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最大的考验


李忱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于长庆中期被封为光王。在他即位之前,贵为王爷的李忱不得不离京出走,这得从他当时的处境说起。李忱的母亲并不是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妃子,她作为当时叛臣的罪孥进宫,结果邂逅了当朝皇帝,生下了李忱,可惜在李忱的幼年,宪宗皇帝就被宦官暗杀了,留下这一对母子,既不能母凭子贵,也不能子凭母达。

820年,李恒(李忱之兄)被宦官扶上皇位,是为唐穆宗。四年后穆宗服长生药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十八岁,驾崩后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继接任。

在这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三朝皇叔李忱的地位既微妙又尴尬,他只能以黄老之道,韬光养晦,装傻弄痴。尽管他为人低调,不张扬,但光王的特殊身份,还是让他逃避不了侄儿们猜忌、排斥、挤压的命运。文宗、武宗两位皇帝更是对他心存芥蒂,非但不以礼相待,还想方设法地迫害他。841 年,唐武宗登基时,李忱为避祸全身,便“寻请为僧,行游江表间”,远离了是非之地。应该说,李忱当时做出的这一抉择,当属达人知命的明智之举。而流放底层,阅尽人世沧桑,也为他将来修成大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法号“琼俊”的李忱虽然隐居于与世隔绝的深山之中,并没有忘却心中之志。握瑾怀瑜的他效法孔明,抱膝于隆中,准备待时而动。在唐武宗统治的六年间,他不停地通过秘密渠道打探宫内情况,积极做准备,以实现“归去宿龙宫”的宿愿。

虽然他一直隐藏自己的这一志向,在福建境内的天竺山真寂寺的三年间,他言行谨慎,不露端倪。但在一次与黄蘖和尚观瀑吟联时,他那深藏于心的雄才大略却通过一副对联表露无遗。一日,他与当时的名僧 黄蘖和尚在山中闲话,面对悬崖峭壁上的一条飞瀑,黄蘖来了雅兴,对李忱说道:“我出一上句,看你能否接下句?”李忱也兴致盎然,说道:“你道来我听,我必对得上。”黄蘖于是吟道:“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几乎是脱口而出:“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黄蘖听了,赞赏有加。

没有深沉的寂寞,哪有动地的长歌?李忱就像那瀑布,经历“千岩万壑不辞劳”的艰险后,终将飞珠溅玉、石破天惊。846 年,深谙权谋、忍辱负重的李忱果然在太监们的拥戴下,从侄儿手中夺过大位,成为居宣宗,时年三十七岁。由于他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黎民疾苦,故躬行节俭,虚怀纳谏,颇有作为,号称“大中之治”。

一个人一生中的际遇肯定各不相同 ,当面对寂寞的时候,你要善于寻找方法帮助自己度过这人生最大的考验。只要你耐得住寂寞,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当际遇向你招手时,你就能很好地把握,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文宗   躬行节俭   待时而动   千岩万壑   达人知命   寂寞   宦官   侄儿   际遇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