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中,全文976字尽显愚昧

清朝乾隆年间,曾有远渡重洋的英国使者乔治·马戛尔尼,特意前来与中国进行友好交流,这次出使中国,马戛尔尼带了许多西洋先进科技,准备送给中国的乾隆皇帝。

但令马戛尔尼没想到的是,乾隆果断拒绝了这批礼物,并且还因此给英国国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至今还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与乾隆拒绝英国的礼物有何关联吗?为何后世之人在看后觉得乾隆信中,尽显愚蠢呢?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礼物”远渡而来

此事是有前因后果,前因便是这远洋而来的英国使团,在1793年来到了天津。

使团领导人马戛尔尼,肩负着来自英国国王的重任。此次前来中国,首先是为乾隆的生日祝寿而来,其次,英国想让乾隆打开通往英国的港口,与英国贸易通商

马嘎尼尔使团前来,也并非空手而来,为了给乾隆贺寿,英国也准备了许多当地有“特色”的礼物。

这些礼物都是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引领世界工业的产物,其中就有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以及织布机

除此之外,这些礼物中还有西方的地球仪与气压计等等,天文物理知识方面的众多仪器。

马戛尔尼使团还带来了英国的“热武器”卡宾枪和榴弹炮,还有英国的军舰模型等。英国将国内最强劲的工业文明和武器,都献给了中国,其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中国的贸易市场。

乾隆在看了马戛尔尼兴致勃勃地给他讲解这些物品的精妙之处后,顿觉英国不过一介小国,没有送他什么金银财宝,珍稀宝物。反而送他这堆破铜烂铁,实在是不堪。

乾隆自视清高,觉得英国不该是与他谈条件,而是前来觐见朝拜大清王朝的。乾隆对于英国使团,没有对他行跪拜礼很是不满,但碍于天子威严,并没有直接向马戛尔尼等人提出要求。

但乾隆皇帝的近臣和珅,顿时就悟到了乾隆不满的原因,因此和珅要求马戛尔尼等人行三跪九叩礼

但马戛尔尼等人作为英国使团,代表的是英国的颜面,定然不能轻易下跪,失了英国的体面。

中英在这方面争执不下,乾隆也十分不快,英国使团也难以招架,毕竟英国有求于人,便给乾隆单膝下跪,用了英国最高的礼仪来拜见乾隆。

但乾隆仍然不屑,旁敲侧击下达逐客令,马戛尔尼也看出乾隆的高傲态度。

因为乾隆不仅这些礼物,还下令赏赐马戛尔尼一众人金银财宝,并且让人带他们到街上去感受中国的“繁荣”。

乾隆试图向英国使团宣告中国的强大,不需要英国的这些礼物作为条件。

马戛尔尼仍不放弃与乾隆商议通商之事,他们告诉乾隆,英国希望清朝能够在北京设立洋行,能让英国人自由买卖货物,再多开放几个通商港口,并且在沿海地区划出一片区域,让英国人使用

乾隆本就因跪拜礼一事认为,英国使团粗鄙不堪,这下还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实在是忍无可忍。乾隆便让人将马戛尔尼等人送离中国。

乾隆信中尽显傲慢之意,后人却觉得愚昧至极

乾隆将英国使团送走后,仍然心中不快,便写了一封给英国国王的信。而这封信全文有976个字,每一个字都尽显乾隆傲慢之意

信中阐述了乾隆对于英国的看法,其中就有一句:

“尔等是乃荒芜之国,大清地处富饶之地,物产丰富,应有尽有。”

乾隆言下之意其实就是,不满英国使团带来的工业礼物,认为那些都是无用之物,强盛的清朝,根本不需要英国的帮助

乾隆还在信中谴责了英国国王此番想要通商的想法,乾隆认为清朝自古以来,对于通商口岸的开放,都是有法制制度来管理的,不可因英国的要求,就任意更改天朝的制度

其实乾隆此番行为,在一方面确实很有震慑力,他想着彰显国家的强盛有着充足的底气与英国谈判,不割让领土的一分一毫,并且不满足英国列强想要开拓中国市场的歹意。

在另一方面,乾隆却尽显愚昧。因为英国送来的工业革命的机器产物以及武器,其实都能够实质性的帮助到中国,但乾隆也知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选择拒绝也无可厚非。

还有一点,乾隆不同意通商,将马戛尔尼英国使团赶走就算了,竟然还写信给英国国王“羞辱”英国,这让英国对于中国的态度也有所变化。

令两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次不愉快的交流,可能就是数十年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伏笔

英国列强通过几次与清朝的交流失败后,他们便选择强行进入中国开拓市场,因此有了鸦片战争的出现。

这便是这封乾隆写给英国国王的信,带来的前因与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乾隆   英国   鸦片战争   大英   跪拜礼   国王   使团   金银财宝   博物   愚昧   清朝   中国   礼物   全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