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尖汇聚,德国企业渴望参与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

在地缘政治波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德企业将如何深入合作?即将到来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给出答案。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本届进博会的国际展商中不乏诸多来自德国的“老面孔”。

德国汉堡驻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对第一财经记者细数道,德国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头羊永恒力、十大船公司之一的赫伯罗特、钢琴品牌之王斯坦威,以及汉堡驻中国联络处作为汉堡港在中国的官方代表处将代表汉堡港营销协会(HHM)、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HHLA)连续第五次参加进博会。

潘桦告诉第一财经,她了解到,很多德国企业都认为,在当前充斥各种变数的大背景下,中国市场不能放弃。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今年前8个月,从来源地看,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增长30.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就在此次进博会开幕前,外交部网站信息显示,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德国联邦总理朔尔茨将于11月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11月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此次访问是疫情发生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也是朔尔茨总理就任以来首访中国。两国领导人将就中德关系、中欧关系、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流,进一步巩固中德政治互信、深化中德合作,这符合双方利益。相信此访将为新时期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和平、稳定、增长作出贡献。

展台面积越来越大

第一财经从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了解到,今年德国展团装备展区共751平,汇聚了11家行业专精特尖企业参展,不乏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企业。其中,拥有170多年的印刷机制造企业海德堡(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就将首次试水进博会。

对于已连续五年参展的潘桦而言,感受到的最直接变化便是展台面积越变越大、地理位置也越来越好,“从第一届时的9平方米,到如今54平方米,五年来,我们的展台面积越来越大,参展观众的质量和数量都在逐步提升。”她表示,参展进博会的目的就是“给汉堡港揽货”:“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客户了解汉堡港、使用汉堡港,它是德国最大的港口,欧洲最大的海铁联运港。”

“德国企业渴望参与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年来,不少德企通过进博会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晏思(Jens Hildebrandt)说。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的数据显示,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德国企业与中国企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169亿美元,其中德国企业Carl Cloos现场签订意向订单,成交额达5.9亿元人民币。

汉堡港营销协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马特恩此次虽然无法亲自达到进博会现场,他在接受第一财经邮件采访时非常期待本届进博会:“自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以来,它已经成为运输和物流业在中国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聚会场合,也是汉堡港与中国合作伙伴以及潜在客户当面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今年,汉堡港将重点展示中国与汉堡港之间多样化的多式联运以及汉堡港可提供的可持续运输解决方案和服务。如今,来自或去往中国货物在汉堡港的海上运输线路十分发达,经由汉堡港的铁路运输也越来越热门。2022年上半年,汉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440万标准箱(TEU),略长了0.9%,其中,对中国的集装箱吞吐量达130万标准箱,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29.5%。就在9月26日上午,德国内阁会议批准了中远集团收购德国码头运营商汉堡港口与物流股份公司持有的汉堡港Container Terminal Tollerort码头(下称“CTT码头”)24.9%的股权,为去年9月来审批进程颇为波折的这一收购案定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入股德国港口。

半年投资过百亿欧元

自德国总理朔尔茨组阁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发生巨变。潘桦近来也观察到中德关系中的一些新趋势,“地缘政治等因素的确促进德国在华企业思考新的战略发展。”据她观察,一些德国企业会针对本地市场加速布局,比如希望在研发等领域得到德国总部的支持,通过加强中国市场的研发来反哺国外市场。

“所有企业都在重新考虑自己的战略,这一决定与未来全球的布局密切相关。这些企业如何在亚洲、欧洲重新布局,也会慢慢显现。很多德国企业认为,中国市场是不能放弃的。”潘桦说。

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此前表示,当前,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今年1-8月中德贸易额达155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截至目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550亿美元。中德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全球化发展和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这种经济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双方都从务实合作中获益良多。

今年以来,德企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在广东湛江,化工巨头巴斯夫启动建设一体化基地;大众汽车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聚焦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开发;宝马则先后在沈阳和苏州建设两个电动车项目,与在中国市场发展火热的中外电动车企业展开“正面竞争”……

德国中央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达101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2元),创历史新高。

“还有一些领域是中德企业界都很关心的。”潘桦说。10月24日,德国联邦数字和交通部联合中国科技部发起了中德在氢能和燃料电池辆汽车领域合作的项目申请。第一财经记者看到,申请的合作项目领域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安全问题研究、可再生能源整合等,每个项目都公布了相关联系人的方式与项目提交的细节。“这一项目发布后受到很多关注,不仅有中小企业也有大企业都来咨询。说明大家对于深化中德之间的合作还是很关心的,可见中德之间可以合作的领域还是很多的。”潘桦说,“尽管地缘政治导致当前的中德关系比较微妙,但中德间依然有这样的项目可以申请,对于中德合作也释放了积极信号。”

在潘桦看来,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双碳、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领域,都是中德两国可以深入合作的领域。

据潘桦介绍,此前汉堡与周边的不来梅、下萨克森州、石荷州和梅前州集结在可持续技术及能源领域和高性能基础设施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组建了北德氢能联盟,旨在打造氢能产业链。根据《北德氢战略》,到2025年,将安装至少500兆瓦的电解氢装置生产绿色氢气,到2030年,总装机容量应增至5吉瓦以上。

“北德地区有特定的区位优势,包括风电在内的绿电优势显著。”潘桦表示,联盟将利用绿电来现场制氢,后续还将涉及管网的建设。北德一大区位优势是拥有十几个具备物流和进出口能力的海港,这些港口希望扩大氢气进口能力。还将建设一条氢气工业管道以完善当地的能源网络基础设施。“希望在这个领域能实现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潘桦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德国   中国   氢气   地缘   企业   欧洲   中国企业   中国市场   展台   港口   布局   领域   政治   项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