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连长听说石头缝里飞出了一只苍蝇,上前一看大喜:人在这里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武器装备上占尽了优势,他们依靠强大的火力优势在朝鲜横行无忌。不过志愿军利用自身灵活多变的战术,通过运动作战,屡次重创敌人,甚至一度攻下了汉城。

到了第五次战役以后,随着抗美援朝战争形势的变化,敌我双方在“三八线”一带对峙起来,原来的运动作战就此成为了过去,志愿军转入到了阵地战阶段。虽然这一时期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有所提高,与敌人火力上的差距逐步缩小,但依旧不如敌人的火力凶猛。每次阵地战中,敌人总是依靠强大的火力对志愿军进行狂轰滥炸,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就出自这一时期。敌人妄图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在阵地战中战胜志愿军,志愿军对此也有应对办法,那就是修筑坑道。

整个阵地战期间,志愿军各部修筑了大量的坑道,并凭借坑道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成功掌控了朝鲜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过坑道也不是绝对安全,在敌人的轰炸下,坑道有时也会出现被炸塌的情况,特别是敌人的飞机能够携带重磅炸弹直接轰炸目标,对于坑道的威胁更大。由于志愿军一开始没有空军,敌人一直掌握着制空权。敌人凭借空中优势,不断派出飞机轰炸志愿军前线的阵地和后方的补给线,对志愿军威胁极大,39军115师的作战指挥室就曾因为敌人飞机的轰炸遭遇了一次危险。

作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老部队,39军同样修筑了大量的坑道。在长达20公里、纵深17.5公里的广阔阵地上,39军总共修筑了2000多条坑道,并将坑道与堑壕、交通壕、掩体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严密的防御体系。依靠着这一套防御体系,39军曾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115师的作战指挥室同样位于一处坑道里。在出事之前,谁也没有想到作战指挥室会被敌人炸毁。

那是1952年8月2日,115师代师长王扶之与作教科副科长苏盛轼、陈志茂等人像往常一样在作战指挥室里开会,研究接下来的作战计划。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即将到来。到了上午9点,忽然一架敌人的B-26轰炸机从远处飞了过来,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颗炸弹正好落在了坑道的顶部。爆炸声响起之后,坑道当场被炸塌了。

115师参谋欧阳光祖因为当时正好在坑道外面吃饭,逃过了一劫。他一看坑道被炸塌了,顿时大吃一惊,毕竟师长还在里面,他赶紧将消息报告了出去。不多时,距离这里最近的344团团长徐鹏便亲自带着警卫员赶过来了。徐鹏听说王扶之等人还在坑道里,急得不得了,立刻将团里的工兵排拉过来抢救。没过一会儿,接到消息的115师政委沈铁兵也带着师工兵连赶了过来。

39军军长吴信泉同样焦急不已,他将副军长张竭诚派了过来,到现场指挥抢救工作。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工作的人是工兵参谋宋汝州和工兵副连长刘文才,他们指挥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力挖掘被炸塌的坑道。为了保证挖掘工作的延续性,宋汝州和刘文才将工兵连分组,一个班接着一个班,轮流挖掘坑道,每20分钟轮换一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位于坑道口附近的刘鸣等四人先后被挖了出来。遗憾的是,四人都已经牺牲了,位于坑道里面的王扶之、苏盛轼、陈志茂三人却始终没有找到。眼看时间越拖越久,大家都知道里面的人生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终于有人忍不住提出了用炸药直接炸,这比人力挖掘快许多。不过这样一来,里面的人要是还活着,肯定会遭遇威胁,所以这一提议被沈铁兵等人否决了。

然而时间越拖越久,坑道里始终没有任何动静传来,很多人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认为再挖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里面的人已经希望不大了。不过吴信泉却坚持一定要挖下去,如果实在人不够,可以调军部的工兵营过去。一转眼间,已经到了第二天晚上,王扶之等人始终没有被挖出来,就连吴信泉也做好了王扶之等人牺牲的准备。

实际上,王扶之等三人都还活着。炸弹爆炸以后,三人都被气浪抛进了坑道最深处,被各种石块、泥土、断木压在了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小角落里。三人虽然都负了伤,但并没有生命危险。在黑暗中,陈志茂摸到了一把步枪,他原本想开枪提醒外面的人里面还有人活着,但被王扶之否决了。一旦开枪,很容易将上面的石块、泥土震下来,三人会再度遭遇威胁。同时,开枪也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会使得他们生存更加困难。

虽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但王扶之始终坚信,外面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救出他们。确实是这样,外面的人不但在不停挖掘泥土,还在不停想办法。刘文才知道时间越久,里面的情况越危险,但坑道这么大,谁也不知道王扶之等人在什么地方。无奈之下,他只好想了个笨办法,那就是派人在坑道四周蹲着,观察有没有特别的情况出现。

没想到的是,这个笨办法还真立功了。到了第二天深夜的时候,刘文才忽然接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有一处坑道的石缝里飞出了一只苍蝇。原本负责观察的战士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但想到刘文才的命令,还是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刘文才。刘文才一听之下大喜,赶紧上前仔细观察苍蝇飞出来的缝隙。

经过一番查看,刘文才断定里面还存在一定的空间,王扶之等人也许就在这里。总算是有目标了,至少比之前盲目乱挖要好很多,他心头大喜,赶紧喊道:“大家快过来,从这里挖进去,人很可能在里面。”原本现场很多人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一听到刘文才的话后顿时充满了信心,奋力挖掘起来。

终于,坑道逐渐挖通了,外面的人已经能跟里面对话了。通过对话,刘文才等人才知道,与他们对话的人就是陈志茂,而王扶之等人还在更深处,但三人都还活着。这个消息让大家大为振奋,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终于将王扶之等人救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志愿军   工兵连   飞出   坑道   工兵   作战   连长   火力   阵地   苍蝇   炸弹   敌人   石头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