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

蒙眬中醒来,我推开门窗,在骤然扑面而来的寒冷下,狠狠地打了一个冷颤,我条件反射地迅速关上门,缩回了温暖的房间中。抬眼望去,外面天色昏暗,绵绵的细雨在风中化成了忽厚忽薄忽左忽右的白纱,院子里高大的柳树,无数修长的树枝,轻轻晃荡着,配着旁边古色古香的凉亭和回廊,犹如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西安的天气,真的是有点多变,昨天还是33度的炎热夏天,今天却是17度的微冷初秋。

我按照计划,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秦始皇陵兵马俑时,已是接近九点了。细雨绵绵斜飞,寒风不停地吹拂着,门前广场聚着的小贩拿着雨伞和雨衣殷勤地兜售着,价格并不算贵,我买了一件连帽雨衣套上,全身感觉温暖了起来。今天的游人并不多,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景区里面。

景区中有着许多高高低低的树木,葱葱郁郁,层层叠叠,绿意盎然,它们排列整齐,枝丫在风中轻轻摇曳,俨然招手迎客而来。我跟随着导游,走在草木中间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心情忐忑而又期盼,不安的是觉得有点莫名地惊扰了千古一帝的栖息地,期待的是想早点看看这个举世无双的伟大古迹。

步行七、八分钟后,我终于进入了兵马俑一号坑。历史厚重而严肃的气息,让游人们都屏住了呼吸,也不敢大声呼喊。我看着前方,土坑很大,数条纵沟,每条纵沟大概三米宽,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兵俑与马俑,纵沟之间均有一堵二米多宽的土墙。在最前面站着的是三排密密麻麻的身无盔甲的布衣平民,据称,他们是战斗时开路的炮灰,只能前进不可后退,目的是以血肉之躯先消耗了敌方部分战斗力,在残酷的战争中,平民的性命,低贱如蚁蝼。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果然如此啊。


平民后面的是一排排严阵以待的数个马俑和无数的兵俑,马俑膘肥体壮且威风凛凛,兵俑都身高1米八以上,身披盔甲 ,身姿挺拔而威武雄壮,双眼坚定地直视前方, 神情坚毅,他们的双手是拿着武器向前挺进的姿势(武器已消失),好像前方就是腥风血雨的战场,但他们的脸上毫不畏惧,整个队列都弥漫着浓浓的战意。他们每一个都经过了精雕细琢,模样皆栩栩如生,我想,如果有人在一个光线昏暗的夜晚蓦然闯进的话,一定会以为这就是活生生的马匹与士兵吓了一大跳,更会被那从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千军万马般的战意吓得落荒而逃。

在左边第三纵列中间,有数个兵马俑身上有着明显烧过的焦黑痕迹,据说,这是当年秦末的项羽所为,他仇恨秦始皇,一把熊熊大火烧了阿房宫还不解恨,还放火烧了秦始皇的陵墓,并搜集走了地下兵团的所有武器,所以兵俑手上空空如也。可能是陵墓内经过特别处理,过于干燥,所以火没燃烧起来,这才有了我们面前珍贵无比的历史文物,让世界各地的人接踵而至,景仰膜拜。

此图片来自于网上,如有不慎,请联系删除

然后我还陆续参观了二、三、四号坑, 陵墓很大,挖掘出来的只是少部分。在二号陵墓坑的墙上,有很多相关的图文并茂的描述和 挖掘的经历,让参观者对这个景点了解更深入。据说,刚挖出来的物品绚丽多彩,但一接触到了空气,他们表面的涂料迅速氧化脱落了,最终只是土褐色,甚是可惜。


历史的进程浩浩荡荡,战争的鼓声轰轰烈烈,秦始皇终统一六国,逐匈奴、筑长城、开百越等,创下了前无古人的大功勋 。可是由于秦国连年征战,重武废耕,犹如歇泽而鱼,严重透支大秦朝未来几十年的国力,而秦二世并没有力挽狂澜开创盛世的才能,秦朝统一后十四年而亡,这不得不令人长叹,兴盛与衰败,皆因在于战意不绝啊。时间无情流逝,千古风流人物,多少爱恨情仇,却转瞬成空。两千多年过去了,他仍然留下了这个陵墓,如是秦国当年战争时排兵布阵的宏大重现,让后人或赞或叹。

当我默默地走出大门时,心中祈祷:惟愿战歌不再响起,和平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兵马俑   阿房宫   秦国   秦朝   陵墓   博物院   景区   盔甲   雨衣   平民   武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