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曹丕只活了40岁,曹操尸骨未寒,他就做了2件令人不齿的事

封建王朝时期,有很多的讲究,礼制规矩需要遵守,若是违反了这些,会有说法会反噬到人身上。

尤其是身居高位者,很多人都相信这些,但是很多坐到皇位上的人认为,自己乃是天子,所以无畏这些。

古代的很多帝王都想要长命百岁,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命不知道出过多少的心力,但同样也有身居皇位之人,早早离世,而去世的因由也有很多。

或是因为患病,或是因为积劳成疾,也有过于放纵导致身子内力亏损,最终与世长辞之人。

曾经就有人预测曹丕只能活到40岁,若是过了40岁这道坎,将会十分长寿,听闻这一点的曹丕十分不悦,觉得自己的寿数不会像旁人说的那般。

但是最终曹丕确实是死在了自己40岁的时候,其实纵观曹丕的一生,他如此早便寿数尽了,也是有原因的。

不守礼的曹丕

古代讲究孝道,越是讲究的人家,越是对守孝这件事情十分的看重,认为自己家中有亲人去世,该守孝三年,为自己故去的亲人祈福。

曹丕的父亲,自然就是一代枭雄曹操,话说曹操一辈子殚精竭虑,终于将整个魏国拿捏到了自己手里。

但可惜的是,他掌权之后六年,他便早早离世了。

他的儿子之中不乏擅文者,也不缺能武者,但最后坐到皇位上的,却是两样都不算出类拔萃的曹丕。

这一点曹操自由考量,但是估计曹操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登上皇位之后,变成了一个屡次犯禁的人。

曹操身死,曹丕按理应当为曹操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之中,他应该不能饮酒,更不能大鱼大肉,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

但是曹丕却完全不管这些,在孝期之中,做的2件事令人不齿,第一贪图享乐,沉溺于酒肉之中,甚至带着手下军队中的所有兵将们一起大吃大喝。

但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还有第二件事,沉迷于美色。

沉迷于美色

曹丕除了整日吃香喝辣,饮酒作乐,专门请了乐人表演之外,他还是个沉迷于女色之人。

曹操死后,掌握大权的曹丕,不仅没有善待自己父亲曾经的夫人,反而将自己父亲曾经的不少夫人都占为己有。

这是相当大逆不道的做法,但是曹丕却完全不在乎,而且这种事情,他还不是偷偷摸摸地将人藏在自己后宫之中,而是光明正大的将人带在身边。

曾经侍奉过他父亲的夫人,眼下却正在曹丕的身边侍奉他,这被手下的人看到了,都得说他一句无可救药。

曹丕沉迷酒色,寻欢作乐根本等不到自己守孝期过,在父亲离世这么悲痛的时候,他却如此,任谁看了都说他大逆不道。

而他的身体,也因为长时间的浸润在酒与色之间,逐渐亏损了内里,年纪轻轻便离世也并不奇怪。

登上皇位

按理说曹操这样的枭雄,到底是为何会选中自己的这个儿子继承他的衣钵,有些让人想不通。

尤其是曹操当时美妾众多,自己更是有着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之中不乏出类拔萃之人,尤其曹植七步成诗的名声远扬,为何最后会是曹丕掌权。

当时的曹操虽说有很多的儿子,但那个时候最是讲究出身,立嫡立长,那么能够竞争皇位的就只有曹操原配夫人卞氏所出的四个儿子。

其中曹植虽以文学见长,但政治手段却相当匮乏,曹彰在军中相当有威望,但却是个沉迷于带兵打仗的武夫,并不适合至尊之位。

剩下的曹熊身体又一直不好,更不适合,所以这皇位最终就是相当有政治手腕的曹丕身上。

且说这曹丕虽说登上了皇位,但心里一直忌惮着声名在外的曹植,担心自己的兄弟会反了自己,所以一直对曹氏宗亲行打压之策,最终最后将自己逼上了一条难路。

而且他生性多疑,哪怕是谋士竭尽心力为其出谋划策,他都并不相信,比起旁人,他更相信自己的决断。

这也导致自己屡屡犯错,不仅放走了司马懿,养虎为患,又不听劝谏,在夷陵之战之中丧失了攻打蜀国与吴国的大好时机。

错失良机不说,原本三国之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魏国,却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没落。

他是个相当不同劝的人,曹操离世之前曾经叮嘱一定不能放过司马懿,这个人心思深沉,假以时日必成大患。

但曹丕完全没有听进去,最终司马懿起势,而他败空了魏国的家底。

从政绩上来看,曹丕与自己的父亲之间相差的何止是一星半点,只是曹操去世之后,他没那个能力支撑起整个魏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留下来的基业毁在了自己手中。

他不愿听别人提及自己可能在四十岁时离世,更加沉溺于享乐的生活,万人之上,掌握大权,不懂收敛,这也是他最终如此早离世的根由。

结语

古代帝王将相,总要舍弃些什么,有些帝王心狠,所以觉得自己性子偏温和的孩子不适合坐上皇位。

但同样固执己见的人,同样也不会有所功绩,曹植年少成名,当时有很多人看好他最终接班,但他却原没有自己一母同胞的曹丕心狠。

当时争权的时候,曹丕的这股子狠劲自然是占优势,但是对于整个魏国而言,谁都想不到的是曹丕最后会带领着魏国越走越弱。

他带兵打仗不如曹彰,文学功底不如曹植,但却听不得别人将他有点不好,所以宁愿固执己见,也不愿意听从谋士的劝谏。

明晃晃摆在眼前渔翁得利的情况,他也轻易地放过,与其说曹丕想要有些功绩,倒不如说他只是恋栈权位,想要登上高位之后纵情声色。

从他后来的举动来看,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无人能够在高位指责他,他自然毫无顾忌,想做什么做什么。

这才有了后来如此之多的大逆不道之事,种种作为,非但没有展现一名君王的气度,反而让人觉得不着调,认为其并非明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魏国   寿数   尸骨未寒   劝谏   大逆不道   皇位   高位   夫人   讲究   父亲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