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3岁残疾,妻子不离不弃恩爱25年,如今一家三口幸福甜蜜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健儿拿着16金,22银,16铜的成绩准备回国接受欢呼。

可在此时,国内央视主办的庆祝晚会后台,歌手郑智化与节目组正发生着冲突。

“我不唱你们选的歌,我要唱我的歌!”当时的郑智化拄着双拐,眼神执拗。

节目组负责人气急败坏,已经沟通许久,眼前的男人就是油盐不进。

恼火之余大吼出声:“这是庆祝晚会,不是你的演唱会,你有哪首歌适合在这儿唱?!”

“肯定适合,我唱给你听,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听完你一定会同意的。”

负责人斜睨着的眼里满是不屑,而没有音乐伴奏,只有铿锵的清唱: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一曲唱罢,不知何时停下工作的工作人员与负责人一脸震惊。

于是后来的庆祝晚会开始,一曲《水手》唱出了郑智化自小经历的痛苦,长大成人的坚持,还有对未来生活的勇敢前行

无论是奥运健儿,还是台下的观众,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感觉自身备受鼓舞。

而台上的小伙子流下激动的泪水,他知道,自己这是成功了……

眼泪与不服浇出早熟孩童

1961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郑智化是家中父母精心又精心对待的儿子。

郑智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只是快3岁时被疾病夺走了生命。

而郑智化也是不到3岁,因一场久退不下的高烧,进而被诊断患有小儿麻痹症,大概率会终身瘫痪。

在子息上接连受创,郑家两位家长心里的痛难以言喻。

“我小时候很早熟,5岁像10岁的感觉。我母亲总是哭,我父亲尽全力满足我的所有要求。他们对我总有愧疚,我没有办法忽视,想让他们开心一些,我就愿意听从他们的任何安排,不管是看医生还是吃药,我都不反抗……”

快7岁那年,父亲为让孩子上学,将郑智化被送进马偕医院进行矫正手术。

小少年用腿上的16道疤,换来第二年撑着双拐出门领回一张一年级8班的名牌。

身有残疾,要依靠外物行动的孩子在校园里总是“另类”。

有些小朋友着实不太可爱。

他们会小声讨论“那双拐结不结实,如果不结实,他摔倒会是什么姿势?”

他们也会私下打赌“如果把那双拐藏起来,他会多久不上厕所?会不会哭?”

好奇心的驱使下,不可爱的小孩敢把私下里的讨论和打赌内容变为现实。

而一次次被捉弄,一次次被嘲笑。

甚至有同学会捡来两根烂树枝夹在腋下,模仿郑智化走路。

可即使被绊倒被拿走双拐,只能趴在地上起不来,郑智化也从不妥协求饶。

有时候班里善良的同学会站出来帮忙,有时候老师会点名批评,甚至有所处罚。

可这类事情只有减少,没有消失。

不想告诉父母让他们担心,小少年自己消化着所有情绪。

而长时间与委屈、难堪、愤怒为伴,他从最开始的忍不住流泪,到后来可以真的不流泪。

“我一直相信痛苦可以使人成长,可以磨砺一颗强大的心。当别人的视线、秽语、嘲笑不能左右你的情绪时,你就无坚不摧。我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成名以后郑智化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总结。

但现在的他还是个孩子,他变得沉默无言,变得孤僻敏感,拒绝学校里的同学接近自己。

将心神寄托在外物上,郑智化用写字、画画温养自己,用优异的成绩向看不起他的人宣战。

只争第一不做第二,“他们瞧不起我,我就用实力告诉他们,我身体残也好过他们脑子残。”

14岁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国中,郑家爸爸告诉儿子“尽量打开心扉,融入大众的世界,每个人的存在都有意义,你也不例外”。

因为爸爸的话,郑智化学着肯定自己的存在。

16岁迷上了卡夫卡的“存在主义”,他尝试书写自己的内心与思想,并将作品寄往报社,多篇被选中发表。

不少人通过文字看到了郑智化的内心,写信与其交流想法。

而越写越觉得人需要清醒,需要抗争,需要剖析内心寻找真正想要的东西

于是17岁,放弃接下来的高中生涯,他提前考进台北工专,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土木工程。

肯定自己,专治不服

整个学习期间,一边汲取知识一边继续文字创作。

而20岁时收到一封信,认识一个女孩,从笔友到朋友再到现实中的恋人。

女孩看到了郑智化的才华,伸出手给出一直在一起的承诺。

郑智化看到了女孩良善细腻的心,同样交出一颗真心。

可爱情的种子开始是两个人的事,想要结果,却是两家人的事。

女孩的父母极为反对孩子选择一个靠双拐生活的人。

在他们看来,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凭才华吃饭的人很少。

和郑智化在一起,他们的女儿以后必定吃苦。

在爱情中,很多父母败给了子女,也有很多子女败给了父母。

女孩从最开始坚持不分手,到后来父母以“断绝关系”相逼不得不分手。

郑智化表面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结果,但内心歇斯底里,他开始痛恨自己的身体。

“我不记得初恋的样子了,但我记得她很温暖,她对我的爱和鼓励,对我始终是救赎。”

20出头的郑智化被女友分手后的一封信治愈。

她说我很好,是她不好,没有守住承诺。还说要我一定振作,一定有所成,她会一直为我喝彩。”

有时候别人的一些话,真能唤回一个人的理智。

振作起来的郑智化到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档口。

进入一家工程公司工作,只是整日重复的工作差点抹掉他一心要有所成的激情。

毅然辞职在文字上找出路,进入广告公司成为广告文字撰稿人。

1986年,25岁的郑智化接到为“开心洗发精”写广告语的任务。

抓着头皮交上去好几版都没通过。

品牌方这时候改主意说“不如就做成广告歌吧”。

从没有写过歌,连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懂,这不是为难人吗?

可偏不认输的郑智化就边哼边录,创作词和曲,《开心女孩》诞生。

请不要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我有我的梦想,青春的天空辽阔……”

通过“娃娃”金智娟的声音传出来,一首歌毫无预兆地大火。

男女老少都在传唱,“开心洗发精”大卖。

公司老板看到了郑智化在此方面的才能。

于是接下“龙角散”“香浴乳”等单子,全让其负责。

而为了给广告配乐,郑智化开始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创作。

1987年,他创作的另一部作品《给开心女孩》再度大火。

“是那个点将唱片的老板最先找到的我,他说我不精通乐理竟然能够作出这么好的音乐,我就是个天才。那时候我就想,怎么,写两首歌就是天才了?他好像骗子。”

要知道当时的郑智化已经在广告圈小有成就。

很多广告商慕名而来,宁愿排档期也只接受他的服务。

可1988年,郑智化还是出了首张个人专辑(台版)《老么的故事》。(内陆版“老幺”)

一切只是因为有位同事私下嘲讽郑智化,说他什么都不懂,唱片公司的人瞎了眼才会找过来。如果写歌这么容易,歌曲创作人还不烂大街了。

可郑智化就像小时候一样,“专用成绩治各种不服”。

我不唱歌,我在讲故事

没有伤春悲秋为赋新词强说愁。

郑智化用心创作,曲由心生。他的作品中有着激发人向上的正能量。

也有着对于生命,对于社会,对于自我的感悟和关怀。

就像那首与专辑同名的《老么的故事》,源于郑智化记忆深刻的两次真实矿变。

“我两次去到九份,当地的一些人对于当初的矿变没有过激和悲绝,他们好像认为这就是矿工的宿命,而他们大概也逃不过宿命。”

于是他在歌词里写“家乡的人被矿坑淹没,失去了生命。都市的人被欲望淹没,却失去了灵魂。”

郑智化通过自己的歌问世人“究竟谁才是可怜人?”一下了问住了很多人。

而那张专辑里的9首歌全部是他自己作词作曲加演唱,音乐创作才华表现淋漓。

1988年12月专辑一经推出就冲进百佳唱片行列。

实力演绎“你不行但是我行”,郑智化让嘲笑自己的同事闭嘴,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生如寄旅,本就该怎么快活怎么过。

发现了更感兴趣的事,郑智化一点不留恋自己在广告界的声名。

1989年走进歌唱圈,1990年加入可登唱片公司,发布专辑《单身逃亡》,引起无数人共鸣。

“郑智化的歌让我看到了我孤独的灵魂,我想让我的身体和灵魂共生,他的歌就是纽带……”

“他永远不知道包裹自己,不形式,不华丽,从来都是用最直接的话写直击人心的词。《单身逃亡》是一张有情绪的专辑……”

而同年的第三张专辑《堕落天使》更是将郑智化推上了“神坛”。

而与专辑同名的那首歌曲背后,还有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郑智化曾认识一名年轻的女子,她出生望族,却爱上了一个身体不好的穷小子。

逃离家庭为爱私奔,她背着丈夫堕入风尘,挣了钱就给丈夫买药,也开了家小店。

郑智化说要做她儿子的干爸,可认亲礼还没给出去,女子的母亲先找来要带她走,之后曾经的恩客又找上门闹。

不敢置信病急攻心的丈夫,大声哭闹的孩子,还有一个看上去淡定但内心千疮百孔的女子。

年轻的女人像“天使沦落人间”,带着一张干净的脸旁,做着被人指点的事,背后却掩盖着一颗美好的真心。

“她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但她唯独不是她自己。我没想要批评什么,我只是很想讲这个故事。”

这就是郑智化写这首歌的原因,这也是郑智化的歌曲打动人心的地方。

用犀利的话写歌词,讲故事,有深意的作品,才能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1991年离开可登唱片加入飞碟唱片发布专辑《年轻时代》,第二年4月推出《私房歌》。

专辑中的《水手》没先火,而是《大同世界》《就这样流浪》备受推崇。

以至于这年的为健儿们欢呼的庆祝晚会后台,会有一场激烈的争执。

好在风雨中的痛总有回报,成功之后再看来时路,一切付出好像又不算什么。

拄着双拐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再加上一首励志的歌。

郑智化在全国范围内大火了。创作激情开到最大,距离上一张专辑发布8个月后。

那首经久不衰的《星星点灯》唱响。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用歌声温暖无数人,用3年的时间成就自己。

苦难的过去让迈过30岁大关的郑智化更加坚强,也让他更加确定,人要遵从内心而活。

统治着歌坛的小半边天,推出《落泪的戏子》《烟斗阿兄》《游戏人间》等专辑。

谁也没想到这位正在巅峰上拄拐前行的男人,会结一场婚,改变一次人生。

与苦难掰手腕,大获全胜

1996年,35岁的郑智化认识了设计师张钰雅。

两人年龄没错几岁,性情相投,都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也都为对方着迷。

张钰雅是个勇敢表达自己的人。她喜欢郑智化,就毫不犹豫地告诉他。

她爱极了对方的才华,就毫不保留地倾吐自己的仰慕之情。

我说我有残疾,她说那又怎样?她的眼神又干净又坦荡,我很确定她爱我,我做不到不爱她。”

1999年1月,快要40岁的郑智化牵手张钰雅走进婚姻,随后宣布退出歌坛。

“当明星的老婆太辛苦了,我在外面要遮掩,就算牵她的手也要看看四周有没有偷拍,我的一切都会被放在聚光灯下面被放大。我想和她一起光明正大地逛街、拍拖、玩闹。那我就退出好了,等别人忘记我了,我就又是我自己,也独属于我的家庭了。”

又一次在巅峰时勇退,郑智化真的做到了随心而动。

在幕后做些歌曲创作,偶尔在广告圈施展一下才华。

迎来一个可爱的女儿,郑智化将大部分心神都放在拓宽孩子的精神世界上。

“我小的时候吃过的一些苦后来对我很有帮助,但我也不希望我女儿的成长像我一样苦。我想给她最多的爱,给她最好的成长环境。”

努力为孩子创造最佳的生活空间,郑智化带着妻女前往美国学习IT。

将资金投入新的领域,他转个行有了自己的公司,且发展越来越好。

而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郑智化也推崇“可以不吃苦,但得知道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甜”。

带着孩子一起做慈善,小姑娘会因为被帮助的孩子给出的拥抱而流泪。

我告诉她命运其实有所不公,人生各有苦痛。没想到她跟我说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我和我老婆很惊讶,她才几岁。但是不管她明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义,我都觉得很欣慰。”

2005年,郑智化的女儿偶然间得知自己的父亲曾是风靡一时的歌手。

于是小姑娘忽闪着好奇的眼神,说了句“爸爸,你在台上唱歌,我和妈妈给你加油好不好。”

当年5月签约“斗室文化”,郑智化宣布复出。

这一年的12月18日,郑智化唱响一场演唱会。

摄影频频给坐在后座一位站起来挥舞荧光板的小女孩镜头,而台上的郑智化多次对着小姑娘说“我爱你们”。

不为名气与金钱演唱,郑智化为爱开嗓。

满足了女儿的心愿,发专辑《现在进行时》诉说自己对现在的知足,郑智化再次隐退。

网上有句话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托尔斯泰说:“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

没有让人处处满意的生活,但人活一生,哭也是过,笑也是过。

为什么不与苦难掰个手腕,赢一个一飞冲天,自由选择未来的机会?

郑智化的童年以及青年时期比大多数人苦,但挫折与坎坷成了他自强的基石。

他比大多数人都来的勇敢,敢与欺负自己的孩子斗,敢与瞧不起自己的同事斗,敢与命运斗。

把眼泪变成铠甲,让星星点亮希望的灯。

郑智化敢多次转行,敢随心而动,是因为他不怕一切清零,不怕从头再来。

这样的人就算开始不受上天眷顾,后天也会吸引上天的眼神。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珍之重之,如今61岁的郑智化虽然消失在大众的视线。

但他始终在自己的生活里,做最光彩的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双拐   恩爱   残疾   苦难   才华   唱片   内心   妻子   甜蜜   女儿   父母   孩子   女孩   幸福   专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