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以致远-苏州吴江静思园(九)

小庞山湖景区由湖心笠泽亭及曲桥分为两部分,亭桥以西为庞山草堂景区,以东为借红轩景区。

笠泽亭西南有长廊跨过湖面一角,是为“小垂虹”。一带廊桥,中跨高,边跨低,宛如拱桥。此桥实乃模仿拙政园小飞虹而来。只是小飞虹后为小沧浪水院,极富幽深之致,而小垂虹后却已是湖面尽头的园外河道,景观深度也因此大打折扣。小垂虹之名亦有所本,多了一层追忆吴江松陵镇外“垂虹桥”的含义。垂虹桥最早建于北宋,号称江南第一长桥,曾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坍塌后的残桥至今仍是吴江一景。

湖之两岸都有三曲桥与中心小岛相连,划分着水域,岛上有湖石叠筑小品。过“小垂虹”廊桥,折东过贴水曲桥,可达湖心笠泽亭。

笠泽亭圆顶攒尖,小巧玲珑,甚为可人。此亭外形与拙政园西园的笠亭极为相似,拙政园之笠亭,因其亭圆顶如斗笠,故名。但静思园此亭笠泽之名,却是大有来历。春秋时期,吴江境内有地名笠泽,吴越争霸期间发生过著名的水战——笠泽之战。笠泽之战是吴越争霸战争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战略决战,它使吴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打击,其主力精锐几乎全军覆灭,从此一蹶不振,越国方面则因这次战役的全胜而确立了对吴国的绝对战略优势,其灭吴称霸已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了。今吴江市区内亦有笠泽路以纪其胜。此亭名笠泽,顶为圆形攒尖,酷似斗笠之形,下为水面,暗扣“泽”字,颇为巧妙。此亭西为庞山草堂对景,东为借红轩对景,实乃小庞山湖景区观景之枢纽中心。

于笠泽亭中凝注着“小垂虹”,再说说“小垂虹”得名之源“垂虹桥”的前世今生。

吴江人都知道松陵镇东门外历史上曾有江南第一长桥“垂虹桥”,正如诗人所描绘的那样:“十里波光连宝带,一弯月影映垂虹”。垂虹桥最早兴建的历史,要追溯到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当时吴江县城为吴凇江所分割,东门外泱泱一片水城。百姓半居其东,半居其西,往返均靠船只摆渡,十分不便。庆历八年(1048)元月,新桥落成,全长千余尺,用木万计,取名“利往桥”,俗称长桥。为方便路人歇息,桥之两堍分别记有“底定”凉亭,桥中心也构宇其上,名曰“垂虹”,然以四望,万景在目,世人遂并以垂虹名桥。

垂虹桥的木桥历史一直延续270余年,期间曾因风涛冲击或兵燹之灾而数度重建,桥孔最多时达99孔。直到元泰宝二年(1325)才改建为连拱石桥,共62孔,总长一千三百尺,其中有三孔特大桥孔,以通巨舟。桥心仍建垂虹亭,并在两堍汇泽亭、底定亭前镇以四大石狮。此后历经明清两朝近十次的修建,孔数增至72孔,到1915年时,垂虹桥堍两亭、石狮、桥面栏板均已荡然无存,桥孔亦半陷陆地,仅存44孔。础圮柱斜,颓卧波心,因此又进行了大修。

垂虹桥自宋代始建之日起,即被誉为三吴绝景,改建为连拱石桥后,“环如半月,长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如龙”。其壮丽秀美,更是独步江南,因此历代文人墨客竟有百余人为之吟诗作画,赞叹不绝。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在垂虹桥新建不久的八月中秋夜,即在垂虹桥上对月吟唱,可谓是诗赞垂虹第一人,其“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沈沈卧彩虹”,与杨杰的“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璧无瑕”,郑燮的“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世称吴江长桥之明联。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和著名诗人戴复古分别赞誉垂虹桥“颇夸九州物,壮丽此无敌”,“除却岳阳楼,天下无此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途径吴江时,题有七绝《吴江垂虹亭作》墨迹一诗中名句“垂虹秋色满东南”一直传诵至今。

垂虹桥1957年被列入省重点文保单位,此桥于1967年5月2日夜晚坍塌。目前仅存东西两端二十余孔。这座江南第一长桥虽彩虹不在,但垂虹胜景却一直印在吴江人的心里。园主为了表达对此桥的追忆之情,特在园中建这座“小垂虹”,以此怀古。

此地风光有山有廊有湖有桥有亭有榭,是园中景观最丰富处。山脚底有汀步贴水而设,过之可来到此区域主体建筑“庞山草堂”。

庞山草堂座西朝东,卷棚歇山顶,面阔三间,左右皆有长廊相接,前有观景平台。堂外水面建有三座小石塔,塔上多处雕刻覆莲纹,是为“三潭印月”景区。月上中天之际,于此赏之,亦不负良辰美景。

据说园主之母素羡杭州西湖美景,因身体之故无法前往,遂于此处仿建三潭印月小景,亦是一段佳话。庞山草堂是园主特意为其母所造,他的母亲是“庞山湖”远近皆知的重孝礼义之女,乡里邻舍都称她“庞山女”。作为儿子从小就对母亲乐善好施敬重不已,而且重孝仁义之举有过之而无不及。敬老扶贫,赈灾募捐的事迹不胜枚举,屡见不鲜。为了表达儿子对八旬老母的崇敬之情,园主以“草堂”的形式在“小庞山湖”畔造了一座贴水建筑——庞山草堂,寓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里你可聆听到春晓烟雨滴打芭蕉的旋律;感受到初夏芦荡边鲤鱼跳龙门的欢乐;静思到仲秋之夜“三潭印月”湖光山色;欣赏到季冬银光素裹下的立体诗画。春夏之季在此品茗赏景,别有情趣。只是小小水面内建三塔,略显拥挤。

于曲桥上望借红轩与涌泉楼。轩前水面之中立一小小湖石,与轩内巨型灵壁石呼应,也与曲桥西水面的三潭印月呼应,同时也使水面避免了空旷之感。

站在曲桥上东望涌泉楼,汀石散布,垂柳依依,涌泉楼静泊湖畔,水面如镜,意境幽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重孝   桥孔   山草   圆顶   吴国   涌泉   江南   苏州   景区   宋代   水面   吴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