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唐山红色故事:丰南滩沟歼灭战


1947年9月,丰南第一翻身保田营与四十八团二营刚刚合并,就参加了一次震惊冀东平原的战斗——滩沟歼灭战。

滩沟村位于原唐山市丰南县东部。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对敌斗争的前列,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都处在被围剿的风险之中。

一天清晨,国民党九十二军一六六团二营500余人杀气腾腾地冲进村里,封锁了村庄出入口,并在村民房顶上架起机枪,准备抢粮抓丁,屠杀干部群众。得知消息,合编后的四十八团二营紧急前往支援。

因敌人人数众多、武器精良,营长张安民制定了诱敌出村、分散包围、各个歼灭的作战计划,以减少人员伤亡,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

于是,二营集中力量,佯装向滩沟村发起进攻。霎时,密集的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战士们的冲杀声响成一片。村里的敌人马上还击,二营假装不敌,边打边退。敌人信以为真,加大火力出村追击,逐渐被引到村庄南侧。战士们以有利的地形做掩护,和敌人打起了游击战。他们用壕沟、沙丘做掩体,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机智地与敌人周旋,使敌人的重型武器失去了威力。但是,由于部队刚刚合编,许多战士手里没有枪支,大刀、扎枪作用有限,接连有战士牺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敌人渐渐占了上风,嚎叫着向战士们隐蔽的壕沟围拢过来。英勇的战士们毫不畏惧,冲出壕沟,奋力还击。

平时沉默寡言的大老张,此刻却像雄狮一样勇猛。他一连向敌人投了三颗手榴弹,轰轰几声响,敌人倒下一片。然后,他又瞄准敌军重机枪手,啪的一枪,重机枪手歪倒在土坡上,敌人的火力顿时弱了下来。突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伤口血流如注。大老张趔趄了一下,但他咬紧牙关,稳住身子,抓起两颗手榴弹,用尽最后力气,向敌军掷去,随后壮烈牺牲,殷红的鲜血浸染进脚下的黄沙。

四连三班班长蔡文华尽管身负重伤,仍然举起手枪,大声喊道:“同志们,为大老张报仇,冲呀!”战士们被激发起无穷斗志,冲向敌群,勇猛厮杀,敌人留下具具尸体,节节败退。

新战士赵蔡明接连用铁叉扎倒三个敌人。铁叉尖弯了,他干脆扔掉铁叉,抓起手榴弹,大喊一声,扑向敌人的机枪手,手起弹落,敌机枪手立刻脑浆迸裂。他反手夺过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敌人顿时乱了阵脚,向水西村方向胡乱逃窜。

进村之后,敌人马上用一挺轻机枪封锁住了村口,并在房顶上架起重机枪,在一间土坯房的墙上掏了枪眼,妄图死守待援。先行追击而来的战士赶到水西村后,立即向村里发起冲锋,并借着硝烟的掩护,很快接近了村口。但由于村口是一大块光秃秃的沙地,不便隐蔽,加之敌人用机枪进行扫射,三名战士中弹牺牲。

这时,一名战士悄悄摸到村口北侧一堵半人高的墙头后面,举起手枪瞄准了房顶上的机枪手。只听“砰”的一声枪响,敌人的重机枪顿时哑了,机枪手滚下房来。战士们高喊着向村里冲去,却遭遇埋伏在土坯房里敌人的射击,几名战士不幸中弹倒地。

战士李福久把身边仅有的几颗手榴弹集中在一起,投向土坯房,但由于土坯太厚,房子只被炸掉了一个角儿,并未倒塌。战士们想从侧面攻占房子,却被敌人一阵扫射压得退了下来。在这紧要关头,二营大部队从滩沟村赶了过来,由村东、村西、村北三个方向向村里发起冲锋。敌人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举手投降。

战斗结束后,《冀东日报》刊登了冀东军区的嘉奖令,表彰二营勇猛果敢的作战精神,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机枪手   丰南   歼灭战   壕沟   土坯   唐山   手榴弹   村口   机枪   房顶   村里   战士   敌人   红色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