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会武功吗?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由人而圣而神,受历代人敬仰膜拜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孔子”,不过,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关系,没有太多的记载,以至人们对孔子的了解并不多。在人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孔子的牌位,而没有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原来,孔子并不是一位文弱书生,而是一个高大威猛的壮汉。史书上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寸,人皆以‘长人’而异之。先秦时候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66尺,这样算来,孔子的身高应当在2.20米开外,与现代的篮球运动员差不多,孔子的身高也离不开遗传的因素,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一位带兵打仗的军人,传说,他的身高在2.4米以上,勇猛威武,有一次他率领的鲁国军队中了埋伏,刚进入敌人的一座城池,城门忽然落下,叔梁纥遇乱不惊,只身纯以肉体的力量扛住了城门,让其他战士先行。可见,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实在可以算作一个万人敌的高手。

虎父无犬子,人们不禁猜想,有这样一位父亲,孔子的功夫也不会差,甚至《淮南子》里,干脆就把单肩扛门的男主角说成是孔子,又说他虽然勇力盖世,但“不肯以力闻”。

此外,儒家的课业里,最基础的乃是六艺─传自周代贵族教育─即所谓“礼,乐,射,御,书,数”。这里的“射”即是射箭,“御”即是驾车。这两样是“全武行”,后世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会。孔子不仅传授六艺,他本身就是以六艺闻名于天下,可以肯定,孔子对射箭和驾车肯定非常擅长。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平时不对老百姓进行军事训练,一有事就仓促征召其上战场,这无异于叫他们白白送死。所以,虽然主张“仁”,倡导和平,反对战争,但孔子内心深知,在那个乱世,自已的苦口婆心是收不到什么效果的,因此他对“足食足兵”都非常重视。季氏是鲁国大夫,孔门弟子冉有曾为他领兵打仗。胜利归来,季氏问冉有:“先生的兵法是跟谁人学的?”冉有说:“自然是跟老师学的。”这表明,孔子是懂兵法的,而且还很可能是一位大行家。

然而,以上种种虽能证明孔子文武双全,但他肯定也不能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那样飞檐走壁,更不会有什么神奇的内功心法。事实上,身处乱世,又遭人轻贱讥讽,孔子却几乎没有“亲自下场”教训别人的机会,这不光是因为他生性仁厚,“不肯以力闻”,更重要的是,这些事都由秉性天真,脾气火暴,武艺高强的子路代办了。自从子路入了门下,孔子“恶言不闻于耳”

与练武强身,除景安良相比,孔子更关心的是社会人生,天命所向,他俯仰天地,心胸开阔,容纳万物,时时刻刻牵挂的是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和乐。与这些相比,那些争勇斗狠的匹夫之勇实在不算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孔子   勇力   淮南子   和乐   足食足兵   武功   城门   兵法   乱世   身高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