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人们都是怎么喝酒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酒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现代人喝酒是因为聚会、应酬饮酒,古人饮酒也和我们相似,只不过他们在饮酒时比我们多了更多的情趣和雅趣,古人对于饮酒的要求可是不低呢。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在唐朝繁荣经济的推动下,酿酒业和酒文化得以迅速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酒肆众多又盛产美酒的唐朝时期,人们都是怎么喝酒的吧。

【唐朝的人们都在哪喝酒呢】

古代人喝酒,一般都会去客栈或者酒楼。那时候的酒楼就是现在的餐厅、馆子,古时候的酒楼城里乡下到处都有,就是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门口挂一张酒旗张罗着客人吃饭的地方。另外,酒楼还会选用妙龄女子当街卖酒,招揽客人,“锦里多佳人,当垆自沽酒”说的便是这种情景。

客栈就是走南闯北的人歇脚的地方,那么客栈里面的酒水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来往的人们要住宿自然是要吃饭的,来往的人们凑在一桌点上几个菜便成了一桌酒席,客栈是当时商旅者饮酒的主要场所。

【唐朝的人们都在什么时候喝酒】

古代节日多饮酒,其中各个阶层较为普遍饮酒的是过年、正月晦日、中和节、寒食日、上已日、端午节、重阳节、腊日等。过年、中和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会饮黄酒(娘酒)。

饯行亦称祖席,祖筵等,是送别的宴席。古代饯行饮酒的诗在《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杂家》诗句“祖席诸宾散,空郊匹马行”、《送吕漳州》诗句“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等皆说饯行饮酒这一习俗,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还是很重感情的。

婚礼饮酒是我国的古俗,书中多有描述,《樱桃青衣》有拜席设宴以会亲表;《郑绍》有夫妻饮交杯酒誓为伉俪等内容的习俗。

【唐朝的人们都喝什么酒】

米酒:唐人酿造的米酒又分为清酒和浊酒。清酒酿造时间长、酒精浓度高、甜度低,透明度较清,但酿造的工艺复杂。浊酒则相反。时间短、浓度低、甜度高,也比较浑浊,酿造工艺简单。因此,唐代米酒的生产主要以浊酒为主。另外,唐代人称米酒为“白酒”,此“白酒”非现在我们所饮的白酒。他们常以酿酒的原料为酒名,因用白米酿造米酒,故称“白酒”

葡萄酒:但随着唐政府与西域的交流,在边境和中原地区慢慢兴起酿造葡萄酒。尤其在边境地区,葡萄酒受到追捧。在《凉州词》中提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塞下曲》“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配制酒:唐代的配制酒主要是以米酒为基酒,再配以香料或药材,经过浸泡、蒸煮的方式而成。流行的配制酒有节令酒、香料酒、松醪酒等。

节令酒是在特定节日中饮的酒品,如在端午节要饮艾酒、菖蒲酒;九月九饮茱萸酒。香料酒主要由官桂酒(以官桂为原料,浸泡于米酒中)和各种花卉配置的香酒。松醪酒是用松脂、松花、松叶等为主料,泡于米酒之中。唐代认为松树长青之物,通过取其材料来泡酒具有养生的效果。

【唐朝的人们怎么喝酒】

古代酒宴上多行酒令。有引用经史的句子集成的雅令,有妙趣横生的绕口令;有简便快捷的骰子令;又有即席吟咏的诗令。另外还有一些酒令现在只知其名,不知行令的方法了。

行酒令时输者要罚酒。执掌酒令与罚酒的人叫酒纠或录事。古人如携妓饮酒,酒宴上的裁判多为陪酒的女妓担任,但有时也由席上的主或客来担任。
敬酒也叫送酒、劝酒。敬酒的主要特点是歌以送酒。有主人唱歌为客人送酒或者主客相互送酒的形式。歌以送酒有清唱,有边歌边舞,也有伴乐器而歌者。送酒诗多是流行的词曲,唱王昌龄、王之涣、白居易、李益等人的诗或乡土小调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唐朝   漳州   酒令   浊酒   米酒   端午节   唐代   白酒   客栈   酒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