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1983年老照片

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编辑不易,若君喜欢打个赏!

施长江摄

和林格尔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积极在边远山区发展个体商业户,截止1983年1月17日,全县已为276户农民办了营业证。这是县工商局长连英(左)亲自到公喇嘛公社公喇嘛生产队给申请经营商业的农民发营业证。

白斯古郎摄

28岁的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科研人员乌兰,1983年1月完成答辩,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蒙古族女硕士。

1983年 施长江摄

图为年产300万吨的霍林河煤矿南露天矿正在进行紧张地剥离作业。

1983年 慎和摄

兴和县的1268个自然村都办起了文化站,经常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抵制精神污染。

1983年 白斯古郎摄

哲里木盟扎鲁特旗乌兰牧骑,一面演出,一面举办科技和有关牧业生产的图书展览,把科学知识带给牧民,深受群众欢迎。

1983年 杨慎和摄

达茂联合旗草原上,达茂联合旗乌兰牧骑经常给牧民送来歌舞,给草原带来欢乐。这支乌兰牧骑演出队共有队员19名,平均年龄20岁。

1983年 杨慎和摄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云曙碧(左)工作认真勤恳,不谋私利,积极支持有才干的年轻干部工作,受到群众好评。

1983年 陆金发摄

内蒙古大学副教授陈乃雄(左二)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编著出版了《蒙文入门》、《汉蒙辞典》等专著。

1983年 白斯古郎摄

通辽县广播站技师贾克明(中)13年先后搞成小型电子管示波器、15瓦和1000瓦无电源变压器扩音机、太阳能收音机等60多个革新项目。

1983年 白斯古郎摄

通辽市22岁的瘫痪女青年格日勒(左),以顽强的毅力勤奋自学,读完了电大英语专修课程,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英语学习笔记和翻译近两万字的科技文章。

1983年 杨慎和摄

内蒙古电视机厂装配车间,利用班前班后时间,请本厂工程技术人员讲授有关基础理论,使电视机的装配质量显著提高。

1983年 白斯古郎摄

呼和浩特市第二针织厂的工人正在包装驼绒衫,准备运往国内外市场。

1983年 杨慎和摄

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党委书记岳峻峰(右二)和厂长石庆云(左二),是1957年建厂时一同调来的老同志。

1983年 杨慎和摄

内蒙古第一毛纺织厂粗绒车间摇纱小组,是由蒙古、回、满、汉族等18个姐妹组成的集体。她们日日出满勤,月月超计划,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互相照顾,亲如手足。

杨慎和摄

同上

1983年9月15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1000多名手持鲜花的各族少年儿童和文艺工作者载歌载舞,欢迎前来参加大会的各族代表步入会场。

1983年 吴森辉摄

内蒙古曲棍球队获得第五届全运会曲棍球亚军,并被大会评为精神文明运动队。

1983年 施长江摄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太阳能充电电站(功率560瓦),1982年在赤峰市巴林右旗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巴林右旗   内蒙古   乌兰牧骑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   毛纺织厂   曲棍球   牧民   喇嘛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