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前,21岁战士不幸被永远留在桥墩里,如今火车经过需鸣笛30秒

近代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再加上长年内部的军阀战争和党同伐异。社会早已是一片动荡,民不聊生。

好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恢复稳定。一切百废待兴,而重新看到希望的百姓也纷纷投身到了祖国的建设浪潮中,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众所周知,对一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莫过于铁路了。交通线网的完备,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石,还是促进民生的关键。甚至在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过在全国修建16万公里铁路的治国方针,遗憾的是,民国政府直到最后败退大陆,都没能完成孙中山先生的夙愿。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全国兴修铁路。1951年,我国政府便提出了要把铁路修到西藏拉萨的目标,而这项艰巨的工程任务,基本上是由我国解放军完成的。

而在早年兴建的多条铁路干线里,有一条极为特殊,这条铁路便是成昆铁路。其是衔接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的关键,也是打通中国南部的重要对外通道。其从晚清时期便开始构想,一直到1958年,才正式动工。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外,在修建成昆铁路云南省禄丰县一段时,还发生了一件让人十分难过的事故。而这起事故,让至今经过该路段的火车,都会鸣笛30秒致敬。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还请各位接着往下看。

1965年,成昆铁路禄丰县一段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禄丰县井乡龙骨甸一段,由于地形多为云贵山区的山地,只能架设铁路桥。而当时负责这段建设的是我国的877部队,其旗下第37分队则承担了7号桥墩的建设工作。

当时,为了抓紧完工让铁路通车,37分队的战士们可谓是起早贪黑,紧赶慢赶。8月24日这天,7号桥墩正式迎来了最后的水泥灌注工作,只要灌注完成,便代表桥墩修建工作正式完成。由于疲劳,当时37分队21岁的班长熊汉俊在一旁走神了,不小心一个踉跄栽入了灌注的模具当中。操作的战士还没来得及反应,熊汉俊就被滚滚的水泥给淹没了。

显然,熊汉俊是救不回来了,而当时面临的问题是,要不要将他的尸体挖出来另行安葬。倘若想要将其挖出来,就必须要动用炸药将7号桥墩炸碎,不但会让之前37分队的努力全部白费,同时还不一定能留下全尸。

经过权衡再三后,37分队最终还是决定将7号桥墩保留。就这样,21岁的熊汉俊烈士被铸成了桥墩,永远成了7号桥墩的一部分。

当然,战友们也没有忘记熊汉俊班长的付出。他们不但在7号桥墩上刻下了班长的墓碑,每年还来到这里,坚持为熊汉俊扫墓。而这项传统一直持续至今,即便是后来加入到队伍的新兵,也会继承这个习惯。

除此之外,国家铁路系统为了表达对熊汉俊烈士的敬意。但凡经过成昆铁路云南省禄丰县井乡龙骨甸段的火车,都会降速鸣笛30秒为熊汉俊致哀。

而这缕穿越时空的汽笛声,从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竣工通车后开始,一直响到了今天。它奏响了那个年代为新中国建设付出青春和热血的一代人的赞歌,也奏响我国铁路发展的恢弘悲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桥墩   禄丰县   云南省   都会   龙骨   分队   班长   战士   不幸   年前   铁路   火车   正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