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那个凛冬我穿越三八线(44)狭路相逢勇者胜三营生死如何?

在路上,三营长还是按七连、八连、九连、机炮连序列编了班组。这样表明我们三营依然存在。这些人员就是三营的硬骨头,有了这个骨架就不愁长不满的血肉。

稍事整顿,营长李德章派出一个精干的战斗小组,陈科长带着我们侦察了附近的敌情和地形。

同时营长与封学文参谋长一起确定了突围路线,便开始了有组织地转移。

还是七连在前,九连和机炮连居中,八连殿后。我们尽量寻找空隙,避免与敌人接触,直到通过一片开阔地时,敌人才发觉,开始火力追击。

八连七班留在最后面掩护。这个班还有副班长周传家和战士王德新、周柏林等9个人。这就是当时战斗力最强的一个班了!

三营隐蔽前进,避开敌军的重火力(来源于网络)

七班照例把9个人编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以三三制队形:这还是打辽沈战役首长发明了战斗队形,战士们分别按照射击,投弹、掩护等错位配合,强强联合的战斗队形与有着强大火力的英军27旅敌人展开博弈。

在“三三制”战术的加持下,往往我方三个战斗小组,就能发挥敌人一个排才能发挥的力量,大大地弥补了我方火力不足的弱点。

八连七班聚集了剩下几乎所有的武器弹药,拼命阻击敌军的追击,掩护全营安全地通过了开阔地。

然后他们自己分别交替掩护,向后撤退。最有战斗力的小组掩护前两组撤退后,他们开始后撤。

当王德新和周柏林他们两停下来接应副班长撤退时,都负了重伤,枪也都打坏了。

周传家撤回来时正准备给他们包扎伤口,敌人的4辆坦克追击而来,枪炮打得很凶,周传家自己也负伤了。

这时他们3个伤员只剩下1颗手雷和1支打不响的冲锋枪,已经无力战胜敌人,只能尽力保存自己。

朝鲜战争中的联合国军的重型坦克(来源于网络)

周传家忍着伤痛,恰巧找到一个隐密的防空洞,赶紧先把两个战友搀进去。

天开始亮了,3个人的伤口都流血不止,都已经没有急救包包扎了。

六班副就撕下裤子上的两个口袋布,给战友句扎了伤,自己的伤口却没有埋会。

受伤流血后,人的嗓子就渴得像冒火一样。周传家出去观察了一下,看到山上、路上、附近村子里都是英军。不能出去找水,于是返回洞里和战友握着手榴弹,随时准备与敌人拼了。

白天终于过去了,人夜之后外面仍有坦克马达声和英军的喊叫声。他们一天一夜地忍饥挨饿,滴水未进。

第二天早晨,周传家又出去观察,附近的英军已经撤走。他就捡了个钢盗,在一个水坑里打了一些水,拿回来后3个人猛喝一顿,吃了点炒面干粮。

肚子里终于不闹腾了,王德新对周传家说:“副班长,你的伤比我们轻,去找部队吧,不要让我们再拖累你啦!”说着话,声音哽咽泪水涌流。

”不行,我们3个人是一个集体,死要死在一起,活要活在一起。”周传家坚毅的脸庞发着光芒,他安慰战友们说,“你们听,外面的炮声打得很急,可能是我们的部队正在反击。坚持下去,同志们一定会来找我们的。

就这样,他们互相鼓励着,藏身在防空洞里等待部队。

干粮吃完了,周传家就出去想办法搞点吃得回来。

这时已经是春回大地,“遥看草色近却无”的时节了。

他便在向阳处采挖了一些曲麻菜、蓟蓟菜、猫耳朵、婆婆丁.....这些个野菜来填补辘辘饥肠,坚持等侍着部队来寻找。

就这样又熬过一夜,第三天度过了漫长的白昼,等到第4天下午三点多钟,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喊:“六班副!六班副”……

果然是八连里派人来找他们,战友重逢都喜泪横流。卫生员杨小东给他们重新包扎了伤口,其他同志们背着和搀着他们返回到连队。

志愿军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斗志昂扬(来源于网络)

走在中间是我的老部队九连,林指导员在之前的战斗中失踪了,我最担心就是指导员林凯旋的安危了,在撤退的路上我没有看到他。

问了九连的老战友们,要么流着泪说牺牲了,要么就是说看到他与鬼子搏斗翻下了山崖,总之听到的全都是坏消息,我心乱如麻,当时就想返回去寻他,陈子奇科长拉住我死活不让我回去,他说,即便你回去也无济于事,不仅找不到林指导员,你的小命也得搭上。

我说,那怎么办?我们不能不管林指导员,他是我的老领导。

陈科长叹口气说,只能靠他自己了,等缓几天,我和你一起回去找他。

我痛苦的望着身后黑漆漆的山路,无奈的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后来,才知道林指导员确是和敌人搏斗滚下了山崖,所幸最后一刻林指导员把敌人扭在身下替他挡住掉下悬崖的树木和大石头,多多少少缓冲了一些力道,但是他身上也多处骨折,肋骨也断了几根,右腿也骨折了。

当时,他疼得晕了过去。后来被路过的朝鲜老乡给救了回去,林指导员命大,经过朝鲜老乡的土方法治疗,大部分的伤病都好转了,但还是留下小部分的伤病成了病根折磨了他一辈子。

当时,殿后的是八连,走在中间的是九连,中途一度也是险象环生。英军通过坦克把我们分割成三段,让我们首尾不能衔接,中间也断连开来。

当时,英军27旅的敌军组织了一个战斗群,倚靠这三辆重型坦克呈扇形分为三组,向九连包抄过来。邰凤奎作为机枪小组组长,带着19岁的张秀之跳出简易的工事向着坦克后面的英军连投7颗手榴弹。

火光冲天,炸倒一片英军,待敌人拥上一些人来抢这些受伤的彩号时,神枪手程军带着三班长毛国臣一个班瞄准射击坦克的射击窗口。

三班班长毛国臣在国内立过3次大功,锦州守敌范汉杰兵团司令部大楼就是他用炸药包炸开的。

彭彭几声脆响,坦克的射击窗口被打碎,坦克手立刻失去了眼睛,无法准确地射击我们了。

于是,九连的勇士们集中火力打得英军在阵地前面伤员压着伤员,尸体摞着尸体。

一时之间,敌人受挫不小,恼羞成怒,便借着南风放火烧山。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英军一架红脑袋侦察机在头上转了一阵。

突然一调屁股向三班阵地打了一炮,立刻升起一股蘑菇状的白烟。于是招来了四架油挑子,轮番扫射、轰炸,扔汽油弹;把三班阵地变成了火焰山。

而后又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又攻了上来,透过硝烟看到敌人像蚂蚁似的黑压压地盖满了山坡,绕着山火,曲折前进。远处看,英军戴的钢盔比美军的浅,像炒菜的小锅。

朝鲜战争中的参战英军27和29旅的士兵们(来源于网络)

等到渐渐地已经听到敌人枪托碰地面的响声时,可前面的几个英军走到30公尺外就站住了,却呜哩哇啦地朝山上叫起来。

后来,毛国臣说,他看出英军是用手比画着让我们投降。

“投降是没门儿,投给你颗手榴弹吧!”毛国臣高喊一声“打!”把手榴弹投向敌群。三班全班战士们立即都跟着把手榴弹投出去。

十来颗手榴弹像炒豆子似的爆炸开来,前面的英军被炸到,后面的又往上拥。

“来吧!我们就是要打他个以少胜多!”毛国臣大声鼓励战友,又带领全班投出20多个手弹。冲上山来的30多个敌人被炸得乱滚乱爬。

九连与英军双方对峙交火,互相投弹,展开了激战。

毛国臣忽然觉得背后一热,知道可能负了伤。他伸手往后一摸!触到一颗子弹像花生米似的打在皮里肉外,他没在意。可是他身边的江西吉安人周天富却中弹牺牲了!

英军人多势众,也纷纷投过手榴弹来,有3颗落在毛国臣跟前,嗤嗤冒着蓝姻。毛国臣踢飞一个,扔回一个,第三颗却“轰”地爆炸了。

毛国臣前额负伤,血流满面。他抹了把糊住视线的血迹,继续战斗。

手榴弹快打光了,河北蔚县籍战士王仲卿冲破了敌人火力封锁,从阵地中搜刮了半麻袋手榴弹。

于是,靠着这些个手榴弹以及邰凤奎的机枪班,全班越战越勇,坚持到了黄昏。

机枪组的志愿军士兵在瞄准射击敌人(来源于网络)

天一黑,英军就收缩了进攻,改为阵地防守。彼消我长,我们就由防守改为进攻。

再说走在最前面的尖刀七连经过23日一夜的戮战,在杀伤了几十个敌人后,我们七连的机枪射手、副射手都相继伤亡了,最后只剩下新战士弹药手蒙士琴,可是在转移阵地时和部队失去了联系。

天亮以后,只见公路上、稻田里到处都是英军。小蒙就沿着田埂和沟渠隐蔽地向外突围,而后顺着一条山沟翻过两道山岗,冲出英军的重围,遇见了营里的担架排。

他就参加担架排,连续两次运伤员到团包扎所。晚上,趁着夜色掩护,他把八连指导员抬了下来,送到山下一所房子里休息。

这时,附近的战斗又打得激烈起来。公路上开来了5辆坦克。稻田里也有6辆坦克像扇子面似的展开。一面逼近,一面打枪打炮,离伤员隐蔽的房子只有几百公尺距离了。

轻伤员互相搀扶着开始转移了。可是八连指导员腿上的伤很重,挣扎着想站也站不起来。

情况紧急,蒙士琴背起指导员就跑,跑出半里多地。拐过一道山弯。小蒙累的大口喘气,汗流浃背,心跳得好像要从嘴里蹦出来,再没有一点力气了,只好停下来歇口气。

八连指导员过意不去地说:“你快自己走吧,不用管我了!"蒙士琴却坚持说:“我一定得把你背下去!”

就这样,靠着坚强的意志,他累得不行了就再休息,一直背出十几里地,天已经黑了才找到营的包扎所。

经过一路的艰难坎坷,我们在三营长和封参谋长的带领下,筚路蓝缕地找到了118师,师长邓岳和政委张玉华得知354团三营遭受的损失和团参谋长刘玉珠同志牺牲,心情都十分沉痛!

事出完全偶然意外,部队已经打垮了伪六师,追击逃敌,势如破竹。

没想到半路上碰上了英军。

要在敌军节节抗击,步步为营,火力强大,严密布防的阵线上冲杀开120华里的血路,必然要经历苦战、恶战,付出重大牺牲。

邓师长赞扬我们354团三营敢当重任,面对强敌,血战到底;虽然遭到严重损失,却挫而不馁,溃而不乱,收拢转移,井然有序。

这是值得自豪,今人欣慰的!他建议师党委给我们三营请功。

经志愿军党委批准,给我们354团三营荣记一等功。三营的七连、八连、九连和机炮连也都荣记一等功。

当年的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同志对汶次战斗也很重视。

他指出:“这场恶仗,险仗为全军部队创造了一项极有价值的经验,即:如何在战斗失利、身处险境下,能够不乱阵脚,全身而退。

未完待续(本小说根据40军抗美援朝军史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营生   手榴弹   指导员   伤员   狭路相逢   掩护   火力   英军   阵地   坦克   部队   敌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