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地宫之谜

1924年9月的一个下午,千疮百孔的雷峰塔不甘历史的重负,轰然倒塌。


雷峰塔倒塌之前

忽如黄雾弥天,音雷震地,久之烟消雾淡,但见黄土一堆。

这一堆黄土,连同那深埋的神秘地宫,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

直到2000年,拥有丰富经验的考古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雷峰塔神秘的面纱。

对于古代佛塔地宫的考古,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20年前陕西法门寺地宫的那次惊人发现。

那是新中国历年考古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同样是一座倒塌的佛塔。

考古人员在佛塔下面的地宫里发掘出了多达上千件的唐代文物珍品,不仅有失传多年,只能在文献中见到的皇家瓷器,有浓缩了当年最高工艺的皇家丝绸,上面的图案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分析它的机理,其中出土的金银器被认定为代表了盛唐时期的最高水平,是古代金银器中当之无愧的瑰宝,人们甚至还在地宫里发现了女皇武则天当年穿过的绣裙。

法门寺出土的金器

众多的出土文物,让当年的考古人员只能用震惊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而在如此众多的宝物中,最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地宫中出土的那一枚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在世界各地的信徒心中,佛祖舍利无疑是至高无上的圣物。

释迦牟尼佛祖舍利

人们不免对雷峰塔遗址的考古给予了众多的期望。

考古队第一次来到雷峰塔遗址。

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残破不堪,地面上到处散落,堆积着佛塔的残砖,而佛塔残存的基座宛若一座巨型的土丘。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当年著名的西湖胜景之一。

谁也无法推测,在这些散落的堆积物中能发现多少当年的遗物,

在它的地宫中是否真的残留着影视剧中白娘子被镇压的痕迹?

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之谜。

千禧年的春节刚过,考古队开始搭建工棚,进住雷峰塔遗址,虽然发掘之前做了充分准备,但是最终的发掘时间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仅仅地面遗物地清理,便花费了近半年的时间。

在发掘之初,雷峰塔的身份是模糊的,它的建造者建造年代都没有确切的定论。

而在人们的印象中,雷峰塔的身世更多的却是白娘子传奇中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现实中的雷峰塔已经伫立了千年时光,那么它真的是后人为了纪念这段传奇故事而兴建的吗?

就在对雷峰塔遗址的地面清理进行到两个多月的时候,一堆残破的石碑出现在人们面前,碑刻的文字已经残缺不全,

但通过对剩余碑刻文字的解读,再结合大量历史文献的考证,一座千年古塔的形象和那个曾经建造他的王国开始清晰起来。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历时200多年的大唐王朝结束了他的统治,方国割据,取而代之的史称5代十国。

5代10国时统治浙江一带的是立国70年的吴越国,都城就设立在今天的杭州市,吴越国是一个崇尚佛教的国家。

在最后一位国王钱俶统治期间,杭州城内大兴土木,修石窟,造佛寺,西子湖畔俨然一幅东南佛国的形象。

吴越国国王 钱俶

史书记载,南朝360寺,南方就是一直以来佛教是比较信奉的,今天西湖边上的净慈寺六合塔,就是当年建造的,著名的灵隐寺在当年也经过大力的整修,

但历史的更迭却在风雨飘摇中降临,就在雷峰塔仅仅落成一年之后,北宋王朝率兵南下,立国70年的吴越国纳土献地宣告亡国,而雷峰塔也随之历经沧桑。

史书记载就在雷峰塔建塔143年后的北宋末年,出生于浙江淳安的方腊率兵起义,杭州城被攻陷,在战火中,雷峰塔的木结构建筑全部被毁。

18年后,南宋的第一代皇帝宋高宗定都杭州,一时间百业兴旺,雷峰塔随之翻修一新,再逢盛世。

到明代嘉靖年间,南方的倭寇大举进犯,雷峰塔再次遭受劫难。

烈火焚烧后残存的塔心颓败苍老。

这之后,雷峰塔就以这样一种苍凉老者的形象默默地伫立了300多年。

这块残碑仅存162个字,

但通过解读这162个字,专家找出了修建雷峰塔的目的,他是为了恭奉至高无上的佛祖圣物,佛祖的头发舍利,人称佛螺髻发。

答案的揭晓似乎少了一点传奇的色彩,原来这座千年古塔的建造与白娘子传奇中的爱情故事并无任何关联。

然而遗址中是否供奉着大量珍贵文物?这个想法在大家的脑中挥之不去,让考古队员既紧张又兴奋。

雷峰塔地宫的入口终于显露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个幽深的洞口,隐隐约约的灯光下,地宫中的文物似乎安然无恙,埋藏千年的佛塔,一切都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摆放在地宫正中央的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函,周围堆满了散落的器物,半个小时之后,地宫中的第一件文物终于被顺利取出,是一面铜镜,上面还清晰地刻画着匠人的名字,这种形制的铜镜正是5代10国时期标准的官方铜镜,这也印证了佛塔地宫的建造年代。

随着一层层的砖块被拆除,浆在砖缝中的文物也随之被清理出来,一尊68厘米高的鎏金铜佛像被小心翼翼的提取出来,释迦牟尼佛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面庞丰满,嘴角带着一丝笑意,流畅的衣纹,恰如其分地显示着质感,最奇特的是这尊佛像的莲花座是有一条蟠龙托举的,龙身盘绕在铜柱上,4爪张开龙头上昂,似乎正在奋力的托举佛祖腾空而起,佛祖的静谧与巨龙的张扬和谐地融汇在一起。

考古人员开始逐层清理地宫中的文物。

铁函周围一次提取出了30多件精美文物,如此狭小的空间里,竟然存放了如此众多的文物,让在场的人们都惊叹不已。

这是地宫中出土的玉童子像,童子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之上,一幅怡然自得,天真自信的神态,在5代10国时期出土的玉器极为罕见,而这件玉童子像被专家认为填补了这一时期古玉研究的空白,他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童子相。

到晚上11点,在铁函周围,专家们发现了一些丝织品残片。浙江虽为丝绸之府,但是出土的丝绸非常少,一直是空白,主要是因为丝织品难以这么长时间的保存,此次出土的丝织品经过紧急保湿处理后被放置到密闭的容器里。

这些丝织物残片正是当年闻名遐迩的越罗,在显微镜下放大的残片依然能看出复杂的编织技艺,在吴越国时期,这是献给中原朝廷最贵重的贡品。

时间到了这一天的深夜,距离地宫发掘已经过去了将近15个小时。

地宫中最重要的文物,大铁函也顺利地吊取出来,出于文物安全的考虑,铁函的开启地点选择在了浙江省博物馆的山洞库房,这里有着严密监控的温度和湿度,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当现场人员缓缓打开,厚重的铁函,传说中的舍利塔夺目而出,纯银制成的舍利塔,光亮如新,舍利塔的中央就静静地安放着佛螺髻发,这是至高无上的佛门圣物。


雷峰塔地宫出土 舍利塔

塔4周的图案中描绘的是佛祖苦修成佛的事迹,相传佛祖在无忧树下诞生之后,苦心修炼,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在一株菩提树下顿悟成佛,此后的2000年来,它宣扬的佛法抚慰了亿万信徒的心灵,让他们在变幻无常的现实里寻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皈依,现在这尊国宝级文物就安放在西子湖畔的雷峰塔展厅里。

在雷峰塔倒塌等78年后,一座全新的雷峰新塔在遗址上被重建起来,

每当夕阳西下,在绿荫掩映中,古人眼中的雷锋西照又出现在了今人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雷峰塔   地宫   释迦牟尼   佛塔   宫中   童子   佛祖   遗址   文物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