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滨州精品|缘起海洋化贝为瓷 看海洋贝瓷的手造创新进行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丁林浩 董照娜 张爽 滨州报道

你能想象,来自海洋深处的贝壳能变成“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的瓷器吗?在滨州市无棣县的山东海瓷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来自渤海湾西南岸上的贝壳堆砌在生产车间,在这里,它们将完成从贝壳到瓷器的蜕变。

化贝壳为海瓷需要经过近百道工序,说着轻松简单,实则里面蕴含着匠人们的心思与智慧。海洋贝瓷以优质贝壳为主要原料,辅以长石、石英、高岭土等根据生产需求制成碗、碟、盘等不同形状,后经脱膜、自然干燥、修坯、坯检等工序制成素坯,素坯进行三次烧制,在烧制过程中还需抛光、施釉、贴花等,出窑后又经修磨、质检、包装几十道流程后,最终才得以完成,而每道工序的紧密配合、环环相扣使得最终成品其质地细腻、壁薄轻柔、釉面滋润、玲珑剔透,轻轻敲击声音清脆悦耳可进行演奏,就好似贝壳重获新生后的歌声。

不过,想要制作出完美的海瓷制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山东海瓷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春森告诉记者,因制作海瓷的贝壳中含钙量高,富含珍珠成分,烧制成瓷器后,能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光度,并有效减少杂质的生成。然而也正因为贝壳独特的成分,使其在烧制过程中容易坍塌变形,容易烧裂,生产难度大。为此,制作海瓷的匠人们大胆进行工艺创新,突破了普通瓷器的一次烧成工艺,研发出二次烧成先进工艺。“海洋贝瓷采用二次烧成工艺,经1280摄氏度高温素烧,精准控制温度确保瓷器烧制后不变形;再经1180摄氏度高温釉烧,增加瓷器表面的光洁度。”郭春森说。

海瓷是海洋文化的延伸,海瓷技艺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延续。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对手工制品的推崇,山东海瓷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匠人们也在不断寻求与时俱进,在技术上突破创新,将传统与手造相结合,将手绘与瓷器相绑定,海瓷艺术品应运而生。

素坯勾勒,画笔流转浓淡相宜,晕染出墨彩的鲜活。这种海瓷艺术品充分利用瓷器绘画、烧制的传统技术,又不断创新,改进原料配比和烧制工艺,以瓷器为纸,施以笔墨创作,一件件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神韵、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瓷艺术珍品诞生。这种海瓷手绘也被列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项目资源库,并在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大放异彩,且海瓷艺术品参与重大外事活动,这也为“水墨海瓷”争创国家级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海瓷在经历“化贝壳为海瓷,化海瓷为艺术”的创新后,在2017年,又突破性研发出了抗菌易洁瓷器。其从材料、工艺上的研发创新,所生产出来的抗菌易洁海瓷做到了抗菌96%以上,用清水冲就能将表面油污洗净。与此同时,海瓷在技术、技艺的创新过程中,更少不了文化的创新。企业在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化机构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和艺术衍生品基础上,针对各城市文化特点和文化交流的需要,开发设计地域文化特色的伴手礼及消费产品,以海瓷为载体,使文化流动起来,促进文化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更多年轻一代去感受、接触和体验,将体验打造成人们的一种学习交流和生活方式,以此促进传统文化更好更有序地传播。

海瓷是传统文化的作品,也是新科技时代下赋能的产品,而“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实施也为海瓷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就如郭春森说的那样,海瓷文化在“山东手造”的道路上探索了一些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未来,他们将发挥创新和平台对接的优势,不断将海瓷文化推向新高度。

责编:刘 蕊

审核:卢志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无棣县   山东   渤海湾   滨州   海洋   匠人   股份有限公司   烧成   摄氏度   瓷器   工序   缘起   贝壳   艺术品   工艺   精品   艺术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