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存的苏维埃国家:国徽国旗仍为镰刀锤头,靠军火生意为生

提起苏维埃,对它缺乏全面了解的人或许会认为,这个政权已经伴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消失,代表着一个逝去的时代。

然而这三个字在很多人眼中不仅仅是一种政权,它更是一种信仰,因为它身上倾注着无数革命者抗争时留下的鲜血,也曾给一片辽阔无比的土地带来过焕然一新的面貌。

很多人或许仍会吟唱着几首苏联的旧曲,缅怀他们心中已逝的伟大政权,殊不知,苏维埃并没有在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作为苏联继承者之一的德左共和国,依然以镰刀锤头为国旗国徽。

尽管它在当今世界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并且相信曾经那个伟大的政权仍未被击垮,仍然留存于世、薪火相传。

苏维埃的起源

“苏维埃”是一个俄语音译产生的词汇,它在俄语中的含义是“代表会议”或“委员会”,关于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俄国革命,也有人认为更早地远在十九世纪的巴黎公社,也能作为其启蒙性的起源,毋庸置疑,无论哪种起源,都有着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核。

尽管1905年俄国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只是伟大革命的序曲,当时整个俄国都笼罩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变革气象,各种势力交织、渗透,社会和人民都在呼唤着一种崭新的统治形式。

终于,在12年后的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接连爆发,这一年或是苏维埃历史最重要的元年。

在二月革命时期,俄国各地已成立了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两种形式的政权机关,但这并不是彻底的胜利,因为这种政权是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建立的“临时政府”并存的,后俄国十月革命全面胜利,这标志着俄国苏维埃政府取得了在俄国全部政权。

1922年,各苏维埃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苏联正式成立,最初的它由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

发展与败落

自苏维埃成立到其随苏联解体后被解散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它给人类历史的篇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结束了当时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人类政治体系历史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

在当时,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则是资本主义制度最为强大的代表,在两种截然不同制度的对立关系中,这两位“老大哥”自然也是水火不容的。

与现在国际上“一超多强”的局面不同,当时的世界呈现的是一种“两极格局”,也就是说,当时的苏联与美国是针尖麦芒、分庭抗礼的,两大国的明争暗斗在那几十年也从未间断。

苏联之所以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军事实力的重视,它研发了大量先进的军舰,拥有当时世界第一大战略轰炸机,它的核弹拥有量也是当时的世界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重大举措也都曾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值得一提的是,“苏维埃”也曾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被正式引进到中国,在1931到1935年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当今中国的旧称,但这一名称却遭到了当时普通民众的误解,认为“苏维埃”是某个具体人物的称谓。

虽然可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中国社会与这一制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天然的不契合,当时的领导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促使苏维埃政权逐渐退出了中国政治舞台,并逐步摸索出契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苏联却因为体制弊端、政策失误,加之领导人错误地指导路线和变革方案,在辉煌屹立了数十年之后,迎来了寿终正寝的一天。

仅存的“苏维埃”现状“

在苏联解体之后分成了15个国家,其中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是继承了苏联绝大部分领土和实力的俄罗斯,而唯一一个继续沿用苏维埃旧制的国家却鲜为人知。

德左共和国全称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因其位于德涅斯特河左岸而得名,事实上,它并不是当时苏联解体产生的15国之一,它曾从属于摩尔多瓦,在1991年8月选举出总统并宣布独立,但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

这个存在感或并不高的国家,最多被人讨论的,就是它在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政治体制,和其所承载的“苏维埃”情怀。

2014年的数据显示,德左共和国占地约为4000平方公里,2014年数据显示,其人口约为五十万,GDP总值为13.5亿美元,是欧洲最穷的地方之一。

德左曾是旧时苏联重要的军事工业中心和军事武器储备基地,独立后的德左共和国依然延续了“老本行”,以军火生意为生。

不但在政治体制和国旗国徽均沿袭苏联,“苏维埃”遗风在德左共和国随处可见:街头上列宁的雕像和共产主义的标语、“十月革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和曾经的苏联城市别无二致。

小结:

“苏维埃”过去的辉煌不再,有人不以为意,也有人为之惋惜。然而历史的进程无对错可言,所有变化都是巧合中的必然,所有变化都意味着发展。

沿用苏维埃制度的德左共和国占据了历史进程中一个特殊的地位,或许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这种特殊性,不是某种政权的特殊性,而是这个地区真实的发展状况。

毕竟沿用或创新都只是一种选择,承载着人民意志的、利于发展的选择就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期待德左共和国的人民能给苏维埃创造新的时代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苏维埃   国徽   俄国   俄语   锤头   苏联   镰刀   共和国   军火   国旗   政权   起源   生意   代表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