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灌口城隍庙

在旧时,几乎每个县都有城隍庙,城隍老爷主管本县的阴间运行,掌握世人的生死大权,也起教化世人的作用,辅助人间的县令治理一方。

玉垒山牌坊后面就是城隍庙

后来,放眼神州城隍庙基本上都消失殆尽,在整个成都平原,算来也只有都江堰这座城隍庙保存下来。其位于古城区幸福路尽头的玉屏山麓,现属于玉垒山公园,免费开放。此庙始建于明朝,乾隆时灌县县长孙天宁撰《重修城隍庙碑》介绍,灌县城隍庙重建于1782年,但在光绪三年(1877年)遭火焚,一年后方重建。

据光绪十二年(1886年)《增修灌县志·图考》,老灌县城隍庙主要建筑有主殿十二重、配殿六重。

上世纪初,灌县城隍庙曾作为全县举办会议、住宿的场所。后来,灌县少年宫也曾一度于此办公,还将城隍殿改造为电影院。在1977年,又遭大火,在1978年,为了发展旅游产业,灌县将城隍庙所在的玉屏山打造为玉垒山公园,并按照旧时城隍庙的格局进行了培修,现存灵官楼、十殿、魁星殿、马王殿、城隍大殿等主要为光绪年间及近现代建筑。

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都江堰市以“灌”闻名,加之玉垒山旧名为灌口山,此处也是灌江口二郎神的道场等,故名为灌口城隍庙。

1896年伊莎贝拉所拍城隍庙前的乐楼和石牌坊

1906年的《四川之旅》上的灌县城隍庙,可窥全貌

1940年文幼章所拍,尚可见石牌坊上的:祸滛、福善等字

1944年华莱士所拍,可见石牌坊上的字已换成了抗战标语


城隍庙前的石牌坊、乐楼早已无存,现为小广场

九十年代初期的十殿,塑的为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中上刀山、下油锅等场景,很是吓人。


后曾改为十龙殿,供与李冰治水相关的民间故事如李冰锁龙、望娘滩等。现又改作玻璃展板,仅对神像进行说明



马王殿


城隍大殿


城隍殿前的水缸


殿内的壁画




大殿精美的石头磉磴已风华



大殿侧面,

旧时,灌县每年要举办一次盛大的“城隍会”,用八抬大轿抬城隍老爷出街巡游,为全县善男信女的一次盛会。现将民国时,灌县旧时文人所撰的城隍会文章录摘如下:

城隍会

(以求神打卦,多事胡为哉)

惟灌陽之有城隍會也。张燈結彩,出驾巡游,算来这县賽过他州。看戏人多,說不完小生旦角。求签者众,吃不了敬酒刀頭。鐘鼓聲天天不斷,烟火架夜夜無休。挣會差头,轮睛鼓眼。趕會生意,刮骨熬油。总之當首事人,一个心中潔净。哪怕盘心净得,几回額外营求。

其出驾也,不忙不慢,若假若真。甘当罪犯,总是愚民。上锁的,偏然得意,挂灯的,全不顾身。执皮鞭的,愁眉不展。穿号掛的,怒气生嗔。他娘个鸡脚神,身子几摇几摆。鼓他妈牛卵子,舌头一缩一伸。敢邀灵祖镇台,祛除小鬼。好比金刚扫地,劳动大神。街头则五色棚鲜,庙内则九连灯雅。土地骑驴,功曹跨马。狮子随后跳顽,龙灯过街这耍。大蜡两支,长香几把。香炉捧得,假装门市先生。洋伞撑来,活像地方老者。搭起冲天绿驾,猴儿上树高攀。叫些滚地叫花,鹞子翻又乱打。其在上也,虎皮旗飞,蜈蚣旙掛。讲到戏文,尽是笑话。箭射丁苗二嫔,遭殃的实实难堪。雷打僧道两门,作孽的真真不怕。才闻刘氏开荤,又听金妈破戒。似彼未曾变性,见佛常尊,笑他才接过门,游人便拜。记前日花园盟誓,稍稍歇个冷台。怪昨夜草市游人,吓吓打些阴卦。

则有贪花浪子,大瘾金哥,花边边帽,粉底底鞋。口谈闺闻,身着绫罗。披件滚领衣衫,假充学士。戴付抱头眼镜,偷看娇娥。捏个烟壶,街前掍闹。拿把团扇,台上糊梭。动辄夸他玉圈,古来稀少,终凭像你壳子,囦得许多。更有乡里姑娘,街坊姐妹,拕耳镀金,钗头点翠,弯弯柳之眉,隐隐桃花之泪,做得娇模娇样,未免多情。只要端去端来,都是好事。别有他乡痦棍,隔县啯噜,常携刀炮,久走江湖。要正风俗,全靠会期。吩咐两厅,庙内何妨走走,叮咛百姓,民间都要知知。迄今城隍会设,街市人偎,灯燃似电,鼓擂如雷。听讲书的成窖窖,看把戏的打堆堆。谨防顺手牵羊,摸到跑脱。只得回神下马,清不转来。早此主意,免得失财。敬神灵,各自回家,犹算高也、明也。戒无许人入庙,乃免怪哉、奇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城隍庙   屏山   城隍   都江堰市   贝拉   光绪   大殿   旧时   全县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