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修得起颐和园,却买不起机枪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第一次见到马克沁就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马克沁机枪

1883年,工程师马克沁制造的马克沁机枪问世。马克沁机枪,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火药作为发射动力的机枪,它的理论射速可以达到600发每分钟,这在当时可谓是惊天的一种武器。

之后,通过不多的改进,一年后,马克沁机枪的射速可以高达1分钟600发子弹。成为全球首款连续发射子弹的机枪!

那么,李鸿章怎么和马克沁扯上关系的呢?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作为一名汉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替清廷平定农民起义,出使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差点被人暗杀成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李鸿章在出访国外的时候,参观了一个军工厂,见到了一分钟有600发射速的马克沁机枪!那么,他作为晚清的忠臣,有北洋舰队实权的人,他为什么没有购买这么厉害的机枪呢?

马克沁机枪图

zhzhe李鸿章是洋务派代表,自然就很重视军工,因此,有人就借机向李鸿章推荐马克沁机枪。

听说这款机枪问世不久,射速也快,因此,李鸿章很是重视,就亲自前去看看。

士兵与马克沁机

而推荐这款机枪的人,为了让李鸿章充分地了解到马克沁的威力,拿下这个大的订单,就搞了一个实弹射击展示。

马克沁虽然问世不久,但是毫不逊色,在短短的30秒射击中,一颗大树就被从中间射断。

马克沁机枪扫射树木

见识到了马克沁的威力,李鸿章首先问:“这枪一分钟能射多少发子弹”?工程师回答道:“至少600发”。

李鸿章是个懂军工的人,看到威力这么大的机枪,他很是激动和心动,心想要是能够为我大清所用,就不惧怕洋鬼子了。

看到这款机枪,李鸿章首先没有问机枪的价格,而是问了射速。他关心射速是在关心弹药,关心弹药其实是关心军费,他担心的是这一分钟600多发射速机枪背后的弹药的费用。

马克沁机枪变种

马克沁机枪的口径为 11.43毫米,容弹量为333发,这些子弹被装在6.4米长的帆布弹带中供弹,因此弹带可以接续供弹而相应的耗费的子弹就很多,而每颗子弹是需要花钱购买的。

腐朽的大清国此时已经负担不起它的费用了。

确实如此,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水师,购买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舰船,但是就是炮弹不够用。有的舰炮只有一发炮弹,舍不得训练,舍不得打出去!就只是因为军费的紧张!

李鸿章(左二)

在甲午海战当中,打着打着就没有了炮弹,要么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走,要么只能驾驶着战舰撞向敌人的战舰!

机枪射速快,这本是军工的进步,是个好事情。但是李鸿章的大清国没有充足的军费,他打不起这么快射速的机枪。

李鸿章像

但熟悉晚清历史的都知道,李鸿章尽力了,军费有一部分被挪用修了颐和园,但是他应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昏睡了百年的清政府摇摇欲坠,这时候恐怕没有人能挽救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晚清   机枪   北洋   颐和园   军费   威力   弹药   炮弹   军工   马克   子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