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破万亿,A股算是又恢复了正常的交易量,久违了


昨晚中概股走得不算太好,A股和港股也低开,神似新一轮的骗炮行情,搞得我一度还有点担心。但最终成交破万亿,A股算是又恢复了正常的交易量,久违了。

带头的是疫苗概念,康希诺一根穿云箭拉起,20cm大号涨停。特别提醒诸位注意的是,截至我写文时港股康希诺涨57.6%,恒生医药指数+7%左右。

消息面上是江苏也要全面使用康希诺疫苗,这意味着什么请诸位自行脑补吧。能实锤的只有过去几个月无论无论A股还是港股都跌得爹妈不认,完全脱离了基本面,超跌反弹总还是会有的。

我之前小心翼翼捡了点医药股,遗憾的是和疫苗关系不大,所以今天医药大涨和我关系不太大,只能说勉强喝点汤,但总比连汤也喝不上强一些。

今天肯定能算第二根阳线了,离老股民标准只差一根。明天如果再这么涨的话,至少近期可以算稳了。不过我还是准备再观察一阵,等有明确消息了再下手。

反正我就是要等第三根穿云箭出现再说。

地产方面传会有新的支持政策出台,但抱歉没有实锤的消息我这都不能多说。但方向是比较明确的,肯定就是稳预期。最近跌得噼里啪啦的地产股算是灰头土脸爬起来一个膝盖,但离站起来还差很远。

我今天回血不多,肯定跑输大盘。但长达一年多的大白马熊市培养了我良好的心理素质,只要不亏钱的就是好日子。今天再怎样也是赚钱的,这就足够开心了。

对了,盘中传联通和腾讯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看时间这是上个月发布的公告,但联通涨停。流动性起来的时候是这样的,风吹草动都是利好,A股么你们都懂的。

......

昨天财政部发了《关于支持深圳探索创新财政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的公告,很多人猜测深圳可能会探索房产税和新加坡模式住房制度。

房产税不太好说,但我觉得不太可能完全照搬新加坡那个模式。花时间看了些资料,也咨询了在新加坡的朋友,总结了新加坡住房制度的几个特点。

1、组屋和商品房双轨制,组屋价格是商品房的三分之一强,大部分人住组屋。一套组屋的价格大概40万新币左右,折合200万人民币,旧的更便宜些,对新加坡人来说很容易买。

2、但也不能单纯认为组屋就比商品房划算。因为商品房在质量、居住环境、地段、配套等方面都强于组屋。比方说新加坡最有名的几条街边上基本都是商品房而很少组屋,自然也配了最好的学校。再比方说组屋则没有阳台、面积通常小于120平米,楼层矮、隔音效果一般等。

只能说豪宅和组屋就是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区别,定价体系不一样。推论就是新加坡人有了钱之后肯定还是会去买商品房,所以最近十几年商品房市场也很繁荣。新加坡人住组屋的比例从最高时的接近90%逐渐降到了目前的80%以下。

3、对同一家庭,组屋和商品房不能兼容。有商品房的不能买组屋,有组屋的也不能买商品房——当然你可以卖出组屋以后再去买商品房。每个家庭最多只允许拥有一套组屋,所以以居住属性为主。

4、但也不能说组屋完全没有金融属性,至少对新加坡公民来说是有套利空间的。新加坡公民一生有2次申请新组屋的机会,并享受政府补贴,所以很多人都会用满这两次机会,然后再去买商品房。另外组屋也允许出租...

5、移民不能申请新组屋,但可以购买旧组屋,相当是给公民当接盘侠。二手组屋有政府指导价,交易者可以上下浮动但通常不差很多,每年会有一定的升值。

6、组屋也有学区房概念但比较弱。决定入学的因素很多房子只是其中一条,申请的人多需要摇号。鸡娃的主力可能在商品房,组屋的鸡娃程度会弱很多。

7、新加坡政府每年会根据各项数据(结婚人口、新移民数量等)来决定新建组屋的数量,通常是2万套左右,有时候1万多套。

总的看下来,这个方案深圳没法学,国内各大城市也没法学。

因为新加坡就是一个城市,公民和移民数量都是严格控制的,变化也很小。而国内就不一样了,可能今年是深圳户口明年就变成上海户口,或者今年是杭州户口明年是深圳户口,这种流动性下给全民提供组屋保障不现实。极端情况下,大家都想有深圳的房子都来申请深圳户口怎么搞?

所以大概率还是公租房,有户口或者社保就可以申请。可以长租,去其他城市就还回来。

房价是涨是跌和这事关系不会很大,因为租房和商品房是两个体系。但至少给普通人一个保底,不用被迫上车,住一辈子也没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新加坡人   新加坡   深圳   疫苗   商品房   户口   公民   数量   体系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