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过朱熹的思想的他究竟是谁?为何还被后人敬仰?

他——曾经反对过朱熹的思想哲学,可他究竟是谁?他为什么敢反对大家公认的著名哲学家朱熹呢?这还得从一段历史说起——

明朝明孝宗弘治年间一度呈现和平发展的气象。可是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继承皇位后,在宦官刘瑾的鼓动下,不理朝政,到处游玩,百姓们过着荒谬的生活。刘瑾和他的同党控制了朝政,到处祸国殃民。

明武宗图

公元1506年,南京二十几个官员联名上书弹劾刘瑾,要求罢免他。可是刘瑾没有下台,反而弹劾的官员遭到了迫害。罢官的罢官,入狱的入狱,没有大臣再敢说话。

可就在这时,一位职位较低的京官却勇敢地站出来。上书皇帝,指责刘瑾,但他却在朝廷上当众被打了40大板,并被贬到了贵州龙场做驿丞。

这个官员就是王守仁,我们也叫他王阳明,当时是吏部主事。

王阳明是明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懂军事。他与公元1472年生于浙江余姚,从小聪明好学,不拘小节,有独立思考精神。

在他11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北京。路过镇江金山寺时,遇到了一位朋友,就在亭子中喝酒聊天。喝得高兴了,朋友提议写诗助兴,正当大人苦思冥想的时候,王阳明却念出了他心中所想的诗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唯扬水底天。醉倚妙高风上月,玉箫吹策龙洞眠。”这首诗也成了王阳明的经典诗句。

金山寺图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研究人的“心”、“性”与道德修养的学问。他年轻时学习过道家的修炼,又学习过佛家的禅理,接着学习了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学说,但是她都感到不满意。

例如,朱熹儒家名言:“格物致知”是只要默默地思考事物的道理,就能获得知识。他父亲的院子里有一种竹子,王阳明按照朱熹的话,搬了椅子静静地坐在桌子面前。

可是一连七天都没有想出一丝道理来,反而生了场大病,王阳明从此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多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自问:圣人处在这样的环境中,该采取什么原则呢?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领悟,竟然欢呼雀跃起来!

1.心即理: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圣人之道,就是宇宙间最高的“天道”,正所谓“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所谓“心外无理”,就是说外部的具体事物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会产生“理”,“理”是我们主观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是我们心里的想法,没有心也就没有“理”。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大脑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者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

2.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王阳明的心学对当时的后世的哲学、思想、文化、艺术发生过很重要的影响,明代后期许多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都是王阳明心学的信徒。[来看我]

王阳明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朱熹   金山寺   朝政   本体   天理   思想家   良知   后人   官员   事物   思想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