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成就比肩牛顿、爱因斯坦,他到底有多牛?

他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巨匠,在物理学界的威望一度能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时至今日他已然成为唯一一位现存于世的,古今最顶尖的物理学大牛之一。

他也是华人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可即便他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威望,在国内依旧有无数人对其口诛笔伐,他究竟做了什么引起了民众的怒火呢?

本期数风流人物就带你来看看关于杨振宁的故事。

战乱时期获得出国留学的资格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了,在安徽省合肥县内,跟着自己的母亲一起生活,而他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知识分子,其父杨武之更是国内著名数学家。

而此时谁也不知道,这个刚出生的婴儿会在物理学界闯出多大的名号。

杨振宁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能力,四岁才刚开始认字的他,仅在一年之内,就学会了三千多个字的读写方法,可身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无法在安稳中完成学业。

1928年,杨振宁的父亲从美国归来,带着一家人远赴厦门大学,在这里生活了不到一年后,杨武之被清华大学聘请,随后居家奔赴北平。

来到北平的杨振宁与自己的亲人一同生活在清华园里,在这里他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清华园对他而言,多了一份特殊的意义,这也是之后杨振宁回国后,选择入住清华的原因。

1933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打破了北平的宁静,受到战争的影响,杨振宁一家开始四处逃难,在这期间,杨振宁也没有放下手中的书本。

也正是对知识的渴望,让他在奔波中保持了内心的宁静。

来到昆明后的他在当地学校读高二,可同年他就参加了统一招生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

此时的杨振宁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于学习的化学系,可当他真正接触化学后才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还是物理,也正是在这本学科上,杨振宁展现了自己非同寻常的天赋。

在西南联大一直读到硕士毕业的他,居于当时国内的社会环境,想要继续求学只能远赴美国。

在那个年代,出国留学是一件极为苦难的事情,首先需要的就是拥有极强的能力,好在杨振宁不缺的就是能力,1945年,杨振宁正是开启了自己的异国求学路。

成为华人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

博士毕业后的他,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也正是在这里,他认识了同为中国留学生的李政道,开始二人堪称珠联璧合的合作之路。

物理是天才的世界,而每一位天才在其领域里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杨振宁与李政道对于物理上的见解出奇的一致,双方的研究方向也大多相同。

两位顶尖人士的配合,注定会绽放出璀璨的花火。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其内容推翻了当时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

论文刚一发表就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即便是极其排外,评选又格外苛刻的诺贝尔奖也无法对其视而不见。

凭借着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与李政道获得了第二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华人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

当然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最为突出的成就则是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

要说这个理论有多厉害,虽然杨振宁没有直接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之后的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有几十位获奖得主都与这个理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也正是因为这个理论,让杨振宁能够与赫赫有名的牛顿以及爱因斯坦比肩,成为物理学界最顶尖的人物。

2000年,在著名科技期刊《自然》中,评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出色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是其中之一,而他也是榜单中唯一一位还健在的物理学家。

其在物理学界超凡脱俗的地位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位堪称伟大的物理学巨匠,却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和批判。

晚年回国定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百废俱兴的关头,无数在外留学的科学家,响应国家的号召,想尽了一切办法,也要回国建设一个全新的列强不敢侵犯的中国。

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就是在这个时期回国的。

而杨振宁作为在后期获得更高声望的物理学家,不仅没有回国,反而在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这样的行为在大多数国民的心中不亚于是背叛。

可更换了国籍,就能说明杨振宁不爱国吗?

要知道当初钱学森等人回国时早已功成名就,而杨振宁还是一名普通的研究员,他专研的领域也并非是核物理专业,回国后也不定能获得重视。

而他所研究的课题,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也只有在美国这个相对安稳的学术环境中,才能散发出蓬勃生机。

杨振宁之后的成就也证明了他当时的选择没有错,只是相比之下其他科学家,在民众的感官上可能差了许多。

可身处美国的杨振宁并非没有爱国的意向,1971年,中美关系有所缓解的趋势时,他便已经乘坐了飞往中国的班机,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

回到美国后的他在多个城市积极举行演讲活动,加大促进中美两国友好交流,此时中美关系还没有正式解冻,他的行为本身就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这样做了。

1977年,杨振宁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中美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的存在开始对中国产生了好的印象。

2003年末,在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杨振宁因为妻子的离世,决定回国定居,杨振宁也没有想到,他会因为这个决定与一位相差五十四年轻女子结为夫妻。

杨振宁之后的妻子名叫翁帆,二人的第一次相识是在1995年,当时的杨振宁受邀参加大会,此时正在读书的翁帆负责接待工作。

好似众星捧月一般的杨振宁给翁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人留下了联系方式后,保持了一段时间的书信往来,此时的她也并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会与杨振宁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4年,二人开始进行短暂的会面,此后开始相约一同游玩,慢慢地双方的关系转变成为了恋人,随后登记结婚,此时的翁帆不过二十八岁,而杨振宁一家八十二岁了。

这段婚姻起初没有一个人看好,可风风雨雨十多年后,二人的感情依旧稳定,生活在清华园的二人,一个在学校里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则是课堂上教导新一代的学生。

2015年,杨振宁放弃了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凭借着卓越的物理学成就,从教授职位转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多年的为国奉献的精神以及做出的实际贡献,在外人眼中似乎不值一提,但是国家却没有忘记。

2021年,杨振宁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个奖项他当之无愧。

人的一生是多样的,不能因为一件事就抹去他人的其他成就,杨振宁先生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从未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物理学家   北平   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   成就   爱国   中美关系   美国   学界   物理学   物理   著名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