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十年,这些照片带来时光的悠远回声

10月30日,“胶片封存:张琪十周年摄影展”在宝库艺术中心启幕。尘封十年的48件“胶片封存”系列摄影,以及4件肖像摄影代表作共同展出。从那些“陈年”影像里的呢喃低语里,观众能够倾听时空隧道中传来的悠远回声。

2012年,摄影师张琪计划每年用胶片相机为十个陌生人拍摄一组肖像,把胶卷封存,然后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分批解封、洗印、展出,2022年是十年承诺到期的日子,第一批被岁月尘封的肖像摄影如约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10年,张琪曾在摄影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发帖人淘到一架欧洲老式相机,将里面遗留的胶卷冲洗出来,上传到了网上,其中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家庭照,却出其不意地深深打动了他。

在网友的热心帮助下,张琪从照片中的车牌号查到了车辆所在地——德国的布朗斯维克,借助当地媒体,最终联系上了照片中的家庭。此时距离拍摄照片的时间已经将近三十年(照片拍摄于1984年),照片中的四个老人已经有三个去世了,照片里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作为对张琪的报答,他们当下拍了一张新的全家福并寄给了他。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这个家庭就像一株大树一样,经历了生命的更新与迭代,也焕发了稚嫩的枝桠。它不过是这个世界上万千家庭中的一个,也正因如此,它的故事也是无数人生的缩影。

一个家庭,两张照片,跨越几十年的今昔对比,让张琪萌生了做“胶片封存”的想法。

“十年后,你在哪?”

《胶片封存》第一批冲洗出来的摄影作品

这是张琪为了邀请人们参与“胶片封存”,在工作室橱窗的黑板上写下的一句“广告语”。对于那些想要参与‘胶片封存“的人,他通常会问他们三个问题:

你是谁?

你会选择在哪一年解封?

你想要拍摄怎样的内容?

在张琪的拍摄对象里,有普通的夫妻、情侣,也有单身人群;有卖手串的胡同大爷,也有爱好广泛的文艺青年。每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心态,目的,选择了不同的封存年份。有人特意选择了某个特别的日子,比如孩子的产期,也有人仅仅表达了对”胶片封存”的关注和兴趣,却没有参与。

《胶片封存》第一批冲洗出来的摄影作品

《胶片封存》第一批冲洗出来的摄影作品

但张琪对他们都一视同仁,因为在他看来,照片其实只是一个载体,一个结果,整件事情的过程,才是“胶片封存”的核心。

在做“胶片封存”的这段时间,张琪也无意间踏上了一段自我疗愈之旅。

2010年前后,张琪患有严重的抑郁症,这也是他辞职转做“胶片封存”的诱因。再加上“胶片封存”是一个免费的公益项目,不能给他带来任何经济来源,到了项目的第四年,各种综合因素导致了张琪的抑郁症的加重。但也是在此期间,偶然间的一个梦让他醍醐灌顶,对于佛学认知的加深也让他的心态日渐平和。

《胶片封存》第一批冲洗出来的摄影作品

《胶片封存》第一批冲洗出来的摄影作品

今年是“胶片封存”的第十年,也是张琪第一次向肖像主人、向大众,也是向自己“交卷”的日子。如今的胶片封存计划还在继续,但他已经消解了自己“非此不可”的执着。

展览将进行至2022年11月13日。

南都记者、摄影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布朗   产期   照片   解封   胶卷   回声   悠远   肖像   胶片   片中   心态   时光   日子   相机   现场   孩子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