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的哈尔滨:小偷在街头行窃被抓,马贼临刑前彼此相望

分享一组清末时期的哈尔滨老照片,拍摄时间集中于1900年之前,比起后来日本人拍摄的哈尔滨街景和建筑,这组多由俄国人拍摄的老照片更加生动,也使我们更真实接近那个时代的人们。

街头景象

清末时期,哈尔滨城内的一条大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街道两边的商铺屋脊鳞次栉比。有些店铺前树着冲天木柱,上面写有所经营的各类商品,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

一条土街

和前一张照片比起来,这条街明显差得多,街边店铺的房屋比较低矮,且道路为坑洼不平的土路。可能是哈尔滨郊区某地。

被抓的小偷

一名小偷在市场上行窃时被当场抓获,周围的人还算客气,并没有对他拳脚相加。小偷年龄不大,身体很瘦弱,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

照相馆内

当地的一户富裕人家的合影照,六子二女,可谓是一个大家庭。看到前面的几个幼童,小编感觉这并非家庭的全部,应该还有一位或几位妾没有出镜。照片中的幼童应该是男主人的小妾所生,这种现象在过去十分常见。身后的背景显然是照相馆内的幕布,上面写有宋代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

卖艺父子

旧时候的盲人很多,有的是先天性盲人,有的是后天致盲,而后者是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的,图中这对盲人父子便是例证。他们因身体残疾,只能靠沿街卖艺谋生。

官员出行

一名当地的官员准备出行,其所坐的为四乘轿, 由四名轿夫抬着。轿子旁边是一位师爷,他会跟随着轿子步行并随时汇报路途中所遇到的情况。另有一班衙役在轿子前后护轿。

客栈门前

一家客栈门前挂着两只纸灯笼,既美化了大门,又起到幌子的作用。大门一侧是一盏西式路灯。有人坐在阳光下晒暖,有人正在门前进出,其中有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店小二,还有一位穿着号衣的衙役。

衙役特写

一名在街头巡逻的衙役,手里拿着镶嵌有铁头的木棍,这是他用来对付违法者的武器。 其一身整齐的号衣,头上却戴着一顶便帽。

马贼行刑

执行死刑的刑场上,刽子手举起屠刀即将砍下的一瞬间。注意看死囚的表现,似乎并没有恐惧,而是将头转向一侧,望向旁边戴着脚枷的同伴,两人四目相对,不知是在悔恨,还是商量黄泉路上同行。

行刑以后

行刑完毕,丢掉脑袋的死囚伏尸荒野。一名衙役正在检查尸身。远处聚集着观看的人群,有不少骑兵在人群前来回走动,负责弹压现场。

旷野风景

哈尔滨郊外的黄土路边,矗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辆满载柴草的大车来到树下,车夫准备暂时停下脚步休息一下。隐约可以辨识出一个俄国人正蹲在树下。

劳动间隙

几名农夫坐在田野里的地垄上休息,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聊天。身旁种着高粱和大豆。

小睡一会

一名年轻人躺在田野里的高粱堆里,大概是干活累了,本想小憩一会,结果睡着了。很佩服他光着膀子睡在高粱杆上的功夫,难道不怕刺痒吗?

号手

两名男子手持长号站在铁道边上猛吹,这种场景让人有点匪夷所思。小编有个大胆的推测,或许这里正处在一个道口处,又恰逢拐弯处,吹号的目的是提醒过往行人火车即将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哈尔滨   号衣   小偷   衙役   马贼   俄国人   轿子   幼童   馆内   高粱   清末   盲人   时期   街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