岘山

岘山对后世影响最早、最大的,当推堕泪碑。

岘山的文化源流,当发轫于西晋,自羊祜始。羊祜(221~278),字叔子,以征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他在西晋由三国乱世而统一的进程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西晋大一统事业坚定的倡导者和执行者。

《晋书·羊祜传》记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羊祜生活简朴,“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他巧用计策解除了吴国在离襄阳七百里的石城的武装,使襄阳的防御压力减轻,让撤下来的兵士垦荒屯田。不但军备由“无百日之粮”一变而为够用十年,也减轻了襄阳及周边地区的农民赋税。此外,他还兴办学校、兴修水利等,为百姓造福。

羊祜病故,襄阳人“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襄阳百姓于岘山羊祜平生游憩之处建碑立庙,岁时飨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他的继任者、大将军杜预因名其碑为堕泪碑。

杜预把襄阳作为起点,完成了西晋的统一大业,也在岘山立碑纪功。清代时,岘山上建有羊杜二公祠。

唐代,堕泪碑仍在。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堕泪碑

岘山上有堕泪碑,后来又建了岘山亭。

岘山亭建于何时,现尚未考证确切。,唐代时,岘山亭已颇有名。孟浩然写有《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比之稍晚的元稹,也有“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诗句。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其散文《岘山亭记》记载:“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北宋庆历年间知襄州的王洙在其《重建岘山羊侯祠歌》中写道:“襄阳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岘名特尊。自昔羊公好登览,山名直为贤者存。”

岘山亭

岘山又称岘首山。

晋以后,岘山因羊祜而声名达于天下。到唐代,出现了“三岘”。唐代吴从政在《襄沔记》中将进出襄阳要塞的三处山,即岘山、紫盖山、万山合称为“三岘”。以岘山为首,称岘首山;紫盖山因居中,宋以后改称为中岘山;万山因处汉水上游称上岘。岘山称岘首山由此而来。

岘山上不仅有岘首亭、羊杜祠、堕泪碑,还有唐杜工部墓、晋太医令王叔和墓、唐刘巨容墓、冯安邦将军墓等古迹。

唐宋以降,历代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到襄阳,大多必登岘山、吊羊祜、赏美景、写诗文。诸如:唐代孟浩然、李白、白居易、陈子昂、宋之问、李百药、胡曾、元稹、张九龄、李颀、刘长卿、皮日休、张柬之等,宋代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范仲淹等,元、明、清代,游赏者更是不可胜计。

伏羲摩崖雕像

岘山之名,因人而著,因诗而显,因文而彰,吸纳了名士的放达、佛家的慈悲、道家的空灵、史学的厚重、诗文的秀隽,卓然屹立于源远流长的汉水身侧,与古城襄阳相得益彰,与荆楚文化共垂宇宙。

岘山绿道

【链接】

岘山石制作编磬

1978年夏天,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发现一座战国早期的大型木榔墓——曾侯乙墓。伴随编钟出土的还有用石片磨制的古乐器编磬,由大小各异、厚薄不同的三十二块组合而成。在清理过程中,考古人员做了记录和实测,但有的已破裂,不能像铜质编钟那样直接演奏,必须复制。经过研究,发现石灰岩是制作编磬的主要原料。

哪里有这种质地的石灰石呢?专家们几经辗转来到襄阳,访问、考察、研究,选定用岘山之石复制编磬。但岘山之石,也不是所有的石料都可制磬。经省、市科研人员的努力,对石料做了比较,并与襄阳老石工合作,发现岘山支脉石匠山、铁帽山石料最适宜。其石质纯正,细腻、色青、音脆。石工按出土编磬的实测记录,锻制、研磨,再经专家的反复校音、细磨,然后编组再校,最后悬系于磬架之上,按原样编为两层四组,一台古编磬,就此复制成功。它的发音和原编磬的标音基本相符,音色优美动听。

岘山何其多

岘山并不为襄阳所独有,全国以岘为名的山至少在十座以上。但这些岘山大多由襄阳岘山衍生。例如:浙江东阳县南八里的双岘山,旧名三丘山,晋殷仲文当时很有声望,自谓必登台辅,忽除东阳太守,不乐,常登此山,郡人爱之如襄阳之于羊叔子,因名岘山,二峰并峙,亦曰双岘。

岘山并不为中国所独有,韩国也有岘山。位于朝鲜半岛的韩国江原道襄阳郡,也有岘山、汉水(南大川)、鹿门(林泉)、习家池等地名。韩国襄阳郡有座岘山公园,园内有始立于元朝至元二十五年与我市襄阳城南岘山上纪念西晋羊祜相同的大字石碑——堕泪碑。后堕泪碑在韩国历史上的意义也有所扩展。在明代,韩国又出现了另一座“堕泪碑”,碑三大字下有“营下水卒为统制使李公舜臣立短碣,名曰堕泪,盖取襄阳人思羊祜而望其碑则泪立堕者也。万历三十一年秋立”字样。

岘山国家森林公园

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涵盖羊祜山、扁山、尖山、虎头山、琵琶山、真武山、凤凰山等19座山峰。岘山东临汉水,北望襄阳城,向南蜿蜒起伏,是古城南部的自然生态屏障。群山整体呈现南北走向,其间点缀众多小型水库,南渠从西往东经顺安山、琵琶山、真武山至岘首山折向南面,于观音阁处汇入汉江,具有清晰的山水景观层次。

岘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许多亭、祠、阁楼、寺观、碑刻点缀其间;许多神话、人物、战争等故事发生在这里;许多名人诸如羊祜、杜预、庞德公、庞统、习郁、释道安、习凿齿、孟浩然、皮日休等人先后在此隐居、休憩、游览、求学、著书、传教等。

绿道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杨立武 朱家红 李德亮 齐晓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襄阳   武山   汉水   凤凰山   汉江   名山   荆州   西晋   韩国   唐代   城南   历史文化   最著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